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充填开采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8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15949.7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充填开采控制系统及方法,属矿山资源充填开采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充填材料自动制备装置、充填材料及煤炭自动转运装置、工作面自动充填采煤装置。通过在固体密实充填采煤系统中加配各种应力、位移、距离、图像等传感器来实时获取充填采煤系统的各项表征工艺状态的参数,然后对获取的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充填采煤工艺的状态,根据工艺状态确定关键充填采煤作业设备的下一步动作,发出动作指令,进而实现对整个充填采煤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进行人工控制,对自动化充填采煤工艺进行修正。能减小充填与采煤作业之间的干扰,提高充填采煤效率,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企业的劳动成本。

    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岩样破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30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56273.1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岩样破坏预测方法,通过对声发射试验中的参数构建时间序列函数,对时间序列函数进行泰勒展开得到多项式函数。引入尖点突变模型,将多项式函数转化成尖点突变模型势函数的标准形式,并通过判别式Δ=8p3+27q2判断定义区间内的序列函数是否存在突变现象。然后通过二分法重复不断地缩小定义区间,重构时间序列函数,判断突变现象。最终逼近突变点,并对岩样的破坏进行预测。

    一种矿山采选充控开采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938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1157747.2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采选充控开采方法,设计流程包括:布置少矸化的煤炭开采系统;根据分选要求选择合适的煤矸分选方法;根据矿井地质、生产条件、岩层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充填方法;根据矸石排放要求和控制指标利用理论计算、模拟和实验反算充实率;由充实率确定充填工艺、分选工艺;通过监测充填及控制效果指标反馈调节充填工艺及分选工艺参数。此设计方法高度集成井下煤矸分选、矸石充填与煤炭回采工艺,针对不同工程背景下控制对象的不同控制要求进行设计,可用于指导煤矿井下“采选充控”开采设计,能够实现煤矸石地面零排放,控制地表下沉、冲击矿压和含水层稳定,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基于断层导水裂隙带的煤-地热水协同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1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16817.2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断层导水裂隙带的煤-地热水协同开采方法,充分利地热水汇集区进行煤-地热水协同开采。在工作面开采后沿空留巷形成的巷道和硐室内建立热能交换站,通过钻井硐室开挖地热井,分别向地热水汇集区布置地热水抽采管道,向地热储层布置尾水回注管道,且二者的末端相距一定的距离。地热水经地热水抽管道被抽采至热能交换站,将热能提取后输送至地面利用;取热后经尾水回注管道回注至地热储层,以控制岩层稳定,并实现地热水的可持续开采。同时,煤炭开采可在下一工作面同时进行,实现煤-地热水的协同开采。本发明的开采方法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地热水开采利用成本低、把断层导水裂隙带变害为利等优点。

    一种充填采场矿压弱化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851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1212384.3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填采场矿压弱化表征方法,针对充填采场采动影响与矿压显现弱化的定性表征与定量表达的科学问题,引入移动切眼概念进行定性表征,基于开切眼与不同回采位置的覆岩位移、超前支承应力集中系数、支承应力峰值、支承应力影响范围四指标分析,给定形成移动切眼效应的临界条件,进而采用移动切眼状态实现充填采场矿压弱化的定量表达,最后基于移动切眼效应指导采场矿压设计,以给定移动切眼理论的工程应用基础,最终促进充填开采岩层位态精准控制的实现。

    一种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工作面分区域回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04325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0313635.X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工作面分区域回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矿井前期地质勘探资料,确定采场三维地质模型;2)基于采场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工作面地质分区原则,划分不同开采区域;3)分区域回采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工作面;4)开采过程中进行工作面地质条件实时探测,及时进行地质信息修正;5)基于修正后的工作面地质信息,重新进行工作面分区调整及回采方法调整;本发明适应于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回采,可以有效减少工作面冒顶、片帮、倒架等事故,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同时大大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

    一种基于激光定位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902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079961.9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定位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台、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巷道开挖装置和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支护结构安装装置三个部分;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台开展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完成对相似材料模型的约束与加载;通过激光传感器定位系统及360°灵活移动的钻进系统,进行对相似材料模型巷道开挖位置的精确定位和精准开挖;通过可调式限位器与激光传感器定位系统及安装伞杆,保证支护结构的安装位置准确和实现对支护结构的有效输运。本发明具有简便可行、灵活适用、定位可靠、施工便捷的优点,为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开挖与支护结构安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一种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工作面分区域回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0432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13635.X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工作面分区域回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矿井前期地质勘探资料,确定采场三维地质模型;2)基于采场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工作面地质分区原则,划分不同开采区域;3)分区域回采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工作面;4)开采过程中进行工作面地质条件实时探测,及时进行地质信息修正;5)基于修正后的工作面地质信息,重新进行工作面分区调整及回采方法调整;本发明适应于大采深大采高复合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回采,可以有效减少工作面冒顶、片帮、倒架等事故,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同时大大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

    一种近距离煤层上下逐替协同开采采掘接替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999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02734.8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一种近距离煤层上下逐替协同开采采掘接替设计方法,适用于多煤层井下使用。a.分类研究并定义近距离煤层两工作面间、工作面与巷道间位置关系;b.针对步骤a所定义的工作面间及其与巷道间不同的位置关系,分别设计并给定相应位置关系条件下对采掘接替规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特征量;c.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的方法确定各特征量对应的特征值;d.根据矿区实际生产需求,匹配步骤a中不同位置关系,将相应特征量约束在匹配“特征值”下进行近距离煤层上下逐替协同开采采掘接替设计。通过成套的方法合理设计了近距离煤层上下逐替协同开采方法,有效防止和避免了多重采掘影响下的应力集中现象,其步骤简单,适用范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