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015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647841.4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换辊的弯辊力确定及控制方法、系统,涉及轧钢设备维护技术领域,获取目标轧机的待换轧辊的轧辊重量、换辊轨道摩擦力和待换轧辊的轴承座重量;基于所述轧辊重量、换辊轨道摩擦力和待换轧辊的轴承座重量,确定所述待换轧辊被提升所需的理论最小弯辊力;向所述待换轧辊施加所述理论最小弯辊力,并在所述理论最小弯辊力的基础上累计施加预设弯辊力梯度值的弯辊力,直到所述待换轧辊所在机架内的换辊轨道和换辊车的轨道水平,确定目标弯辊力;解决现有的换辊方法弯辊力过大导致频繁发生机架的液压缸漏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51783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172782.1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靖 , 唐伟 , 张晓峰 , 任新意 , 万军 , 关军 , 齐海峰 , 王少飞 , 王飞 , 宁媛嫒 , 巫雪松 , 任秋红 , 周磊 , 王东洋 , 王希硕 , 王硕 , 张俊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整轧制超低粗糙度导轨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钢卷到达平整机时,将所述平整机轧制模式调整为恒轧制力模式;当所述平整机为恒轧制力模式时,将所述平整机启车轧制力预设定为2500‑2800KN;调整所述平整机前、后张力辊的张力值;将所述平整机入口防缠防皱辊高度值设定为125‑130mm,出口防缠防皱辊高度值设定为120‑125mm;将所述平整机初始速度设定为30‑45m/min进行轧制,轧制完成获得超低粗糙度导轨钢。解决了轧制超低粗糙度导轨钢轧制难度大,带钢的浪形、翘曲、粗糙度指标不易达到客户要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设定轧制力、张力、防缠防皱辊等各轧制参数与轧辊的协同作用,实现超低粗糙度导轨钢的高质、批量生产,满足客户要求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05653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161857.X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钢卷取张力的控制方法,包括:当带钢头部进入皮带助卷器时,控制卷取张力值为35‑65MPa;当皮带助卷器下降并延迟4‑5秒后,控制卷取张力值阶跃至50.05‑92.95MPa,而后逐渐减小至38.5‑71.5MPa;当卷取的带钢长度达到带钢总长度的1/5时,控制卷取张力值逐渐减小至35‑65MPa;当卷取的带钢长度达到带钢总长度的3/5时,控制卷取张力值保持在35‑65MPa;当卷取的带钢长度达到带钢总长度的4/5时,控制卷取张力值逐渐增大至36.75‑68.25MPa,直至带钢卷取结束。本发明提供的卷取张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将卷取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通过对卷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张力进行设定,可减少甚至避免带钢在卷取过程中松卷缺陷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34015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47841.4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换辊的弯辊力确定及控制方法、系统,涉及轧钢设备维护技术领域,获取目标轧机的待换轧辊的轧辊重量、换辊轨道摩擦力和待换轧辊的轴承座重量;基于所述轧辊重量、换辊轨道摩擦力和待换轧辊的轴承座重量,确定所述待换轧辊被提升所需的理论最小弯辊力;向所述待换轧辊施加所述理论最小弯辊力,并在所述理论最小弯辊力的基础上累计施加预设弯辊力梯度值的弯辊力,直到所述待换轧辊所在机架内的换辊轨道和换辊车的轨道水平,确定目标弯辊力;解决现有的换辊方法弯辊力过大导致频繁发生机架的液压缸漏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0010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017033.7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带钢板形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控制卷取机芯轴的垂直度变化量小于0.1mm/m,控制芯轴的水平度变化量小于0.1mm/m;控制卷取机的外支撑臂的上升时间为6~8s;获取带钢在板形仪区域的坐标、编号、轧制最大宽度、实际宽度、带钢实际总张力、最大卷取张力、张力作用放大系数、补偿系数及卷取机的旋转角度;基于带钢在板形仪区域的坐标、编号、轧制最大宽度、实际宽度、带钢实际总张力、最大卷取张力、张力作用放大系数、补偿系数及卷取机的旋转角度补偿外支撑臂的水平偏差;在卷取过程中实时对外支撑臂的水平偏差进行补偿调整,提高卷取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板形的平直度,避免带钢在后续处理线上跑偏。
-
