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92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513588.5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 重庆市勘测院智能城市空间技术创新中心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三维地下空间可视化的方法,包括:在三维场景中,获取地形边界采样点和地下空间的建构筑物边界采样点;根据地形边界采样点获取地下空间的断面处外边界线,并根据地下空间的建构筑物边界采样点获取建构筑物边界线;根据断面处外边界线和建构筑物边界线,获取地下空间的断面;通过预设的三维引擎加载并展示地下空间的断面。该方法实现提高了对地下空间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的效果。本申请还公开用于三维地下空间可视化的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1276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1391614.6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三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构建三维体块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矢量面数据,获得初始三角网集合;将所述初始三角网集合进行高程映射获得空间三角网;根据所述空间三角网获得三维体块模型。该方法能够根据矢量面数据获得初始三角网集合,并对初始三角网集合进行加密,根据加密三角网集合得到三维体块模型,提高了三维体块模型的展示效果,更提升了模型加载效率。还公开了一种矢量面数据构建三维体块模型的装置及服务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192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391615.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6T1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城市规划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建筑高度三维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三维空间场景;根据所述三维空间场景,获得三维空间管控面;根据所述三维空间管控面,获得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根据所述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获得建筑高度三维控制值。该方法能够基于三维空间场景,通过控制网格的绝对控制高程,获得建筑高度的三维控制值,提升了控制建筑高度的精度,提高了建筑高度控制结果的可视化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建筑高度三维控制装置及服务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02236.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詹勇 , 薛梅 , 陈翰新 , 向泽君 , 袁轶 , 王俊勇 , 刘局科 , 葛余超 , 孔维彬 , 王国牛 , 李锋 , 何兴富 , 王阳生 , 李响 , 唐相桢 , 陈光 , 邱月 , 胡章杰 , 蓝图 , 李劼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景三维模型实时匀色方法,首先遍历实景三维模型的所有瓦块,读取每一个瓦块的节点信息,获得所有细节层次模型;其次,获取每个细节层次模型的渲染状态集,为每个渲染状态集增加顶点着色器和片元着色器;然后,利用编程语言,在顶点着色器和片元着色器中编写不同的匀色算法,并将编写后的调整参数作为一致性变量发送至外部可视化程序;最后,在三维平台的当前渲染视口下选择需要匀色的瓦块和匀色算法,在外部可视化平台中根据选择的匀色算法调整一致性变量,查看调整结果。基于可视化平台,不需要对实景三维模型的纹理图像进行匀色处理,就可以实现对实景三维模型的匀色结果的展示,方便操作人员对匀色参数进行实时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49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77172.1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詹勇 , 陈良超 , 薛梅 , 王国牛 , 陈翰新 , 向泽君 , 何兴富 , 胡章杰 , 王俊勇 , 李锋 , 李响 , 唐相桢 , 王阳生 , 李劼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陈光 , 刘局科 , 刘金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大场景中BIM模型的可视化实现方法,涉及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每个BIM模型包含的所有构件模型的范围大小,建立三维空间划分格网;然后,对每个格网块中的构件模型进行组织,组合生成单个格网块的精细模型;利用得到的精细模型,根据纹理使用情况,重组生成形状和外观一致的简化模型;最后,根据选择的显示模式以及索引号,在三维大场景中对BIM模型进行加载展示精细模型或简化模型。本发明在保障BIM模型应用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格网思想,对每个BIM模型的所有构件按三维空间格网进行划分,合并格网内的构件,减少索引的模型数量,提高BIM模型加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8318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0003596.4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薛梅 , 陈良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刘金榜 , 王俊勇 , 胡章杰 , 唐相桢 , 李锋 , 王阳生 , 李响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陈光 , 刘局科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设工程模型在线三维可视化方法,属于建设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建设工程设计成果开展基于高精度地形的三维模拟,其次,将建设工程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转换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并与低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融合;然后,将建设工程三维模型的相关纹理与公开获取的大范围影像数据进行镶嵌;最后,基于融合后的数字高程模型和镶嵌后的影像,叠加融合得到可视化的建设工程模型。