-
公开(公告)号:CN11243282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189839.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薄板材料平面应变路径断裂极限应变的测定方法,包括对待测定金属薄板材料进行切割获取平面应变拉伸试件;在平面应变拉伸试件的熔覆区域熔覆预设熔覆材料;将熔覆处理后的平面应变拉伸试件装夹在预设拉伸试验机上,将平面应变拉伸试件拉伸至发生断裂,同时获取平面应变拉伸试件断裂点的应变信息;根据平面应变拉伸试件断裂点的应变信息以及测得的断口截面厚度计算待测定金属薄板材料在平面应变路径下变形的断裂极限应变。本发明采用激光熔覆局部加强的方法进行试件处理,简单易行,突破了原有平面应变拉伸试件断裂起始位置位于缺口边缘或中心断裂点的应变路径偏离平面应变路径,无法准确测得平面应变路径断裂极限应变的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43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314890.1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08 , G01N1/28 , B23P15/00 , B23K26/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屈服行为测试的十字形双向拉伸金属薄板试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十字形双向拉伸金属薄板试件包括中心测试区,中心测试区的四周向外延伸出四个承拉臂,对称分布的两个承拉臂构成一对,至少一对承拉臂的正反表面上设有由熔覆金属材料与承拉臂表面呈冶金结合的抗拉熔覆层。本发明的十字形双向拉伸金属薄板试件在双向拉伸试验时,能够避免承拉臂提前断裂,从而获得金属薄板的大塑性应变下不同双向拉伸加载比例的应力‑应变响应关系及屈服轨迹;十字形双向拉伸金属薄板试件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极大提高了承拉臂的抗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888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37295.8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工业机器人双点滚压成形加工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夹具将加工原材料固定在工作台本体上;分析目标零件轮廓,建立加工坐标系及规划加工路径;利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至少两台工业机器人依据所述加工坐标系及所述加工路径协同运动,并将所述加工原材料滚压加工成形,形成所述目标零件。本发明的工业机器人双点滚压成形加工方法及系统,通过两台机器人的协同运动实现多工位、可变截面轮廓、中小批量定制的薄壁零件成形制造需求,加工应用范围得以提高的同时零件的性能也得到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84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68266.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14 , B25J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包括:建立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刚度辨识测试系统;根据预设方式在工业机器人刚度辨识测试系统中进行刚度辨识实验,采集刚度辨识实验中工业机器人末端的载荷数据及对应情况的散斑图数据,并从散斑图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的散斑图坐标数据;计算基坐标系下工业机器人的六维载荷数据和六维变形数据;基于六维载荷数据和六维变形数据,根据刚度辨识模型获取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刚度值。本发明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刚度辨识精度,从而用于关节变形补偿,对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作业精度、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69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60841.7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安全性能的汽车防撞梁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汽车防撞梁两端分别与吸能盒固定;2)、采用敲击锤分别冲击汽车防撞梁的两端,敲击锤上设有两个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冲击过程中敲击锤的加速度变化曲线;3)、根据步骤2)中加速度变化曲线获得平均加速度a;4)、根据平均加速度a计算获得汽车防撞梁的变形量,判断变形量是否小于170mm;5)、根据平均加速度a计算获得汽车防撞梁的横梁承载力,判断横梁承载力是否大于40KN;6)、若汽车防撞梁没有断裂、焊点有效,并且变形量小于170mm,横梁承载力大于40KN,则汽车防撞梁合格。本发明可以方便检测汽车防撞梁该零件的质量及性能,为汽车防撞梁零件采购商提供了科学的入厂检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328604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193658.4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粘剂施胶方法,所述胶粘剂将两个板件胶接成一体,所述胶粘剂施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所述板件待胶接的胶接面;B、采用喷涂方法将所述胶粘剂分别喷射到所述两个板件的所述胶接面上;C、将步骤B中喷有胶粘剂的两个胶接面粘结成一体,然后进行固化。本发明采用喷涂方法代替现有的涂胶方法,其可以提高胶粘剂与板件间胶接界面的结合性能,并改善界面附近胶粘剂的聚集状态而显著地提高胶接件的强度,改善其失效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697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60841.7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安全性能的汽车防撞梁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汽车防撞梁两端分别与吸能盒固定;2)采用敲击锤分别冲击汽车防撞梁的两端,敲击锤上设有两个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冲击过程中敲击锤的加速度变化曲线;3)根据步骤2)中加速度变化曲线获得平均加速度a;4)根据平均加速度a计算获得汽车防撞梁的变形量,判断变形量是否小于170mm;5)根据平均加速度a计算获得汽车防撞梁的横梁承载力,判断横梁承载力是否大于40KN;6)若汽车防撞梁没有断裂、焊点有效,并且变形量小于170mm,横梁承载力大于40KN,则汽车防撞梁合格。本发明可以方便检测汽车防撞梁该零件的质量及性能,为汽车防撞梁零件采购商提供了科学的入厂检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87926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49827.4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固化度的薄板胶接件强度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基于固化度的薄板胶接件强度的检测图;B采用差式热量扫描实验测得要检测的薄板胶接件的固化度值将测得的固化度值标示到步骤A中的基于固化度的薄板胶接件强度的检测图中;C检测薄板胶接件是否合格:若测到的固化度值高于最低固化度值,所述检测图中对应的薄板胶接件的强度大于安全强度值,则薄板胶接件强度满足要求;若测到的固化度值低于最低固化度值,检测图中对应的薄板胶接件的强度小于安全强度值,则该薄板胶接件强度不满足要求。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单直接,非常直观的反应检测薄板胶接件是否合格,为汽车零件生产带来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1739489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199980.1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拼焊板成形极限图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XY坐标系,X代表垂直于焊缝方向,Y代表平行于焊缝方向;B、采用经验公式,结合焊接区材料的性能参数计算焊接区材料的极限应变;再基于焊接区材料与弱侧母材的应力应变关系,结合弱侧母材的性能参数,计算获得当焊接区材料失效时即Y方向应变大于X方向应变时的弱侧母材FLC;C、采用经验公式,结合弱侧母材的性能参数,计算弱侧母材失效时即Y方向应变小于X方向应变时的弱侧母材FLC;D、将步骤B和C获得的弱侧母材FLC同时标绘到XY方向应变坐标系中,即可建立激光拼焊板的成形极限图。本发明能建立适合于工程应用的激光拼焊板成形极限图,有效评价拼焊板成形极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