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6302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694927.3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53 , B29C64/20 , B29C64/268 , B29C64/393 , B22F3/105 , B28B1/00 , B33Y30/00 , B33Y50/02 , B33Y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06 , B29C64/112 , B29C64/393 , B32B37/14 , B32B41/0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 Y02P10/295 , B22F3/1055 , B28B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造型装置、制造方法以及记录介质。提供在三维造型装置中能够清晰地形成物体轮廓的技术。三维造型装置具备:喷射部,能够喷射作为物体的材料的流动性材料;以及控制部,控制喷射部喷射流动性材料,从而执行一次以上的形成物体的一层截面体的截面体形成处理来形成层叠有一层以上的截面体的层叠体。当在从上方俯视观察层叠体时的平面形状中存在凹进的顶点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对构成凹进的顶点的第一坐标喷射的流动性材料的总量少于对构成平面形状的除轮廓部分以外的区域的第二坐标喷射的流动性材料的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9870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10887166.9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50/02 , B22F1/0059 , B22F3/1055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B28B1/001 , B29C64/129 , B29C64/386 , B29C64/40 , B29K2105/16 , B33Y10/00 , B33Y70/00 , C08K3/013 , C09D7/61 , Y02P10/295 , B22F2003/1058 , C04B35/64 , C04B2235/665 , C04B2235/66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动性组合物组及流动性组合物,目的在于减少形成三维造型物之后的后处理工序。上述流动性组合物组的特征在于,包含:包含三维造型物的构成材料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以及包含在形成所述三维造型物时形成支承该三维造型物的支承部的支承部形成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所述支承部形成粒子的烧结温度比所述构成材料粒子的烧结温度高。通过形成这样的流动性组合物组,能够减少形成三维造型物之后的后处理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73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610981861.1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55 , B22F1/0059 , B22F3/1021 , B22F2003/1056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B28B1/001 , B33Y10/00 , B33Y30/00 , Y02P10/295 , B22F3/008 , B22F3/1025 , B22F2003/1058 , B22F2201/20 , B22F2202/11 , B22F2201/10 , B22F3/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三维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抑制三维结构物的内部或表面因有机物残留而导致的三维结构物的特性或物性的降低。本发明三维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具有:层形成工序(P1),供给包含粉末(A)和有机物(41)的流动性组合物(L)来形成单位层(D);有机物除去工序(P2),对所述单位层(D)进行除去有机物(41)的处理;以及能量施加工序(P3),对经过有机物除去工序(P2)后的单位层(D)施加能量(E)而形成熔融层(45)或烧结层(47),针对所述熔融层(45)或烧结层(47),通过根据所需在层叠方向(Z)上重复层形成工序(P1)、有机物除去工序(P2)及能量施加工序(P3)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51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040384.3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2F3/10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功能元件构造体的三维制造方法及功能元件构造体,可使功能元件部与绝缘性部件的接触部位产生的接缝消除并获得稳定特性。功能元件构造体具备具有端子的电气功能元件部和在至少使端子外露的状态下设置在功能元件部的周围的绝缘性部件,三维制造方法具备:层形成工序,从第一供给部供给包含功能元件部用的材料即第一粒子的第一流动性组合物,从第二供给部供给包含绝缘性部件用的材料即第二粒子的第二流动性组合物,在层形成区域形成一个层;造型工序,在层叠方向重复层形成工序,对功能元件构造体进行造型;以及固化工序,对层中的第一粒子及第二粒子赋予能量进行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9039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10973114.3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三维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能够容易地提供具备根据三维结构物的内部中的各部位而要求的特性的三维结构物。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具有:层形成工序(P1),使用包含第一粉末(F1)的第一流动性组合物(L1)与包含第二粉末(F2)的第二流动性组合物(L2)中的至少一方流动性组合物(L)来形成单位层(D);以及固化工序(P2),将单位层(D)中的包含第一粉末(F1)的第一流动性组合物(L1)与包含第二粉末(F2)的第二流动性组合物(L2)中的至少一方固化,在所述层形成工序(P1)中,使第一流动性组合物(L1)和第二流动性组合物(L2)在与单位层(D)的厚度方向(Z)交叉的平面方向(X、Y)上同时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284431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3110431.2
申请日:2003-04-15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4647 , H01L2224/05001 , H01L2224/05008 , H01L2224/05022 , H01L2224/05024 , H01L2224/05556 , H01L2224/05569 , H01L2224/05572 , H01L2224/13 , H05K3/125 , H05K3/4069 , H05K3/4664 , H05K2203/013 , Y10T29/49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具有至少2层的布线层(布线图形)(17、31)、在该布线层间设置的聚酰亚胺(层间绝缘膜)(22)及使布线图形(17)与布线图形(31)之间构成导通的层间导通柱(导体柱)(18)的多层布线基板。在层间导通柱(18)的周围以液滴喷出方式设置聚酰亚胺(22)。从而能够通过比较精简的制造工序,制造出能够形成精密的多层布线的多层布线基板、电子器件以及电子机器。
-
公开(公告)号:CN1452451A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03110431.2
申请日:2003-04-15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4647 , H01L2224/05001 , H01L2224/05008 , H01L2224/05022 , H01L2224/05024 , H01L2224/05556 , H01L2224/05569 , H01L2224/05572 , H01L2224/13 , H05K3/125 , H05K3/4069 , H05K3/4664 , H05K2203/013 , Y10T29/49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具有至少2层的布线层(布线图形)(17、31)、在该布线层间设置的聚酰亚胺(层间绝缘膜)(22)及使布线图形(17)与布线图形(31)之间构成导通的层间导通柱(导体柱)(18)的多层布线基板。在层间导通柱(18)的周围以液滴喷出方式设置聚酰亚胺(22)。从而能够通过比较精简的制造工序,制造出能够形成精密的多层布线的多层布线基板、电子器件以及电子机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9744A
公开(公告)日:1994-07-20
申请号:CN93117451.1
申请日:1993-07-29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11B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11/10591 , G11B11/10582 , G11B11/10584 , G11B11/10586 , Y10S428/90 , Y10T428/26 , Y10T428/265
Abstract: 光磁记录载体,在透明基板(11)上叠层沉积有第1电介质层(12)、记录层(13)、辅助记录层(14)、第2电介质层(15)和反射层(16)。记录层由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非晶质合金构成,通常具有数百左右的厚度;辅助记录层也是由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非晶质合金构成,其居里温度Tc2比记录层的居里温度Tc1高10K以上,其层厚度极薄,在70以下。在记录层的居里温度Tc1情况下,辅助记录层的矩形比是0.7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74596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603855.9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29C64/135 , B29C64/165 , B29C64/209 , B29C64/321 , B29C64/40 , B29C64/268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70/10
Abstract: 一种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制造高精度的三维造型物。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是对层进行层叠来形成层叠体,从而制造三维造型物的,其特征在于,具有:结构层形成工序,形成与三维造型物的结构区域对应的结构层(310);支承层形成工序,形成与结构层(310)接触并支承该结构层(310)的支承层(300);以及烧结工序,烧结结构层(310),支承层(300)构成为,与至少从两方向被结构层(310)所包围的空间(S)伴随烧结工序的体积减少量相比,在该空间(S)中支承该结构层(310)的支承层(300)伴随该烧结工序的体积减少量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