本发明使用高精度数据资源,对建设工程三维模型进行构建;以互联网可获取的地理信息为本底,与建设工程三维模型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数据资源展示给公众,从而有效解决了资源利用和保密政策之间的矛盾,将极大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355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510798920.7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向泽君 , 薛梅 , 陈良超 , 王俊勇 , 王国牛 , 詹勇 , 李响 , 唐相桢 , 李锋 , 胡章杰 , 王阳生 , 李劼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三维模型自动提取2.5维地图建筑物轮廓方法,属于地理信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城市三维模型与2.5维地图之间建立坐标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将建筑物轮映射到2.5维地图中,然后提取投影后的建筑轮廓进矢量范围。本发明实现了在生产2.5维地图的过程中自动提取建筑物轮廓,解决当前生产模式中人工勾绘费时费力的问题,极大的节约了2.5地图制作与应用成本,为将各类经济社会属性与2.5维地图中的建筑物进行挂接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99171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44884.9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薛梅 , 陈良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刘金榜 , 王俊勇 , 胡章杰 , 唐相桢 , 李锋 , 王阳生 , 李响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陈光 , 刘局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混合加载方法,涉及图形图像领域,首先利用实景三维模型优化三维仿真模型;其次,对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进行区块划分;第三,设计混合加载参数;最后,根据混合加载参数,在三维场景中相机参数发生变化时混合加载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本发明综合利用了实景三维模型和三维仿真模型两种数据资源的不同优势,在宏观层面利用倾斜摄影模型色彩真实、细节丰富的优点,在微观层面利用了三维仿真细节完整、纹理清晰的优化,从而达到对城市进行真实展现的目的,解决了单一利用实景三维模型或三维仿真模型难以同时较好表现城市宏观和微观形态和色彩的问题,提升了三维数字城市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6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5294.6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詹勇 , 薛梅 , 陈良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何兴富 , 胡章杰 , 王俊勇 , 李锋 , 李响 , 唐相桢 , 王阳生 , 李劼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刘金榜 , 陈光 , 刘局科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管三通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定三通的三个方向、三通中心点SC以及三通各自的截面中心点S1、S2和S3,计算圆管三通的中心轴SCO;步骤二、根据中心轴SCO和三通的三个方向,分别计算每个方向的用来拟合断面圆的正多边形顶点,即断面特征点,以及特征点的法线;步骤三、计算三个管段的交点,即三通的衔接点,并计算衔接点的法线;步骤四、组装,根据计算出的断面特征点和衔接点,组装成三通模型。通过本发明的应用,能够建立形象、直观、合理的三通模型,实现圆管三通的快速、有效建模,提高了圆管三通的建模效率,可有力促进三维技术在管线三维建模及管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1463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499848.9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明镜 , 陈翰新 , 向泽君 , 陈华刚 , 谢征海 , 陈良超 , 薛梅 , 王国牛 , 李响 , 李劼 , 冯永能 , 李锋 , 何兴富 , 唐相桢 , 王昌翰 , 王阳生 , 沈高钰 , 詹勇 , 王俊勇 , 胡章杰 , 邱月 , 蓝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海量三维地质模型网格式并行构建方法涉及一种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将大范围建模分为若干网格式小区域分别进行模型构建,提高了建模方法支持的单次输入钻孔数,能够实现基于海量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由于单个网格建模区域相对较小,在单个网格内进行模型构建时可以插入更加密集的控制点,构建更加细致的全建模区域主TIN,从而提高构建的三维模型的精度,增强三维地质界面的美观效果,能够很好地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的质量,由于单个网格区域内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相互独立,可并行计算多个网格内的模型,充分利用了计算资源,提高了建模效率,由于采用了近邻插值算法,保证了网格间三维地质模型能够无缝拼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