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机器人多点编队导航方法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64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91613.5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机器人多点编队导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多点目标和机器人的位置信息,使用K‑means算法将机器人分组;设计基于A*算法的二进制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将多点目标合理分配给多个机器人小组;根据每组机器人分配到的目标点和编队预设相对位置,基于A*算法设计每组虚拟领航者和虚拟跟随者的全局路径规划期望轨迹;由虚拟领航者和虚拟跟随者的全局路径规划期望轨迹,基于轨道参数一致性为虚拟跟随者和跟随者机器人设计局部路径规划。本方法简单有效,鲁棒性强,较为灵活,可以保障多机器人路径最优的同时实现路径跟踪和编队维持,适用于多机器人的协同巡检任务。

    一种基于图挖掘算法的车间数据集成控制模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60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73287.7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挖掘算法的车间数据集成控制模型优化方法,首先获取车间设备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为每个设备定义一个节点,并为每个节点分配唯一标识符,并确定每一节点的属性信息,并基于此构建车间设备关系网络模型,最后基于PageRank算法对车间设备关系网络模型中的节点进行重要性评估,并利用社交网络分析算法对构建的车间设备关系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本发明的方案将整个船舶智能舱段车间的设备使用图挖掘算法生成船舶智能舱段车间关系社交网络模型并对之进行优化,通过深度挖掘设备之间的关系,评估设备的重要性,发现群体关系,实现了对生产流程更为深入的了解,具有实时性和动态适应性,能够随时更新以适应车间的变化,同时可以使车间工作人员可以便捷的分析车间设备的重要程度以及车间设备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种GTAW与激光同轴送粉复合铝合金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7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758697.2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TAW与激光同轴送粉复合铝合金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焊接装置的三轴运动单元上分别设置焊枪单元、激光单元以及送粉单元;三轴运动单元用于分别带动焊枪单元、激光单元以及送粉单元移动,焊枪单元用于实现焊接功能,所述激光单元用于发出激光,所述送粉单元用于提供焊接过程中所需的粉材。本发明的装置通过三轴运动单元的高精度运动控制,可以实现GTAW和激光的复合焊接功能,同时,送粉单元可以实现在GTAW铝合金焊缝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解决了GTAW铝合金焊缝中粉末添加困难、组织粗大以及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激光反射率更低,粉末添加到熔池中更便捷,细化焊缝微观组织。

    一种双面铣削装置及控制方法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5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35587.4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铣削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铣削组件与花键主轴组件连接,键主轴组件和旋转升降组件连接,铣削组件通过花键主轴的带动,在旋转升降组件的控制下进行轴向转动以及轴向移动;旋转升降组件与浮动组件连接,浮动组件控制旋转升降组件的双向恒力浮动,快换组件和铣削组件、旋转升降组件连接,用于快速更换铣削组件。本发明的方案基于上下铣刀头的设置以及相应花键主轴组件、旋转升降组件和浮动组件的设置,无需对板材零件进行翻面即可以实现双面铣削,大幅度减少人工翻面工作量,精简零件加工流程,同时,从铣削效率角度,双面铣削装置的铣削效率相比单面铣削提高一倍,作业效率提升明显,结合其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大中小型所有零件边缘加工的全覆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效易用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1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22200.3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易用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首先读取存放于可擦写存储单元内的各接口组协议配置表,初始化接口物理状态和逻辑状态;读取接口组互联矩阵,初始化接口间双向通讯链路;之后启动定时任务及可动态配置的数据服务器对各接口源进行数据跟踪和发布,当捕获数据时,使用时间相关性算法对各接口组数据进行标签化、序列化处理并缓存入数据库中,数据服务器进行动态更新,完成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本方法能够广泛适应不同接口及协议规范的传感器、执行机构,同时处理多个异构数据源的采集发布任务,能准确的描述各源数据的时间相关性并进行边缘融合运算,从而降低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处理的难度,提高了融合效率和易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