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35226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110108343.6
申请日:2011-04-28
IPC: F01P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装置内的冷却水的流动变得平滑、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薄型化(小型化)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冷却水通路装置(10)通过将分别独立成形的多个树脂成形体(31、32)接合而形成,并且分别经由将来自上述内燃机的一对发动机头的冷却水分别取入的一对冷却水取入管(11、12)、和与该冷却水取入管连接的竖起管(17、18),在上述各竖起管之间形成中央路(19),并且与上述中央路连通地形成朝向散热器的连通管(21)。在设通过上述中央路(19)的中心的线为A、通过上述各竖起管的中心的线为B时,上述各线B为相对于上述线A为分别朝向两外侧的钝角,上述竖起管分别成形为隔着上述中央路向两外侧倾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990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110052152.2
申请日:2011-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4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在冷却液的流动顺畅的位置配置温度传感器的顶端感温部,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液温的测定精度。在壳体(11)内收纳热电偶组装体(13)和检测冷却液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7),所述壳体配置在自散热器的朝向发动机的冷却液流入部的冷却液的返回流路中。上述温度传感器(17)的顶端感温部(17a)配置为面临壳体的流通孔(12)内,所述壳体的流通孔(12)位于构成热电偶组装体的阀体(23)与形成在上述壳体(11)的流通孔(12)内的框架支承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235226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08343.6
申请日:2011-04-28
IPC: F01P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装置内的冷却水的流动变得平滑、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薄型化(小型化)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冷却水通路装置(10)通过将分别独立成形的多个树脂成形体(31、32)接合而形成,并且分别经由将来自上述内燃机的一对发动机头的冷却水分别取入的一对冷却水取入管(11、12)、和与该冷却水取入管连接的竖起管(17、18),在上述各竖起管之间形成中央路(19),并且与上述中央路连通地形成朝向散热器的连通管(21)。在设通过上述中央路(19)的中心的线为A、通过上述各竖起管的中心的线为B时,上述各线B为相对于上述线A为分别朝向两外侧的钝角,上述竖起管分别成形为隔着上述中央路向两外侧倾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99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52152.2
申请日:2011-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4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在冷却液的流动顺畅的位置配置温度传感器的顶端感温部,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液温的测定精度。在壳体(11)内收纳热电偶组装体(13)和检测冷却液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7),所述壳体配置在自散热器的朝向发动机的冷却液流入部的冷却液的返回流路中。上述温度传感器(17)的顶端感温部(17a)配置为面临壳体的流通孔(12)内,所述壳体的流通孔(12)位于构成热电偶组装体的阀体(23)与形成在上述壳体(11)的流通孔(12)内的框架支承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200046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110076947.7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2 , F01P206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排气冷却系统。来自排气冷却适配器的冷却剂入口的冷却剂的主流通过冷却剂通道从冷却剂通道侧朝向冷却剂通道侧指引,并且朝向冷却剂通道的冷却剂流量是小的。因此,水套内部的冷却剂流量快于且大于冷却剂通道中的冷却剂流量,并且小于冷却剂通道中的冷却剂流量。因此,在排气通道的趋于温度增加并且与冷却剂通道相对应的内周表面处,能够抑制温度的增加,所以能够改进耐沸腾性。在排气通道的不趋于温度增加并且与冷却剂通道相对应的内周表面处,即使冷却剂流量低,也能够抑制温度的增加。因此,完成了任务。冷却剂出口的排出方向是与冷却剂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所以能够增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200046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76947.7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12 , F01P206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排气冷却系统。来自排气冷却适配器的冷却剂入口的冷却剂的主流通过冷却剂通道从冷却剂通道侧朝向冷却剂通道侧指引,并且朝向冷却剂通道的冷却剂流量是小的。因此,水套内部的冷却剂流量快于且大于冷却剂通道中的冷却剂流量,并且小于冷却剂通道中的冷却剂流量。因此,在排气通道的趋于温度增加并且与冷却剂通道相对应的内周表面处,能够抑制温度的增加,所以能够改进耐沸腾性。在排气通道的不趋于温度增加并且与冷却剂通道相对应的内周表面处,即使冷却剂流量低,也能够抑制温度的增加。因此,完成了任务。冷却剂出口的排出方向是与冷却剂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所以能够增加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