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86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071467.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检测与视觉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事件流去噪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极端光照情况下的微弱目标运动的事件流信息;根据事件流信息构造二维数组事件流数量呈现图,以累计每个像素位置的事件流数据;利用邻域滤波器对事件流数据进行卷积运算,以得到矩阵邻域事件;根据矩阵邻域事件对事件流数据去噪,以得到去噪后的事件流数据及其聚集程度值;对去噪后的事件流数据迭代执行卷积和去噪过程,直至聚集程度值呈上升趋势,得到无噪声事件流数据。由此,解决了事件相机输出的异步事件流中包含大量噪声,影响事件流可视化质量,降低了对于物体运动引起的亮度变化检测的灵敏度,造成信息丢失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78600.7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C01B32/184 , C01B32/194 , C01G51/04 , C01G39/02 , C01G49/0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驱体晶格嵌入式掺杂金属‑碳复合材料制造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将金属盐与芳香族溶剂中的聚酰胺酸PAA溶液混合;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去除溶剂,并进一步加热和加压,使聚酰胺酸缩合形一层褐色的金属络合物前驱体—聚酰亚胺MC‑PI薄膜;再在环境条件下用CO2红外激光照射MC‑PI薄膜后,紧凑的MC‑PI薄膜转变为嵌入金属氧化物纳米晶体的三维多孔激光诱导石墨MO‑LIG;最后将步骤三得到的MO‑LIG在氩气环境下于750℃退火30分钟得到产物MO‑LIG‑A;本发明通过调控激光加工参数,调控前驱体薄膜中元素的价态、化学键的组成、晶格缺陷态,实现先进碳材料与金属纳米材料在原子层面进行一步化学掺杂和制备,调控复合材料物理、化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5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46250.6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柔性薄膜型电容器一体化制造方法,属于微纳加工领域。本发明首先,选择柔性的基底材料,如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其次,利用激光诱导技术,在所述有机材料上通过改变激光焦距,分别在上下表面形成石墨烯结构,形成电容器的“三明治”结构。最后,集成电路并进行封装,完成电容器的一体化制造。通过这些步骤,实现了对柔性薄膜型电容器的一体化制造,提高了电容器的性能和可靠性。避免了传统电容器制造中的多道工艺和对齐困难。该技术制备的电容器具有高灵敏度、稳定性和柔性,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产品领域,例如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器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346957.5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X波段的基于二氧化钒VO2可调谐吸收器,属于光学应用领域。本发明由若干元原子阵列排布在金属反射层得到;所述元原子由基底层和结构层组成;VO2和由金属材料组成结构层。对于VO2和金属材料的结构构型,从上表面观察,超材料的元原子由一个大十字结构、四个小十字结构和一个四开口环结构组成;大十字结构和四开口环结构材料为VO2;小十字结构材料为金属,沉积于基底层上;元原子阵列排布得到超材料,即吸收器。金属反射层厚度大于它的趋肤深度。通过设计结构层的VO2和金属材料的结构构型与相对位置,且通过四个小十字结构引起的电谐振与VO2激发出的电磁波干涉耦合,实现对X波段电磁波的宽波段可调谐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372306.3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层超表面太赫兹吸收器逆向设计方法,属于光学和电磁波吸波领域。太赫兹吸收器为多层超表面结构,每层是由基底层和置于上方的微纳结构层构成;通过分析超原子结构的电磁响应,构建单层超表面的散射矩阵,基于波动矩阵理论,分析多层结构的光学响应,形成层间散射矩阵的变换模型,并建立太赫兹吸收器结构数据库;将太赫兹吸收器结构数据库中数据输入GNN网络用作训练集,设定损失函数引导超原子的功能化设计与排布,针对太赫兹波段宽频的吸收目标,基于训练好的GNN网络得到各层超表面的最佳结构和间距,即实现多层超表面太赫兹吸收器逆向设计。本发明能够实现在2.49THz到5.81THz的宽频谱范围内约93%的吸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17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72237.6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热驱动柔性可变形宽带红外超表面吸收材料,属于电磁屏蔽领域。本发明经过热收缩的加工后的超薄柔性透明聚合物材料,覆盖在被保护物体表面,提高红外吸收率。所述加工是利用非接触式激光脉冲直接辐照聚合物表面,在超薄柔性透明聚合物材料表面加工出若干微坑。在加工有微坑的超薄柔性透明聚合物材料表面溅射金层。本发明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加工方法在柔性热变形聚合物基底上加工红外超表面微结构,通过热激励实现超表面单元结构的大形变,改变其微观结构、阵列排列、立体特征等结构参数,调整超表面的红外响应,制备热驱动柔性可变形宽带红外超表面吸收器,提高中波红外波段的吸收率,能够实现在2‑16μm宽带范围内70%以上的吸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82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59029.1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Zn2SnO4@Sn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ZnO和SnO2复合的三元复合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Zn2SnO4与SnO2,形成n‑n异质结构;所述复合材料中Zn和Sn的摩尔比为:1:(0.5‑2)。本申请采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一种特殊形貌的Zn2SnO4@SnO2复合材料,显著提升传感器对H2S气体的响应灵敏度,在呼出痕量H2S检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2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14606.6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1N27/12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V2O5@聚苯胺复合材料,所述V2O5为纳米颗粒;所述聚苯胺为纳米纤维;所述V2O5与所述聚苯胺形成分级结构;所述V2O5和所述聚苯胺形成p‑p异质结;所述V2O5与所述聚苯胺的摩尔比为(1‑10):20;所述分级结构为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共存的分级结构,提高材料比表面积和选择性,从而达到改善气敏性能的目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