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抗滑桩三维配筋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932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20156.X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抗滑桩三维配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义并创建抗滑桩的参数表;创建参数化矩形抗滑桩模型;将应用于抗滑桩的每种类别的钢筋定义为一个钢筋组,对每个钢筋组分别创建一组定位面,分别赋予一组中每个定位面距离抗滑桩结构面的距离参数;由每组定位面确定并控制每个钢筋组的位置和范围以形成钢筋组模型;将参数表中的钢筋数据与钢筋组模型相关联,生成抗滑桩三维配筋模型。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抗滑桩三维配筋模型的构建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兼容性强的优点,使设计人员只需填表即可完成施工图设计,可以显著提高设计、校核人员工作效率,提升设计质量。

    一种承插式钻孔桩钢护筒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16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73614.9

    申请日:2018-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38 E02D5/385 E02D5/6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承插式钻孔桩钢护筒及其施工方法。该承插式钻孔桩钢护筒,包括上部护筒和下部护筒,下部护筒的上端套入到上部护筒的下端内,上部护筒和下部护筒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下部护筒伸入到上部护筒内壁内的外壁与上部护筒的内壁之间设有止水结构,止水结构内的止水环能有效防止外部水进入护筒内,保证施工安全。利用本发明可以在富水地层中便利施工桩、柱,尤其在盖挖逆作法钢结构立柱时,可以为人工辅助作业创造工作空间,保证结构的垂直度要求,保证桩柱结构的安全性。现场施工时,保留了传统施工方式的优点,易于施工人员接受。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

    一种承插式钻孔桩钢护筒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57814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1244875.6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承插式钻孔桩钢护筒。该承插式钻孔桩钢护筒,包括上部护筒和下部护筒,下部护筒的上端套入到上部护筒的下端内,上部护筒和下部护筒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下部护筒伸入到上部护筒内壁内的外壁与上部护筒的内壁之间设有止水结构,止水结构内的止水环能有效防止外部水进入护筒内,保证施工安全。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富水地层中便利施工桩、柱,尤其在盖挖逆作法钢结构立柱时,可以为人工辅助作业创造工作空间,保证结构的垂直度要求,保证桩柱结构的安全性。现场施工时,保留了传统施工方式的优点,易于施工人员接受。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研究饱水土层内溶质分子扩散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17401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651768.1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研究饱水土层内溶质分子扩散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设置有采集单元和分子扩散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由电脑、数据采集器和三参数传感器组成;所述分子扩散单元包括试验槽和隔水板。该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试验操作简单,该试验装置够创造一个存在明显浓度梯度差界面的孔隙液流速为0的稳定渗流场,其内仅发生分子扩散过程,用于研究饱水土内溶质分子扩散规律。通过在试验装置中设置饱水土物理性质、溶质种类和溶液浓度等多个变量,可以全面细致的研究饱水土内溶质分子扩散规律;该试验装置适用于各个种类多孔介质及各种溶质的分子扩散的研究,进而揭示不同物理性质土层内分子扩散规律。

    一种伞状抗浮锚杆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92385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21132331.2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状抗浮锚杆装置。它包括伞状锚套、外筒、锚杆,所述伞状锚套套在锚杆外侧,所述外筒位于锚杆外周;所述伞状锚套呈伸缩结构;当伞状锚套呈收缩状态时,伞状锚套位于外筒内侧;当伞状锚套呈伸展状态时,伞状锚套伸出锚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随着地层变动锚杆系统松动时,锚杆系统的锚固作用突然降低甚至失效的缺点;具有改变锚杆系统与地层间的受力情况,将锚杆系统与现有地层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抗拔效果的优点。

    一种坑中坑深浅同期实施的悬挑梁柱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1453077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3347709.9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坑中坑深浅同期实施的悬挑梁柱体系。所述悬挑梁柱体系位于浅坑和深坑的分界线上,自下而上包括深坑的围护结构顶部、受力主梁和深浅坑分界面处的竖向构件底部;所述悬挑梁柱体系的受力主梁落在深坑的围护结构和深坑结构侧墙上,所述悬挑梁柱体系下部与深坑的围护结构和深坑结构侧墙的竖向钢筋连接,所述悬挑梁柱体系侧部与浅坑内部结构底板整体现浇,所述悬挑梁柱体系侧部还与深坑内部结构中板钢筋相连接;所述深浅坑分界面处的竖向构件落在所述悬挑梁柱体系的受力主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悬挑梁柱体系可实现浅坑内部结构的传力路径闭合,使其不受深坑施工工序的影响,从而实现施工工作面的同期充分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