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552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658394.9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 Y02T10/7005 , Y02T90/14 , Y02T90/168 , Y02T90/169 , Y04S30/12 , Y04S30/14 , H02J3/383 , B60L53/00 , H02J3/008 , H02J3/32 , H02J3/386
Abstract: 一种以维持微电网供需平衡为目的的电动汽车自动需求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含自动需求响应ADR服务器、需求响应DR运行管理单元、ADR客户端和响应主体在内的ADR优化架构;对一天的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均分为多个时段;在任意一个时段,DR运行管理收集供电侧出力信息和需求侧用电信息,计算补偿需求量,发给ADR服务器;ADR服务器收集响应主体的迫切水平参数,根据补偿供应量和补偿需求量计算虚拟电价和需求状态信号,发送给所有响应主体;各响应主体在接收到虚拟价格信号和需求状态信号后,自动调整自身充放电功率大小;直至优化区间结束。本发明体系架构简单可靠、交互性良好、并网效率较高且适用于大规模PEV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6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74400.1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2003/007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调度能力的微电网优化运行实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一天的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设置多个采样点;结合前一日采样点RES出力或负荷需求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在动态优化时域的后续时段对RES出力情况以及常规负荷需求做短期预测;经过预测模型计算、修正后续时段RES出力和负荷需求,制定优化时域内最小综合运行成本下的最优调度方案;按最优调度方案,在采样周期内设置更短的采样周期,制定功率分配准则,使各响应主体快速响应系统能量补偿需求;AMI收集系统运行最新数据信息,微电网能量管理中心据此更新预测模型信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优化区间结束。本发明有效改善系统的负荷特性,同时提高供需两侧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06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71456.6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Abstract: 一种面向供需两侧协同优化的电动汽车动态激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接入配电网的电动汽车的状态信息;基于PSDR的需求侧优化,以获得使用户收益最大的初始充放电计划基于IBDR的供电侧优化,以获得使配电网负荷波动方差最小的最优充放电计划最后电动汽车l便可按照所制定最优充放电计划进行充放电。本发明综合考虑PSDR和IBDR,考虑配电网的实时负荷水平,在保证用户充放电经济性的基础上改善系统负荷波动性,适用于小范围激励型DR试点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71781.6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2J3/16 , H02J3/38 , H02J3/06 , G06F30/27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实时电压调控方法,包括:S1:在日前阶段,建立集中优化模型,求解确定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离散投切电容器组的控制策略;S2:在日中阶段,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建立多智能体的实时优化深度神经网络,进行离线学习优化,最终获得SOP实时调控策略。本发明在第一阶段,将优化问题表述为一个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获得有载分接开关和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每小时调度策略;在第二阶段,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网络,继而通过良好的控制策略和子网的局部测量信息,实时调节柔性软开关,完成电压的实时调控。本发明面向高渗透率光伏接入的配电网,有效缓解负荷波动带来的电压违规、网损增加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2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80331.6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含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的定价与最优能量调度方法,包括:S1:构建联网运行的主动配电系统,综合考虑系统各主动设备的运行特性,建立对应的模型,其中对系统的潮流模型采用支路潮流模型;S2:将一天连续24h的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S3:配电网运营商收集系统内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信息和需求侧用电信息,制定动态电价引导各响应主体改善自身用能策略,构建主从博弈模型对系统能量进行优化调度决策;S4:系统各响应主体对决策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决策的精细化调整来应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和主动负荷的随机性和波动性;S5:重复步骤S1~S4,直至优化区间结束。本发明还包括实施含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的定价与最优能量调度方法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7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64221.4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的拓扑重构故障恢复及设备部署方法,根据配电网系统的参数信息,建立配电网潮流模型;将电网故障处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模拟真实电网运行环境,在随机性故障条件下,生成RCS与SOP开关联合部署方案,根据所生成方案对事故状态电网进行拓扑重构,降低故障影响,提高系统恢复率,以设备安装成本和电网失电成本为优化对象,得出电网故障运行最优开关方案与重构方案。本发明在有效降低电网的失电成本的同时,减轻电网运营压力,降低维护成本,实现电网与用户利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49401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094034.X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电转气技术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在线优化方法,获取系统状态的实时信息;发生事件触发,系统将会产生触发信号并通知功率控制器对事件做出响应;基于李雅普诺夫的能量在线优化,以获得HVAC当前最优的实际电能消耗X(t);对系统中其它单元进行能量调度。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可控负荷HVAC为决策主体,进而实现事件驱动型的能量在线优化,旨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同时使用户成本最小化,同时尽可能多地消纳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面向供需两侧的能量在线协同优化方法。以HVAC为决策主体、供需两侧协同优化,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同时使用户成本最小化,期望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提供一种快速调度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61204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710728389.5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基于事件驱动的微电网自动需求响应方法,将连续的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分析户用型微电网的负荷需求响应特性,构建系统模型;接着构造一种结合实时电价RTP和分时电价IBR的新型实时电价机制,通过电价机制计算得到当前k时段的电价;并采用基于事件驱动机制的自动需求响应ADR策略,由系统判断各个事件是否触发,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处理事件,对RMG里的终端用户进行在线能量优化。优化完成后,优化时间前移到下一个时刻,重复之前优化步骤,直至全时段优化完成。本发明以经济激励有效引导主动负荷的用电行为,能够及时高效地处理突发状况;还能通过合理引导主动负荷的用电行为减缓由新能源出力波动对系统造成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99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580027.7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能源局域网储能系统自动需求响应方法,获取接入能源局域网的储能系统的状态信息,建立储能系统充放电模型;构建博弈参与者的效用函数用以计算其参与博弈后的成本;各博弈参与者独立制定策略并进行交互博弈,求解各自的成本最小化优化策略,从而达到所有参与者最优的目标状态;最后利用非合作博弈机制模拟电力交易过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针对能源局域网,建立储能系统的非合作博弈模型,旨在追求个体参与者成本最小化的同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实现系统的自主供需平衡与自动需求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91932.1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电网能量控制策略的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微电网的基本结构模型,选择适用的能量管理策略;S2,研究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的控制过程,建立物理模型;S3,研究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分为元件故障、转发错误、传输错误和传输时延四类;S4,针对各种信息系统问题建立两状态模型、路由模型和传输模型三种相互紧密联系的信息模型;S5,将物理模型和信息模型融合,建立基于能量控制策略的信息物理系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信息系统引入的风险,能够真实模拟微电网内部数据的流转过程,使能量控制策略的仿真效果更贴近实际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