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9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305494.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30 , G06V10/26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LiDAR的铁路接触网提取分类的方法,其包括采用基于空间距离属性的聚类分割算法分割出非地面点云数据;采用多尺度自适应特征分类算法对非地面点数据进行粗分类;采用DBSCAN算法对粗分类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聚类,并统计每个聚类簇中点云的数量,保留点云的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聚类簇;获取三个聚类簇中每个点云在Z方向上的值,计算每个聚类簇在Z方向的Z均值,并将Z均值最大的聚类簇作为承力索点云数据;以承力索点云数据为参考,计算另外两个聚类簇的点云数据与承力索点云数据在XOY平面上的欧式距离;采用欧式距离较小的聚类簇作为接触线点云数据,另外一个聚类簇作为回流线点云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06507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424341.4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的验证方法,属于机器人领域。该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的验证方法包括:固定具有多个球形扫描目标的组件,机器人携带三维成像仪;机器人根据其内部设定的速度和路径多次重复对各球形扫描目标进行扫描得到各球形扫描目标的多组测量坐标和测量直径;根据各球形扫描目标的实际直径与测量直径之间的误差和设定误差,得到各球形扫描目标的有效测量坐标;根据各球形扫描目标的有效测量坐标,分别计算各球形扫描目标的三个坐标分量的标准偏差;根据三个坐标分量的标准偏差计算各球形扫描目标的测量重复定位精度;根据所有测量重复定位精度和给定的重复定位精度验证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3474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419021.X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6/28 , G06F16/242 , G06F16/248 , G06F16/22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品板外形尺寸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MySQL为数据库和以C#语言作为系统开发工具,同时进行Windows嵌入型前端页面设计,提供了可视化查询界面,具有成品板检测信息入库、查询、排序、删除、查看、质量检核、输出等功能,为成品板的检测结果提供统一、安全、标准、便捷的管理方式,提高检测成果的共享程度,增加数据的独立性,同时,大幅度降低成品板外形尺寸检测成果信息化系统建设与维护成本。基于上述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成品板外形尺寸的数据库管理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64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61251.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上海铁路北斗测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LiDAR点云铁路横断面轮廓提取方法,其包括S1、对车载LiDAR系统获取的GPS和IMU数据进行联合解算,获得移动平台的POS数据作为POS线;S2、根据POS线上的数据点及其邻域构成曲线,对车载LiDAR点云进行切割,得到铁路横断面;S3、采用Alpha Shapes算法提取铁路横断面的轮廓。本方案基于POS线提取的铁路横断面结合Alpha Shapes算法实现了铁路横断面点云数据的轮廓提取,整个过程不涉及复杂的算法,可以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数据处理时间,由于数据来源与真实采集的铁轨数据,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31248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419991.X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板自动化检测系统性能分析和运行精度评定方法,主要包括对系统检测效率和检测稳定性分析、平面翘曲检测精度分析、垂向和横向检测精度分析以及系统测量精度评定。本发明以一种高速铁路CRTSⅢ型轨道板外形尺寸偏差自动化检测系统为基础,对该检测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及精度评定,创造性地对轨道板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专门定量评价分析。本发明涵盖了轨道板检测的多个方面,能够全面综合地分析轨道板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性能,并对系统的运行精度进行了评定,具有高效率、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人员投入少、安全程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99845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41108.4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沉降监测技术,采用卫星时序差分雷达干涉技术监测高速铁路的沉降变化。用天然永久散射体(PS)配合人工角反射器(CR)的方式构建混合散射体网络;所述卫星时序差分雷达干涉技术采用多时相高分辨率短波长卫星SAR影像;混合散射体网络采取自由连接法构网。本发明方法可解决植被覆盖区域或一般难以获得有效的天然PS的农田区域沉降监测的难题。基于混合散射体网络的时序差分雷达干涉技术可保证高速铁路沉降监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固定与分体式两类人工角反射器兼顾布设可保证植被区域与农田区域沉降监测的成功率,节约用地面积,降低人工角反射器监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9482071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2140998.1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普铁轨道控制网测量的角钢立柱卡箍组件,包括L形卡箍;L形卡箍其中一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座,用于连接棱镜的棱镜连接适配器可拆卸地连接于支座内;L形卡箍的端部均设有一个供螺栓穿过的通孔,L形扣件设于L形卡箍的内侧且设有与螺栓匹配的内螺纹,螺栓穿过L形卡箍端部的通孔后与L形扣件螺接。本实用新型通过L形卡箍可快速便捷地卡箍到普速铁路两侧的接触网杆或专用的网杆等方形设施上,并通过过L形扣件扣紧位置,拧紧螺栓后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牢牢地固定;棱镜通过棱镜连接适配器连接于支座后,用全站仪测量棱镜中心的位置即为CPIII点的三维坐标;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轨道控制点测量装置的安装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816574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22090169.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普铁轨道控制网测量的圆钢柱抱箍组件,包括圆钢柱抱箍环和棱镜连接适配器;圆钢柱抱箍环包括两个半圆抱箍件,每个半圆抱箍件两端均设有耳板,两个半圆抱箍件的耳板两两相对,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半圆抱箍件外侧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棱镜连接适配器为柱状,一端装入所述螺纹孔内,另一端用于套装棱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普速铁路运营期间测量时间短、不固定的使用环境;且采用双螺纹设计,操作简单,安装快捷,稳定性好,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208254398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195020.2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同三维成像仪位姿关系现场实时标定系统,具体包括:标定板(1)、成像仪(2)和工业机器人,其中,所述工业机器人为三段式设计,其包括:底座(4)和与底座(4)相连接的支撑臂(3),以及与支撑臂相连接的延伸臂(5),所述延伸臂(5)平行于底面,前端连接所述成像仪(2),所述成像仪的牵扯设置标定板(1),所述标定板(1)上设置多个点,且还设置有数据线(6),数据线连接并驱动所述工业机器人以固定姿态不同位置通过平移成像仪的方式对标定板的同一个点进行多次扫描,以及以不同姿态、不同位置对同一目标点进行多次扫描,并传递给数据处理装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82072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2163545.0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普铁轨道控制网测量的工字钢卡箍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定位的卡箍连接组件;卡箍连接组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支座内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棱镜的棱镜连接适配器的一端为可与支座的内螺纹螺接的螺纹杆,另一端为可插接于棱镜的套筒内的直杆;所述棱镜连接适配器的螺纹杆包括位于前端的小径螺纹杆和位于后端的大径螺纹杆;所述支座内对应棱镜连接适配器的小径螺纹杆和大径螺纹杆分别设有小径内螺纹和大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结合卡箍连接组件及双螺纹设计,使得棱镜的定位和安装快捷高效,用全站仪测量棱镜中心的位置即可得到CPIII点的三维坐标,整个测量装置的安装时间短,极大提高了轨道控制点测量装置的安装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