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46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63941.3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特异性调控的高通量超衍射极限焦斑生成装置,该装置首先生成用于产生高通量暗斑的激光,然后入射到加载衍射相位的空间调制器上,将光束分束为多路激光阵列,再将其入射到微透镜阵列上并聚焦,同时将光束阵列在微透镜阵列的傅里叶面上进行滤波,之后将光束阵列入射到高通量暗斑生成器件上进行相位调制,最后将光束阵列聚焦产生高通量的暗斑。本发明设计紧凑,集成度高;可以在生成大通量超衍射极限焦斑的同时实现对暗斑的高速特异性调控;可用于实现并行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成像和高通量双光束激光直写光刻,可实现并行系统的亚50nm分辨率,提升系统速度,保证激光直写加工速度和成像分辨率的同步稳定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62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63942.8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3D暗斑生成装置,并行光束阵列通过横向高通量暗斑阵列的器件后,每束光被调制为涡旋相位光,聚焦后形成横向暗斑;并行光束阵列聚焦后形成横向暗斑阵列;并行光束阵列通过纵向高通量暗斑阵列的器件后,每束光都被调制为0-π相位分布,每束光聚焦后形成纵向暗斑;并行光束阵列聚焦后形成纵向暗斑阵列;将两种光束进行合束,聚焦后两种光斑进行非相干叠加,形成高通量3D暗斑阵列。本发明可提供稳定的高质量高通量3D暗斑阵列;且器件成本低,体积小,可以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可用于实现并行双光束激光直写和并行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成像,极大的提升加工和成像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405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807886.X
申请日:2023-07-04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连续谱光源的可变波长超分辨激光直写光刻系统,属于超精密光学成像与刻写技术领域,包括光源与刻写模块,其中光源为连续谱光源;光源与刻写模块之间还设有用于形成多个分光路的分光模块、设于相应分光路上的光束调节组件,以及用于将多个分光路汇合为刻写光束组合的合束模块;光束调节组件包括滤波模块,和能量调节模块或波相差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串联设置的两种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单独滤波及调制的光源调制光路,可同时实现多通道不同波长的光束调制,多光束可互相配合,通过不同轴汇合或同轴重合方式,实现多通道超分辨光刻或基于边缘抑制的超分辨光刻。
-
公开(公告)号:CN114442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087665.5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范围高精度光束焦面跟踪装置,入射光束首先依次经过所述二分之一波片、偏振分束镜和四分之一波片,形成第一光束;第一光束经过所述物镜聚焦在样品表面,而聚焦在样品表面的激光被样品表面反射,依次经过物镜与四分之一波片后,被偏振分束镜反射到另一侧,形成第二光束;第二光束经过非偏振分束镜分解为第三光束与第四光束;第三光束经过所述第一柱面镜和第二柱面镜后,入射到所述四象限探测器的探测面上;第四光束经过所述透镜和针孔后,入射到所述光电倍增管探测器的探测面上。本发明与现有焦面跟踪装置相比,既可以保证高精度,又极大的扩展了焦面跟踪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917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1114356.4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角度无惯性反馈校正的光束稳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射镜、中空回射器、纳米位移台、三角棱镜、声光偏转器、分束镜、透镜、位置探测器和控制器等部件。本发明利用了基于声光偏转器的非机械式的控制方法替代以往系统中机械控制方式,避免惯性误差的影响,减小环境噪声的干扰。并且利用了声光偏转器的高响应频率(可以达到1MHz以上)的优势,实现快速、高精度的光束角度漂移校正。利用本发明方法与装置调整得到的稳定光束,可以广泛用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和高精度激光直写光刻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8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23277.6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2B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灰度刻写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根据激光光源射出的激光光束确定光栅光阀的入射光斑;通过所述光栅光阀的子单元对所述入射光斑进行相位调制,确定子单元的一级衍射光场;根据所述子单元的一级衍射光场确定刻写线光场;通过道威棱镜带动所述刻写线光场旋转,确定旋转光场;根据微透镜的曲面结构,确定所述刻写线光场的目标光强分布梯度;根据所述旋转光场、所述刻写线光场和所述目标光强分布梯度对微透镜进行灰度刻写。上述方法能够提高微透镜的加工效率,同时提高微透镜的光洁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553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1879.2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直写装置及激光直写方法,包括线光输出单元、第一反射镜、转动单元和调制面,所述线光输出单元对所述第一反射镜入射线形光,所述第一反射镜将线形光反射至所述调制面上,所述第一反射镜通过所述转动单元相对所述线光输出单元和所述调制面转动设置。本发明采用线形光对光刻胶进行直写,仅需要第一反射镜依靠转动单元在单个平面内转动即可,既不需要平移,也不需要在其他平面内转动,第一反射镜所需活动自由度明显下降,对应的线形光在调制面上仅需要在一个维度上进行移动扫描即可,降低了直写过程所需自由度,简化了直写过程,直写效率较高。同时扫描过程的简化也使激光直写装置获得了简化,有利于整个激光直写装置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552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20298.X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化学三维暗斑的超分辨激光直写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使用三束激光,分别以实心斑和空心斑聚焦照射光刻胶,三束光在三维空间中心对准,利用光引发剂的STED特性以及抑制剂对自由基扩散的限制,从而在光刻胶中获得最小达到亚50nm线宽,最小周期可到亚100nm。相比于已有的技术,本发明通过抑制边缘聚合,抑制剂阻止自由基扩散,进一步减小线宽,提高刻写精度、分辨率,本发明有望在传感器件、超材料、掩膜版制备等方面获得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8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12422.3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直写系统及激光直写方法,包括激发光源、抑制光源、微镜阵列和位移台,所述微镜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至少两个微镜,所述微镜具有第一角度状态和第二角度状态;所述激发光源通过处于第一角度状态的所述微镜照射至所述位移台处,以形成刻写图案,所述抑制光源通过处于第二角度状态的所述微镜照射至所述位移台处,以形成抑制光斑,所述抑制光斑位于所述刻写图案的边界处。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25344.6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光检测系统和光束指向检测与稳定系统。分光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光束指向控制组件出射的光束的性质,包括分光检测组件和控制器。分光检测组件包括分光组件和检测组件,分光组件用于反射和透射光束,检测组件用于接收光束反射形成的反射光束,检测反射光束的性质。控制器连接于检测组件和光束指向控制组件之间,控制器用于根据反射光束的性质,确定光束调整量,控制光束指向控制组件根据光束调整量调制光源发出的光束。本申请提供的分光检测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根据检测组件检测得到的光束性质,控制光束指向控制组件调制光源发出的光束,降低光束在长距离传播的过程中的偏移和光学器件引入的指向误差,提高光束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