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水混合水龙头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78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10842849.6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O型圈数并且抑制O型圈的损伤的冷热水混合水龙头。冷热水混合水龙头的混合水龙头机构具备树脂制的罩(22)、形成于罩的末端部的与热水供给口连通的热水流入口(A)、设置于罩的热水流入口的热水阀座(22d)、形成于壳(4)的供冷水流入的冷水流入口(B)、设置于壳的冷水流入口的冷水阀座(4d)、具有与热水阀座和冷水阀座抵接的阀芯(25a)而进行热水流入口与冷水流入口的开度调整的树脂制的控制阀芯(25)、设置于热水流入口和冷水流入口之间而将热水流入口和冷水流入口分隔并且与控制阀芯的阀芯接触的O型圈(24)、一端与分隔壁(4b)接触而另一端与控制阀芯接触地配置的致动器(28)。

    阀单元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53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80096513.0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的阀单元。阀单元(1)具备:阀壳(4),具有阀壳主体部(4A)和套筒(4B),所述阀壳主体部(4A)在内侧收容热敏阀(2)并形成有其阀芯(2b)就座离座的阀座(4Aa),所述套筒(4B)从阀壳主体部(4A)向外方向突出而形成;副流路(R2),具有形成在套筒(4B)的内侧的冷却水收容室(S)、将阀壳主体部(4A)内的比阀座(4Aa)靠上游侧与冷却水收容室(S)连通的导出路(4Ae)、以及将阀壳主体部(4A)内的比阀座(4Aa)靠下游侧与冷却水收容室(S)连通的导入路(4Af)而形成;以及副阀(3),被安装在套筒(4B),将副流路(R3)开闭。

    内燃机中的冷却水通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26826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680052163.1

    申请日:2016-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即使含有气泡的冷却水流入冷却水通路装置内,也能够防止在加热器芯中产生冷却水的流动声音。冷却水通路装置3形成有将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水引入的冷却水引入管11、12和与前述冷却水引入管连通而通向散热器的送出管17,并且,具备从将前述冷却水引入管和通向散热器的送出管连结的中央路16分支而通向加热器芯的送出管18。在冷却水通路装置3安装于发动机的状态下,与通向前述加热器芯的送出管18相连的分支口18a开口于前述中央路16内的上部,并且,在前述分支口18a,形成有壁面21,壁面21包围该分支口,在前述中央路16内垂下。通过该壁面21而阻止冷却水所含有的气泡侵入前述分支口18a。

    内燃机中的冷却水通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2682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2163.1

    申请日:2016-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即使含有气泡的冷却水流入冷却水通路装置内,也能够防止在加热器芯中产生冷却水的流动声音。冷却水通路装置3形成有将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水引入的冷却水引入管11、12和与前述冷却水引入管连通而通向散热器的送出管17,并且,具备从将前述冷却水引入管和通向散热器的送出管连结的中央路16分支而通向加热器芯的送出管18。在冷却水通路装置3安装于发动机的状态下,与通向前述加热器芯的送出管18相连的分支口18a开口于前述中央路16内的上部,并且,在前述分支口18a,形成有壁面21,壁面21包围该分支口,在前述中央路16内垂下。通过该壁面21而阻止冷却水所含有的气泡侵入前述分支口18a。

    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装置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35226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110108343.6

    申请日:2011-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装置内的冷却水的流动变得平滑、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薄型化(小型化)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冷却水通路装置(10)通过将分别独立成形的多个树脂成形体(31、32)接合而形成,并且分别经由将来自上述内燃机的一对发动机头的冷却水分别取入的一对冷却水取入管(11、12)、和与该冷却水取入管连接的竖起管(17、18),在上述各竖起管之间形成中央路(19),并且与上述中央路连通地形成朝向散热器的连通管(21)。在设通过上述中央路(19)的中心的线为A、通过上述各竖起管的中心的线为B时,上述各线B为相对于上述线A为分别朝向两外侧的钝角,上述竖起管分别成形为隔着上述中央路向两外侧倾斜状态。

    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33940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80009247.X

    申请日:2010-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4

    Abstract: 分别取入来自V型发动机的左右的发动机头的冷却水的一对冷却水取入管(23、24)设在第1主体(21)一侧,使冷却水集合的集合路(27)、经由上述集合路(27)的通向散热器的连通开口(30a)、通向具备加热器芯部的分支通路的连通开口(31a)等设在第2主体(22)一侧,它们分别由树脂成形。上述第1主体(21)和第2主体(22)例如通过熔接方法接合,形成冷却水通路装置(10)。

    冷热水混合龙头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9164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80119350.2

    申请日:2008-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1/07 F16K11/044 G05D23/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久性的冷热水混合龙头。在具有筒状外壳(1)的冷热水混合龙头中,设置了通过来自施力体(4)和执行元件(5)的负荷的平衡对热水流入口(a)和冷水流入口(b)的开关比例进行调整的控制阀芯(2)、以及接受用户的旋转操作而对控制阀芯(2)的位置进行调整的圆筒状的调温装置(8、9)。调温装置(8、9)是一端形成有顶面(81),在顶面(81)的中心部设置有捏手(82),在顶面(81)的捏手(82)的周边形成有圆形凹状的槽部(83)。调温装置(8、9)以与外壳(1)同轴且捏手(82)插入到外壳(1)的一个端部上所开设的孔(12)中的状态配置在外壳(1)内部。在调温装置的顶面(81)与外壳(1)的一个端部之间夹持着将顶面(81)上所形成的槽部(83)覆盖的衬垫(10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