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2501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510659044.X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陈翰新 , 薛梅 , 陈良超 , 王国牛 , 胡章杰 , 李响 , 唐相桢 , 李锋 , 王俊勇 , 王阳生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网与场地联动调整方法,属于路网优化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场地与路网的关联关系,然后根据道路标高的改变,分析与该道路关联并受影响的场地,生成受影响的场地列表,最后调整受影响场地列表中的场地。本发明实现了将道路标高的变化实时反映到与之相关的场地上,从而为片区开展道路与土石方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手段,极大的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道路设计和场平设计各自为政、难以协同优化的问题,为山地城镇开发建设中道路与场地标高的最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22526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08591.5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亚毫米位移传感器的隧道断面沉降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装置包括在隧道断面上沿衬砌环向均匀或不均匀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凹槽滑轮、沿凹槽滑轮布设的至少一根张紧钢丝,以及在张紧钢丝一端设置的亚毫米位移传感器,张紧钢丝的另一端固定于一个凹槽滑轮上;凹槽滑轮通过滑轮支座固定在隧道断面衬砌上。本发明采用低成本的亚毫米位移传感器,将其应用到隧道断面的变形监测中,通过缩小监测传感器的测量量程,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本发明利用张紧钢丝传递隧道变形量,将隧道变形量转换为张紧钢丝的移动位移,装置结构简单,占用隧道拱顶空间小,不会入侵列车通行限界,不影响通车高度,反应灵敏,测量精度高,不受隧道弯道等环境影响,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991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410775561.9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张平 , 陈翰新 , 向泽君 , 周志军 , 朱清海 , 刘远凯 , 陈华刚 , 周召兵 , 汪蓓 , 潘成军 , 郑持辉 , 张凤英 , 王昌翰 , 刘洪海 , 杨本廷 , 冉瑞华 , 朱伟 , 刘洋河 , 廖中林 , 滕德贵 , 肖兴国 , 岳仁宾 , 郑佳 , 孙宇 , 汪剑云 , 肖先华 , 张杰 , 谢文敏 , 王刚氚 , 栗龙 , 张立祥 , 彭文 , 代强 , 张天勤 , 李彦聪 , 徐定建 , 杨勇 , 吴凡 , 俞跃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AutoCAD数据到GIS空间数据的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AutoCAD软件中打开待处理的图形文档,对图形文档里的所有图形对象进行ID身份标定;S2,对所述图形对象进行文本标记;S3,对所述图形对象的基本属性进行采集;S4,建立空间数据库转换、存储数据。本发明从AutoCAD数据到GIS空间数据及时转换和共享;转换后的图形保留了在AutoCAD里的所有信息(包括基本属性和扩展属性);能够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控制转换的数据量大小;扩大了AutoCAD数据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86892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54750.0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要素耦合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建立多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针对多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中预设的各个操作指标,计算出该操作指标对应的评估值;根据各个操作指标对应的评估值,按照预设的规则分别对各个操作指标进行评分;针对各个操作指标对应的评分值,根据该操作指标的评分值及其上属各层指标对应的权重值,确定其上属各层指标的评分值,从而确定预设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分值。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2501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59044.X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陈翰新 , 薛梅 , 陈良超 , 王国牛 , 胡章杰 , 李响 , 唐相桢 , 李锋 , 王俊勇 , 王阳生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网与场地联动调整方法,属于路网优化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场地与路网的关联关系,然后根据道路标高的改变,分析与该道路关联并受影响的场地,生成受影响的场地列表,最后调整受影响场地列表中的场地。本发明实现了将道路标高的变化实时反映到与之相关的场地上,从而为片区开展道路与土石方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手段,极大的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道路设计和场平设计各自为政、难以协同优化的问题,为山地城镇开发建设中道路与场地标高的最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026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23719.0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的路网一体化竖向优化方法,属于路网优化领域,本发明通过获取路网初始状态下特征点信息,然后根据特征点标高的改变,分析路网中受影响的道路,生成受影响道路列表和/或分析路网中受影响的交叉口,生成受影响交叉口列表,最后调整受影响道路列表中的道路和/或调整受影响交叉口列表中的交叉口。本发明实现了将单一特征点标高变化反映到整个路网中与该特征点有关联的其它道路和交叉口,从而为路网提供了一种快速的优化手段,极大的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道路设计系统中各条道路独立存储和管理信息、信息无法传递的问题,可以结合道路土石方计算等内容,为路网的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3514631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99848.9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明镜 , 陈翰新 , 向泽君 , 陈华刚 , 谢征海 , 陈良超 , 薛梅 , 王国牛 , 李响 , 李劼 , 冯永能 , 李锋 , 何兴富 , 唐相桢 , 王昌翰 , 王阳生 , 沈高钰 , 詹勇 , 王俊勇 , 胡章杰 , 邱月 , 蓝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海量三维地质模型网格式并行构建方法涉及一种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将大范围建模分为若干网格式小区域分别进行模型构建,提高了建模方法支持的单次输入钻孔数,能够实现基于海量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由于单个网格建模区域相对较小,在单个网格内进行模型构建时可以插入更加密集的控制点,构建更加细致的全建模区域主TIN,从而提高构建的三维模型的精度,增强三维地质界面的美观效果,能够很好地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的质量,由于单个网格区域内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相互独立,可并行计算多个网格内的模型,充分利用了计算资源,提高了建模效率,由于采用了近邻插值算法,保证了网格间三维地质模型能够无缝拼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18940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910469595.8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顾及建筑物密度的实景三维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建筑物密度,将建模范围区分为密度较低的全域或大范围地区、密度较高的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建成区、特殊有需求的局部重点区域;然后分别获取密度较低的地区、密度较高的地区和局部重点区域的航摄影像,并将各个航摄影像制作为不同精细尺度的实景三维模型;最后,将各个三维模型进行多源、多尺度融合,并存储至同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通过将不同建筑物密度需求下的不同来源的实景三维模型进行集成建库,实现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模型融合管理,可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数据的优势,为成果浏览、应用和推广提供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6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22060.X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居民地制图综合方法,包括:首先,采用现有的技术获取居民地的矢量轮廓。然后,基于待综合阈值,遍历矢量轮廓中的每条矢量边,确定矢量轮廓中需要进行综合的待综合边。之后,按照设定的分组规则对每条待综合边包括的所有矢量边进行向量分组,并计算分组后的矢量边的和向量,得到每条待综合边对应的分组向量。然后,分别从每条待综合边对应的所有分组向量中选取出最优重组边,最后,用最优重组边替换掉原来的待综合边,得到综合后的居民地轮廓。无需预定义凹凸结构模板进行综合,综合后的居民地轮廓与原来的矢量轮廓相比,减少了居民地的节点,并且面积变化小,综合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7670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06488.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脚本文件的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新建数据采集进程,从远程服务器下载传感器数据采集脚本文件;S2.获取传感器控制采集指令序列;S3.依次向传感器发送控制采集指令,完成传感器的控制与数据采集,获取传感器返回数据;S4.校核传感器返回数据是否符合期望字符串,并解析传感器返回数据,将原始数据标准化输出;S5.将传感器原始数据、数据采集状态位存储至本地数据库;S6.计算获取成果数据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库;S7.重复步骤S2至S6,遍历传感器列表中的所有传感器,把多个成果数据数组打包保存至指定路径并上报至远程服务器;本发明通过编写传感器脚本文件的方式降低了不同协议传感器数据采集代码开发的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