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裂植物油油料细胞壁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8599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0393.X

    申请日:2012-02-14

    Abstract: 一种破裂植物油油料细胞壁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植物油脂提取技术;真空破壁的片状料胚厚度0.05-0.5毫米,进料温度40-70℃,料胚含水率10-14%,颗粒状料胚重量占总料胚重量的<5%以下,真空压力5-10千帕,降速减压时间0.1-5秒,恒速恒压时间5-30秒;其装置由仓体及配装在仓体上的出料口、出料口真空气动插板阀、气动振荡器、数字真空表、超声波料位器、破真空电磁阀、进料口真空气动插板阀、进料口及真空电磁阀、空气缓存罐、二级真空喷射泵、第一、二空气管路装配构成,在仓体内配装分料锥板和筛状隔料筒;本方法及装置具有技术可靠、结构简单、易实现工业化生产、蛋白提取率高、蛋白质量好的特点。

    一种从高湿挤压米糠渣中制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2271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81460.8

    申请日:2011-04-0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从高湿挤压米糠渣中制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米糠渣进行高湿挤压后,经纤维素酶水解,再用中性蛋白酶以及无水乙醇处理,可得到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产品。目前制备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酸法、碱法、酶法、发酵法、机械法和结合法等,其原料均为未经高湿挤压处理的米糠渣。其中酶法与其他方法比较,可溶性膳食纤维产率略高,但是就其占总膳食纤维含量的比例来说其产率不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使米糠渣中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向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提高了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及产率,成本低,促进了废物利用,而且不添加酸碱等化学成分,安全健康,应用范围广泛。

    一种米糠抗氧化活性蛋白肽的制作

    公开(公告)号:CN102080118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206569.5

    申请日:201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米糠抗氧化活性蛋白肽的制作,它的制备步骤如下:一、新鲜米糠的预处理,为使米糠保持较高的食用品质和使用价值,应将米糠尽快进行低温脱脂处理;二、米糠蛋白的提取,碱法制取食用米糠蛋白的优化工艺为:料水比为1∶9,碱溶pH值10,酸沉pH值4.5,米糠蛋白的提取率为76-80%;三、米糠蛋白肽的制备,从米糠蛋白中使用复合蛋白酶制备米糠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工艺为:[E]/[S]=5.0%,时间2.5h,pH=6.5,此条件下米糠的还原力最强,即米糠抗氧化肽的活力最强。本产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且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应用。

    生产高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可调式结晶器

    公开(公告)号:CN102007974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41653.2

    申请日:2010-11-12

    Abstract: 一种生产高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可调式结晶器,它涉及一种油脂结晶器。针对目前没有将油脂分成液态与半凝固态、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与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可调式分离装置的问题。罐体的下部为设有闸门,鼠笼式冷却设备装在罐体内,每对搅拌叶片由两个搅拌叶片构成,搅拌叶片的形状为木梳式,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轴上装有多对搅拌叶片和多个分层盘,每对叶片沿搅拌轴对称设置,每个分层盘设在每对叶片的下方,且每个分层盘与鼠笼式冷却设备的内壁可拆卸连接,除最下端的分层盘外其余每个分层盘的外沿上设有溢流管,每个分层盘与滤网可调节连接,滤网装在每个分层盘内。本发明用于富集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一种CO2超临界状态下生产低反式脂肪酸含量食用植物油脂的脱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2359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92325.3

    申请日:2010-09-27

    Abstract: 一种CO2超临界状态下生产低反式脂肪酸含量食用植物油脂的脱色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超临界CO2状态下脱色生产低反式脂肪酸食用植物油脂的脱色方法。本发明控制超临界CO2脱色压力、温度、白土添加量、时间、搅拌速度,以反式脂肪酸含量为指标,对各主要参数进行调节与控制,最终得到低反式脂肪酸的食用油脂。本发明中的方法是将脱色白土在超临界CO2流体状态下,对油脂进行脱色,由于活性脱色白土在在超临界CO2流体状态下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而甘油三酯极性极小,色素相对极性较大,脱色白土对油脂中色素类物质的作用力更强。在超临界流体状态下,色素的流动性较好,油脂不易发生氧化、加成等反应,反式脂肪酸含量较低。

    一种通过两级分步法提取沙棘油的新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935585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94594.3

    申请日:2010-09-28

    Abstract: 沙棘果油中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不皂化物以及脂肪酸甘油酯等有机成分,沙棘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68%。由于溶剂提取法对沙棘油营养成分破坏很大且有溶剂残留,所以需要用物理方法尽可能多的提取优质沙棘油而后再用溶剂提取。本发明先采用乳脂离心机进行初步提取沙棘果油,沙棘果浆出油率6.1%;对离心后的沙棘果浆用盐水破乳处理,通过离心分离去除大量水分,通过添加高温豆粕调整轻相液的水分,然后采用正己烷作为溶媒进行沙棘果油的提取,即分步提取的方法。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6h,沙棘轻相液与高温豆粕添加比1∶4,溶媒倍数5倍,提取次数4次,沙棘下脚料萃取出油率达到98.1%,从而得到不同层次的沙棘油。

    一种在超临界CO2状态下氢化大豆油研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854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41684.9

    申请日:2010-04-08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CO2状态下氢化大豆油研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它解决了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由于机械上润滑油泄漏、飞溅等造成的食品污染问题。步骤实现:将大豆油置于高压釜中,超临界氢化后置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离心后即得大豆润滑油基础油。相对于传统氢化方法,超临界氢化缩短反应时间约20min;控制了反式脂肪酸含量,使其降低到4%以下,较常规方法减少了9%,增加了大豆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使其抗氧化性增强。本发明采用大豆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与一般工业润滑油相比,改善了润滑油中可食用成分,减少了毒副作用。测得:过氧化值5.6mmol/kg;粘度26Pa·s;碘值106.3gI2/100g。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