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801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46956.3
申请日:2012-05-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云计算平台任务调度的多级负载评估方法。本发明方法充分考虑任务节点自身负载的动态变化、不同任务节点性能的差异以及不同任务负载需求的差异,选取了运行队列平均进程数、平均CPU利用率、平均内存利用率、平均网络带宽利用率作为评估所需的负载参数,并对其赋予不同的优先级,为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的任务调度提供一种多级负载评估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计算平台自适应任务调度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高精度,低消耗的优点,充分满足了云计算平台任务调度策略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638791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05924.9
申请日:2012-04-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完整性保护方法,属于信息安全与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针对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采集和数据融合的安全问题,本发明首先由数据融合过程中的总汇聚节点进行网络节点的初始化安全参数,再通过对传感器节点需要融合的数据增添私有种子进行隐私保护,并利用复数的虚实部数据关联特性进行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对检查遭受攻击篡改的数据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和相关应用的安全性,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1719931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0910232489.4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主体的层次式云端计算模型构建方法,按照节点的类型将云端计算环境进行分层,模型由稳定的云核心、次稳定的云内层和不稳定的云外层构成,即云核心层由核心节点构成,云内层由集群服务器节点构成,云外层由终端节点构成。目前的云计算应用系统对于终端节点所蕴含的各种可利用的潜在资源考虑并不足够,浪费了接入互联网的海量终端节点所拥有的海量资源。本发明引入多智能主体思想和技术,利用智能主体作为各计算节点行为和资源的代表,实现将作业分割成各种层次的任务动态、有序地部署到核心节点、一般服务器节点和终端节点上,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257290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37485.2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故障检测方法,属于无线传感网络、分布式计算的交叉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采集数据的特点:时间相关性与空间相关性,即首先利用时间相关性,检测出部分节点故障,对于没有检测出故障的节点,再利用空间相关性,通过与邻节点交换信息来确定节点的状态,最终实现对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故障检测。由于直接利用节点自身已采集的数据就可检测出某些类型的故障,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节点与其邻居节点交换信息,进而减小了网络的能量消耗。使得算法在具有较好的故障检测性能的同时,又具有较低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495978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51453.5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21/00
Abstract: 开放计算环境的动态性、异构性、自治性、分布性等特征使系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开放计算环境下任务执行体与执行点可信指数计算方法,对任务执行体和任务执行点的可信指数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计算,从而将合适的执行体调度到合适的执行点上运行。对任务执行体可信指数的计算综合考虑了任务执行体来源的身份信誉度、来源的可信程度、任务执行体的代码可信度;对任务执行点可信指数的计算综合考虑了所有者的身份信誉、任务执行点历史可信度、任务执行点当前可信度和任务执行点安全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2084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44794.X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主体平台模型。该移动主体平台模型包括:消息传输系统,用于控制平台中全部消息交换;移动主体管理系统,用于对移动主体平台进行监督控制;目录服务器,用于提供平台中移动主体通讯目录查询服务;移动主体移动管理者,用于在平台中提供迁移服务;移动主体迁移缓存管理者,用于保存迁移失败的移动主体的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主体迁移方法,利用移动主体迁移缓存管理者将迁移失败的移动主体的信息存在缓存中,当下一次进行该移动主体迁移工作时,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该移动主体的信息。本发明可有效节省资源消耗,提高移动主体迁移效率,且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1512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50538.7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环网络拓扑结构的大规模集群系统。本发明中,计算节点按照节点在线的时间段分为多个组,每个组具有一个唯一的环标识,每个组中的计算节点具有一个唯一的节点标识符;每个组的计算节点按以下方法连接为一个环形拓扑结构:对该组内的计算节点网络地址进行散列运算,以散列运算得到的关键值作为组内节点标识符,并沿顺时针方向按节点标识符从小到大的次序将各计算节点排列起来;管理节点上保存每个环的全环节点列表。环中的每个节点上均存储有一张局部环节点列表,保存了与该节点直接和间接相邻的节点的信息,各节点定期向其直接前驱结点和直接后继节点发送自身状态消息。本发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伸缩性、可管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82996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85857.7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身份的分布式系统中信息加密与解密的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对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分布式网络,在每个子系统中采用基于身份的加密解密算法,从而在每个子系统中生成了一个主密钥,同时也生成每个子系统的公钥,子系统的公钥对全网是公开的。当发送者需要发送信息时,首先通过广播信息获取接收者所在的子系统的公钥,然后用此公钥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数据经网络传输后到达接收者的子系统,接受者应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本发明采用基于身份的加密解密算法,是一种椭圆曲线类的加密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强度,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66657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510122847.8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网格计算环境下的访问控制决策器是一种解决网格计算环境下如何实现用户对资源或服务的访问控制的方案。主要针对网格计算环境的动态性、异构性特点提出一个网格访问控制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实现一个访问控制决策器,解决网格计算环境下访问控制的决策问题,该方案为一个动态的附加四元素网格访问控制模型,即在实现访问控制决策时除了用户、客体、角色、权限四个基本元素外增加了授权、义务、条件和规定四个元素,建立了基于此模型的网格访问控制决策机制,该方案扩展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功能,增加了访问控制决策的动态特性,实现了网格计算下动态访问控制的决策,为网格安全中访问控制机制的策略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805449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37758.8
申请日:2006-01-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基于信任模型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方法是一种动态访问控制的安全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解决网格与对等网络的混合计算(Grid&P2P)环境下的安全问题,该方法将信任模型运用到访问控制机制中,利用信任模型解决网格与对等网络的混合计算环境中角色的动态变化的问题,解决网格与对等网络的混合计算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动态性问题,构建网格与对等网络的混合计算环境中对用户进行授权的安全体系结构。利用信任模型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对网格社区中的资源提供者和资源消费者实施安全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