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233505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20563023.3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始发与接收端的盾构防水结构,包括掘进通路,设置于掘进通路内的地层加固段,设置于盾构通路洞口处的混凝土墙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墙段内与掘进通路接应的混凝土加固环,防水环组件;所述防水环组件包括沿盾构掘进方向依次设置于混凝土加固环环内壁上的三个防水环,相邻的所述防水环之间与形成防水腔室;所述防水环包括与混凝土加固环的环内壁连接的外环体,与外环体的环内壁密封连接的内环体。本实用新型可在盾构始发端破除地层加固段土体与盾构接收时,以及在较高富水地层下盾构掘进时,不仅对防止地下水从两端口渗出的能力更强,同时可以更好的防止漏水沉降与涌水涌砂等工程事故的发生,而且两腔室三圆环内的空间结构还能形成一条利于始发掘进与盾构接收的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90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864532.X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引孔灌注充盈砂浆植入复合截面空心桩的施工工艺,扩引孔穿越强风化、中风化岩坚硬岩土层,空心桩植入充盈砂浆,激振排土填充环状间隙,形成管桩内环与充盈外环复合截面空心桩。本发明扩引孔协配大直径空心桩形成大直径复合截面空心桩,解决了预制桩截面偏小稳定性不够、设置深度与端承条件受限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可应用于荷载偏重、性质复杂的桥梁墩台桩基础,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51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22639.9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湿化作用下路基土动力特性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组合模型箱;路基模型,填筑在组合模型箱内;降雨模拟系统,用于对路基模型上部进行喷雾加湿;蒸发干燥模拟系统,用于使路基模型减湿;水位控制系统,用于向路基模型内部供水,并控制路基模型内部水位高度;路基湿度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路基模型内部不同深度处的路基土湿度;动力加载系统,用于对路基模型进行动力加载;动应力和动变形测试系统,用于检测路基模型在动力加载条件下的动应力和动变形情况。该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能够分析湿度循环变化下路基土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为湿热地区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2312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75791.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陈旺 , 谭际鸣 , 逯长清 , 刘维正 , 彭焱锋 , 左志鹏 , 张兆军 , 黄鹏 , 鲜斌琪 , 陈常辉 , 张毅 , 殷松 , 姚树春 , 白海龙 , 王宁 , 于景阳 , 梁振 , 张如平 , 邹景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一始发井内顶管双向顶进后背体系及其施工和拆除方法,采用肋板式后背墙作为顶管后背支撑,可同时进行双向的顶管作业,加快了工期,同时也减小了工期受工程条件等各方因素的影响,底座采用现有顶管工作井靠背墙,可较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后背墙结构与顶管井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始发顶管工作井采用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配合内支撑的支护,且兼做后续管廊运维的通风口,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快工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结构,降低了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517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1022639.9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湿化作用下路基土动力特性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组合模型箱;路基模型,填筑在组合模型箱内;降雨模拟系统,用于对路基模型上部进行喷雾加湿;蒸发干燥模拟系统,用于使路基模型减湿;水位控制系统,用于向路基模型内部供水,并控制路基模型内部水位高度;路基湿度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路基模型内部不同深度处的路基土湿度;动力加载系统,用于对路基模型进行动力加载;动应力和动变形测试系统,用于检测路基模型在动力加载条件下的动应力和动变形情况。该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能够分析湿度循环变化下路基土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为湿热地区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00485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299066.X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模拟土体三轴试样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还涉及配合使用的一次成型三轴试样模具。装置包括箱体、加湿机构、干燥机构、称重机构、控制机构及密封机构。箱体内设一层隔水板将内腔分成上部的加湿?干燥腔和下部的称重腔,加湿机构装设于加湿?干燥腔侧壁,干燥机构装设于加湿?干燥腔顶部,称重机构装设于称重腔底部,隔水板上设有让三轴试样穿过置于称重机构上的圆孔,密封机构设置于三轴试样的上方。加湿机构、干燥机构的开和关及密封机构升降均由控制机构控制。本发明方法能实时监测三轴试样质量并确定其含水率,定量控制试样干湿程度,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干湿过程均匀、缓和,操作简单,干湿循环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30986.5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陈浩 , 马义安 , 艾东 , 刘维正 , 管国梁 , 袁铁 , 肖龙 , 黄轩嘉 , 李崇奇 , 姚树春 , 张青 , 张绪楠 , 武东阁 , 赵荣存 , 韩国胜 , 李东顺 , 谢尚兵 , 边月鹏 , 王小明 , 蔡福来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紧急避险功能的隧道逃生系统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所述逃生系统的栈桥梁体通道、紧急避险舱、逃生管道进行初步设计;步骤2,对栈桥梁体通道进行不同载荷作用的整体结构强度分析计算;步骤3,对所述逃生系统的栈桥梁体通道、紧急避险舱、逃生管道进行耐冲击试验;步骤4,对所述逃生系统的栈桥梁体通道、紧急避险舱、逃生管道的材质与材料厚度进行优化与改进等;本发明隧道逃生系统施作方法的优越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逃生管道设置与仰拱施工互不干扰,确保了隧道仰拱施工不中断;更合理的对所述逃生系统进行布置,优化了隧道施工工作区域,降低了隧道施工紧急避险设施的成本,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11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52473.8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珠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高速公路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长短桩‑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长短桩‑板结构包括过渡路段和一般路段,过渡路段和一般路段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的下方于过渡路段内设有多根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板的下方于一般路段内设有多根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和水泥搅拌桩均与钢筋混凝土板直接刚性连接,沿桥‑路方向多根预应力管桩的长度逐渐减小,沿路‑桥方向多根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逐渐减小。该长短桩‑板结构及施工方法加固效果好、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能实现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桥头过渡段纵向刚度的均匀过渡。
-
公开(公告)号:CN106120823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532934.9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围堰组合防渗结构及快速施工方法。结构包括由充砂长管袋填筑的堰体、由膨润土塑性混凝土墙、压实粘土层和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墙组成的防渗体系以及堰体内外边坡防护体系。塑性混凝土墙下端嵌入不透水基岩,上端与钢筋混凝土挡墙的底端固接,两侧设有三轴搅拌桩;压实粘土层填充于塑性混凝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挡墙连接处的临水侧;堰体与三轴搅拌桩之间填充吹填砂。本发明能实现各防渗结构的优势互补,并根据堰体坡面所处的水文环境,优化选用相应的性能优良、简易实用、施工速度快的防护结构,实现了临时围堰快速施工,确保了围堰的止水效果和运行稳定,保障了围堰的防渗抗洪性能;具有技术可靠、节约工期及生态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23182.3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化作用下路基土多级动力加载累积变形试验方法,包括:用静压成型法制作路基土最优含水率圆柱体试样,称取其初始质量;将试样置于可模拟湿化过程的装置中,包裹滤纸并喷水对试样定量湿化;当试样达到预定湿化时间后静置试样,对试样含水率进行多点测试,当试样含水率均匀时完成静置,称取湿化后试样质量,计算试样含水率变化值;将试样置于动三轴仪中进行预加载试验;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或利用数值软件模拟确定应力路径及加载次序,进行多级加载永久变形试验,得到试验结果。该试验方法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出路基服役期间在含水率变化和交通荷载联合作用下路基土动力累积变形,操作简单、试验用时短、试验结果真实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