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窄频范围内分析动力信号预测结构变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2647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06294.7

    申请日:2011-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窄频范围内分析动力信号预测结构变形的方法,通过土木结构冲击振动测试观测结构反应动力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和谱分析后得到结构的频域传递函数;将所述频域传递函数的整个频率空间划分为2-5个连续的狭窄子空间;对各子空间进行模态参数识别;根据模态叠加理论,对各子空间的识别结果进行叠加,计算出结构模态参数并进一步计算出整体的柔度矩阵。本发明首先将整个频域分割为数个窄频区域,然后在每个窄频区域分析实验数据,最后综合各窄频区域的分析结果识别结构的柔度矩阵,从而可预测结构在任何静力荷载下的结构变形。具有计算时间少、预测结果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对各种工程结构,尤其是土木结构的健康诊断与安全评估。

    一种基于分块冲击振动测试的中小型桥梁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509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07658.3

    申请日:2011-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块冲击振动测试的中小型桥梁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整个桥面依据桥梁形状分成若干子块区域,各子块区域之间为连接点;对各个子块逐一进行冲击振动测试并测量各子块间连接点数据;利用动力信号分析方法通过各连接点测试数据融合各子块测试数据,识别整体结构特征。本发明方法采用少量传感器分块对桥梁进行冲击振动测试,然后利用动力信号分析方法融合各子块的振动数据,识别整体结构的频域传递函数和模态参数。特别的是,本发明方法能够利用各子块测试数据,识别整体结构的柔度矩阵,从而可预测桥梁在任何荷载下的变形,有效评估结构安全状况。

    融合检监测数据与混合子结构的桥梁动力交互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588573.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检监测数据与混合子结构的桥梁动力交互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混合子结构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方程确定关键区域的界面约束条件;随后,引入一种期望导向的自适应稀疏高斯过程算法,基于实际监测数据对这些关键区域进行参数辨识。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用以实现子结构非线性分析与主结构线性弹性分析之间的动力交互。在一座实际混凝土梁桥上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不仅为监测数据与有限元模型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途径,而且显著增强了子结构分析及整体结构性能评估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多视图全景相机几何校正的结构变形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9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32233.4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视图全景相机几何校正的结构变形测量方法。提出了利用单台多视图全景相机进行桥梁位移测量方法,根据全景相机等效模型和立方体投影方法对全景图像进行多视图分割,并进行独立标定校正得到可以覆盖360度全场范围的去畸变图像,从而将单台全景相机等效为无视场重叠的垂直四相机系统,使得任意方向的基准靶标均可用于位移校正。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多视图圆心阵列靶标和位姿转换矩阵提纯优化的相机扰动消除方法,从相机单视图运动目标位姿测量出发,通过高精度多特征点跟踪算法得到经过提纯优化后的坐标系转换矩阵,利用多视图等效相机固连关系得到测量目标和基准靶标可以在360°范围内任意视图的多视图几何校正理论模型。

    数物融合孪生子结构和多物理参数更新导向的结构性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05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973232.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陈乙轩 陈旺 张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物融合孪生子结构和多物理参数更新导向的结构性能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和图像处理算法自动分割并提取裂缝宽度信息;基于钢筋与受拉区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分布及力学平衡关系,将裂缝宽度引入力学模型并求解裂缝区域刚度折减系数,实现混凝土结构局部裂缝区域刚度更新;提出基于子结构与监测数据的结构多参数识别方法,以非接触监测数据为系统输入量、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为观测量,通过方差自适应遗忘因子的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VAFUKF)实现了支座刚度等多个本构参数识别;将上述局部刚度折减系数和结构多参数修正到有限元模型中,实现非接触感知数据与有限元模型深度融合,进行结构性能评估。本发明实现了“非接触感知数据‑有限元模型”深度融合,能够为结构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7211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477767.9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影响最大的多个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融合多个影响因素,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最佳养护条件和每个影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程度;将最佳养护条件对应的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最优值输入模拟软件,模拟得到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实时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当前内外温差;确定当前内外温差与关系曲线上对应时间点的温差的差值,结合每个影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程度,根据差值控制改变影响因素的值。本方案中,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内外温差进行控制,以提高工程质量。

    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72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77767.9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影响最大的多个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融合多个影响因素,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最佳养护条件和每个影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程度;将最佳养护条件对应的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最优值输入模拟软件,模拟得到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实时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当前内外温差;确定当前内外温差与关系曲线上对应时间点的温差的差值,结合每个影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程度,根据差值控制改变影响因素的值。本方案中,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内外温差进行控制,以提高工程质量。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预制墩柱安装位置姿态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687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1633836.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徐燕 骆义 张建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施工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预制墩柱安装位置姿态监测方法。以待安装的桥梁墩柱和承台上预埋钢筋的三维面模型,作为现场扫描模型的参考,建立墩柱局部坐标系及设计坐标系;利用三维扫描仪对施工场地进行360度环绕扫描,获得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点云数据;计算得到三维变换矩阵;以三维变换矩阵定义的设计坐标系;以规范中给出的预制墩柱容许安装偏差为参照,将测量值反馈给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装调整;直到测量值小于容许安装偏差,判定为完成吊装。本发明的三维扫描仪现场可任意位置架设,无需参考线放样定位,且不需在墩柱上粘贴标志物作为测量参考,因此使用方便、高效。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竖向车轮力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941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065646.0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竖向车轮力识别方法。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胎压、竖向变形以及转速的影响,结合轮胎参数与轮胎竖向车轮力之间的非线性和时序相关性,将轮胎竖向车轮力识别的问题转化为一包含多参数信息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进而通过神经网络揭示轮胎运动变量与连续车轮力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实现车辆正常行驶下轮胎竖向车轮力实时识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实时连续、准确的智能轮胎车轮力识别,在桥梁快速健康监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可以应用于道路安全诊断和汽车运行状态评估领域。

    点云平面识别和边缘检测方法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12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339969.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飞宇 张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云平面识别和边缘检测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一种新的识别复杂背景中平面的多种子同步生长算法及考虑混合点云的圆形边缘提取算法。相比于传统的区域生长算法,本发明提出的多种子同步生长算法在初始点选择方面鲁棒性更好,计算效率比传统的区域生长算法效率提高近5倍。针对点云处理算法中人工选取参数多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点云厚度推导了提出算法的熵值阈值,减少了人工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