公开(公告)号:CN1088382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92637.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的倾斜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轧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检测所述轧机工作侧的张力、所述轧机工作侧的轧制力、所述轧机驱动侧的张力以及所述轧机驱动侧的轧制力;获得张力偏差和轧制力偏差;在所述张力偏差满足预设条件且所述轧制力偏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轧制力时,产生倾斜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倾斜控制信号调整所述轧机的倾斜方向以减小所述张力偏差;在所述张力偏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张力且所述轧制力偏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轧制力时,停止产生所述倾斜控制信号。本发明提供的轧机的倾斜调整方法及装置,防止因张力偏差过大导致带钢出现单边浪、跑偏甚至断带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4056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64342.5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B3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28 , B21B226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钢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板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凸度方程,将带钢的出口凸度变化量设置为零,获得弯辊力变化量与弯辊力横向刚度之间的关系;基于弯辊力变化量与弯辊力横向刚度之间的关系,根据中间辊横向刚度,获得中间辊弯辊力补偿值;基于弯辊力变化量与弯辊力横向刚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工作辊横向刚度,获得工作辊弯辊力补偿值;利用中间辊弯辊力补偿值对中间辊弯辊力进行补偿,以及利用工作辊弯辊力补偿值对工作辊弯辊力进行补偿。本发明能够大幅度提高轧制力的设定精度,降低轧制力波动对带钢板形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避免带钢板形发生突变,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0010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17033.7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带钢板形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控制卷取机芯轴的垂直度变化量小于0.1mm/m,控制芯轴的水平度变化量小于0.1mm/m;控制卷取机的外支撑臂的上升时间为6~8s;获取带钢在板形仪区域的坐标、编号、轧制最大宽度、实际宽度、带钢实际总张力、最大卷取张力、张力作用放大系数、补偿系数及卷取机的旋转角度;基于带钢在板形仪区域的坐标、编号、轧制最大宽度、实际宽度、带钢实际总张力、最大卷取张力、张力作用放大系数、补偿系数及卷取机的旋转角度补偿外支撑臂的水平偏差;在卷取过程中实时对外支撑臂的水平偏差进行补偿调整,提高卷取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板形的平直度,避免带钢在后续处理线上跑偏。
-
公开(公告)号:CN10768507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556590.X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靖 , 王晓广 , 唐伟 , 常树林 , 任新意 , 窦爱民 , 齐海峰 , 万军 , 王少飞 , 王飞 , 刘玉起 , 孟凡通 , 刘万辉 , 王东洋 , 王希硕 , 史虎 , 王柏松 , 徐志荣
IPC: B21B37/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平整机预防浪形发生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平整机启车轧制,当速度大于等于设定值且延伸率控制投入时,采集第一个扫描周期实际轧制力数值;步骤S2:采集第二个扫描周期实际轧制力数值,将其与第一个扫描周期实际轧制力数值做差;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结果与相应的增益系数做积,得到弯辊力补偿量;步骤S4:将步骤S3所得结果与弯辊力设定值相叠加并输出,作为实际弯辊力参与控制。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应用于平整机预防浪形发生的方法,能够减少操作人员手动干预,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使板形达到要求,减少了协议品或废品;避免了各班组操作人员调整水平不一造成的板形不良。
-
公开(公告)号:CN118492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0323.8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限薄规格冷轧合金带钢的厚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极限薄规格冷轧合金带钢的厚度规格为0.1mm,所述方法包括:在轧制带钢时,启用针对带钢的秒流量前馈控制和秒流量反馈控制;实时监测带钢的速度变化值;判断所述速度变化值是否超出设定变化值;若超过所述设定变化值,启用厚度动态补偿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