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876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52078.3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恩施清江大龙潭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涛 , 付修军 , 马能武 , 马瑞 , 徐志敏 , 陶雷 , 陈林 , 钟良 , 程子桉 , 刘兵 , 廖东晓 , 陈旭 , 李方义 , 姜斌 , 宋文洁 , 黄祥虎 , 鲁洋 , 黄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迭代缓冲区的边缘点参数化拟合优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定缓冲区半径计算准则与迭代终止条件;步骤二:对包含边缘线对象的图像进行边缘点提取;步骤三:对边缘点集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生成边缘线;步骤四:基于缓冲区半径计算准则,确定缓冲区半径,生成边缘线的缓冲区;步骤五:选取落在缓冲区范围的边缘点,生成新的边缘点集;步骤六:迭代执行步骤三至步骤五,直到满足指定的迭代终止条件;基于新的边缘点集合,拟合生成的新的边缘线更接近真实边缘线。本发明解决了边缘点拟合边缘线过程中突变点及噪声点的剔除问题;具有能提高边缘线拟合的运算速度,增强拟合结果的抗干扰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29191.6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动态组合的工程进度三维仿真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BIM最小单元划分尺度进行BIM建模与剖分;步骤二:进度计划编制与实际进度反馈;步骤三:WBS作业与BIM模型最小单元绑定;步骤四:进度计划变更情况监控;当进度计划发生变化时,返回至步骤二,重新进行进度计划编制,生成新的WBS信息,并关联实际进度信息;当进度计划无变化,跳转至步骤五;步骤五:BIM进度三维仿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进度计划发生变更时需要重新建模,导致进度计划的BIM形象呈现不及时以及人工成本较高的缺陷;具有无需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变化重新建模,大量节省建模的人工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76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0704.1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变形监测自动化方法。它直接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出的同名像点作为监测标识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无人机对被摄对象进行拍摄;步骤2:生成三维模型与正射影像;步骤3:自动识别监测标识点;按影像配准方法对正射影像进行影像匹配,自动识别出正射影像中的同名像点及平面坐标,并以同名像点作为监测标识点;步骤4:获取监测标识点的高程;步骤5:变形计算。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监测标识点在埋设安装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存在一定的埋设成本,常规的摄影测量对指定标点的三维坐标需要通过人工方法量测,量测精度不高,且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具有消除安全隐患,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精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122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62231.7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距离工程施工进度三维动态可视化方法,涉及土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础资料整理;步骤2,三维地形构建;步骤3,施工进度报告数据上报;步骤4,已完工线路的矢量生成;步骤5,三维贴地矢量绘制。本发明通过矢量线的贴地显示,实现了长距离工程的概化表达,算法更高效,表达更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50939.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表气象站增强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布设多个地表气象观测站;步骤二:汇集区域内所有的地表气象观测站的地表气象观测值,进行对流层延迟建模,建立各气象参数高程归算模型;步骤三:计算基准站和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步骤四:计算双差对流层延迟;步骤五:将计算得到的双差对流层延迟代入RTK观测方程,进而进行RTK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下,由于对流层延迟差异过大,导致二次差分以后、残余对流层延迟较大的缺点;具有对流层延迟的表达精确,RTK垂直方向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70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78875.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水面比降的河道水面三维可视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准备;步骤二:对水面边界多边形进行边界点增密;步骤三:多边形三角化;步骤四:基于水位过程数据对边界点的高程进行插值与调整;步骤五:基于调整后的三角网进行水面绘制。本发明具有保证水面可视化效果更加真实、灵活、实用,适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84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10582085.4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5 , G06T15/50 , G06T15/20 , G06F16/9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ebGL的洪水演进态势三维动态可视化展示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三维可视化引擎的选择;步骤二:地形和倾斜摄影模型数据处理及服务的发布;步骤三:洪水风险图三维可视化场景的集成;步骤四:洪水态势数据组织;步骤五:基于WebGL技术的洪水淹没模拟三维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具有实现二维洪水演进过程在无插件浏览器端的三维可视化展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61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15172.0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部件自适应最佳视角的定位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指定的模型部件以及场景相机基础信息,生成用于浏览该模型的相机视角参数;步骤二:对球面均匀生成离散点,作为视角候选位置;对离散候选点进行邻近关系计算、方位信息获取这些操作;步骤三:对生成的视角候选位置viewPointn进行评价,从中选取最优的视角作为最终的相机视角设定位置;步骤四:通过综合评价得到通视情况较好且方位优先级较高的最优视角之后,最后对三维场景相机进行动态设定,渐变式更新至该视角即可。本发明具有能将相机自适应定位至观察模型部件最佳视角,准确、高效、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2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54122.4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恩施清江大龙潭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涛 , 付修军 , 马能武 , 张力 , 马瑞 , 胡斌斌 , 陶雷 , 陈林 , 叶芳毅 , 廖东晓 , 陈旭 , 李方义 , 姜斌 , 宋文洁 , 徐瑞 , 陶蔚 , 刘兵 , 徐俊 , 徐志敏
IPC: G06F16/2457 , G06F16/22 , G06F16/23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系统的统计学模型自定义和推荐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自定义单个统计回归模型;步骤二:在数据库系统进行统计回归模型的表达式及相关参数、结果的存储管理;步骤三:利用数据库系统中存储管理的统计回归模型记录进行统计回归模型的自动推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使用者要求较高的问题,克服了现有安全监测模型分析技术如需要重新选择影响因子构建分析模型需要重新编写程序,自定义程度不够高的问题;具有满足非专业人员进行模型分析的要求,允许技术人员不修改计算程序或软件就可以按自己的建模习惯与方法自定义统计学模型,或直接使用系统推荐的分析模型,满足非专业人员进行模型分析的要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990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92977.4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nventor: 姚宜斌 , 於三大 , 杨爱明 , 张良 , 马能武 , 权录年 , 张辛 , 伍中华 , 肖玉钢 , 张锋 , 马瑞 , 许超钤 , 张琦 , 胡明贤 , 义崇政 , 李星 , 袁乐先 , 张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测气象参数修正对流层经验模型的RTK算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基准站的观测值及其实测气象元素实时存储;步骤二:选择全球对流层经验模型,计算天顶对流层延迟;步骤三:建立高程、基于全球经验模型ZTD、基于实测气象元素ZTD之间关系;步骤四:利用修正模型修正基准站和流动站全球经验模型ZTD,将两者求差的得到基准站观测值改正量;步骤五:利用基准站观测值改正量改正基准站观测值,将经过改正后的基准观测值播发给流动站,流动站进行双差RTK解算出自身的三维坐标。本发明具有提高RTK服务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适用于特殊环境的连续运行基准站服务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