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90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20385.2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噪声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电机噪声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待优化电机的第一电磁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电磁方案确定所述待优化电机的阶次跟踪图;根据所述阶次跟踪图确定所述待优化电机的NVH基波曲线,并根据所述NVH基波曲线确定所述待优化电机的待优化点;根据所述待优化点的主要阶次确定电机噪声优化信息,并根据所述电机噪声优化信息确定所述待优化电机的第二电磁方案。本发明实现电机电磁方案的快速迭代,省时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66563.X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铁耗系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机效率MAP图;在电机效率MAP图上的损耗分界线上选取测试点;损耗分界线包括电机效率MAP图中的各个等值线上曲率半径最小的点;根据测试点的转速、扭矩以及电机极对数,计算得到测试点对应的交流电频率;基于电机在交流电频率下的交直流电阻以及测试点对应的电流,计算得到测试点对应的铜耗;基于测试点对应的铁耗基础值、轴承损耗、风摩损耗以及铜耗,确定测试点对应的电机铁耗系数;测试点对应的轴承损耗以及风摩损耗基于测试点的转速确定,测试点对应的铁耗基础值通过电机的仿真运行结果得到。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铁耗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82485.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线电机的波绕组连接检查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各定子槽内各层矩形导体的相属检测结果和电流流向检测结果;获取定子绕组的并联支路数目的检测结果;获取各定子槽内各矩形导体的绝缘分区检测结果;获取波绕组的环流检测结果;根据相属检测结果、电流流向检测结果、并联支路数目的检测结果、绝缘分区检测结果和环流检测结果,确定扁线电机的嵌线和扭头的错误情况,能够系统且全面的对手工样机波绕组嵌线和扭头情况进行检测,避免出错,有利于降低扁线电机的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50194.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交流铜耗和铁耗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根据磁密值获取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铁耗相差倍数值;根据第一预设转速和励磁电流值确定第一总损耗和第二总损耗;获取电机的轴承损耗、风摩损耗以及直流铜耗;根据第一总损耗、第二总损耗、轴承损耗、风摩损耗和直流铜耗获取第一交流铜耗和铁耗总和值和第二交流铜耗和铁耗总和值;根据第一交流铜耗和铁耗总和值、第二交流铜耗和铁耗总和值和铁耗相差倍数值获取第一电机的第一交流铜耗值、第一铁耗值和第二电机的第二交流铜耗值和第二铁耗值,实现对电机交流铜耗和铁耗的精准分离获取,有利于准确预测电机的效率和温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657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24155.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混动车电机超速的控制方法、装置、混动车及介质。该防止混动车电机超速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混动车行驶过程中,获取混动车电机驱动系统中电机的第一转速、当前电机扭矩以及整车需求扭矩,并根据第一转速和当前电机扭矩确定电机当前处于驱动状态或馈电状态;在电机当前处于馈电状态时,获取所述电机的第二转速,并在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阈值,且整车需求控制模式为扭矩模式,且档位处于换挡完成状态,则控制电机控制器进入主动限速模式;根据第二转速获取电机控制器在主动限速模式下的转速环需求扭矩,并根据转速环需求扭矩和整车需求扭矩确定电机的当前需求扭矩。本发明有效提升混动车整车驾驶安全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828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20108.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AMT摘挡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AMT摘挡控制方法在接收到换挡指令后,获取车辆所处道路的坡度,当坡度超过设定坡度时,电机开始进行清扭操作;获取当前车速以及传动链间隙;基于当前车速和传动链间隙确定清扭过程中消除传动链间隙的需求时间;在需求时间内摘挡至设定位置,电机继续清扭并直至扭矩为零;执行第二摘挡操作,并直至当前挡位摘挡至空挡位置。在清扭过程中消除传动链间隙的需求时间内将挡位摘至设定位置,可保证挡位位置可靠调整,并且,在后续执行第二摘挡操作时,由于挡位位置已经相对靠近空挡位置,因此结合套和齿圈的作用力已经相对减小,提升摘空挡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2031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48560.2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T7/12
Abstract: 一种制动方法、装置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油门踏板开度信号;依据第一预设周期采集发动机转速;当油门踏板开度信息的值小于预设开度阀值时,记录油门踏板开度信息的值小于预设开度阀值的时刻,记为第一时刻,并在油门踏板开度信息的值小于预设开度阀值的时间段内,生成制动检测信号;在第一时刻为起始时刻的制动检测信号持续的时间段内,计算依据第一预设周期采集到的各个发动机转速相对上一次采集到的发动机转速的转速增加量;判断在预设时间段内计算得到转速增加量大于预设转速增加量的发动机转速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开启辅助制动系统,防止了用户频繁且过度使用辅助制动系统的情况,降低了车辆损坏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1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67616.4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024 , F02D4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的验证装置及更换方法、清灰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的验证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空气滤清器滤芯上的防伪信息;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空气滤清器滤芯上的防伪信息的真伪并能够记录同一个所述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插拔次数;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防伪信息的真伪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滤芯的验证装置及更换方法、清灰方法,能够有效的判别空气滤清器滤芯的真伪和清灰效果,保护发动机和DPF,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7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22318.9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箱摘挡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变速箱的第一驱动电机扭矩、第一驱动电机转速、车辆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变化率、第一行驶速度和第一预设摘挡占空比;在第一驱动电机扭矩小于第一预设扭矩且第一振动加速度变化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变化率时,根据第一驱动电机转速和第一行驶速度确定第一修正系数;根据第一修正系数和第一预设摘挡占空比确定第一修正摘挡占空比;根据第一修正摘挡占空比控制第一变速箱摘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监测第一振动加速度变化率,进而判断该车辆摘挡时的齿间压力,当齿间压力过大时修正当前摘挡的占空比,按照修正后的占空比进行摘挡,进而提高摘挡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702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65578.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W40/13 , B60W40/10 , B60W40/105 , B60W40/076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载重的计算方法、装置,包括:在获取到整车上电信号后,持续获取动力输出装置的使能信号和车辆的车速;在车速大于零且未获取到使能信号时,获取车辆当前的工况信息;在当前的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车辆当前的动力学信息;根据动力学信息获取车辆当前的估计载重,能够根据车辆的工况信息确定更新车辆载重的时机,从而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处于较为可靠、平稳的状态下对车辆的估计载重进行计算更新,能够有效减小估计载重与实际载重之间的误差,提高估计载重计算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有利于提高车辆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