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4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90114.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充检微电网一体站运行安全评价方法,应用于光储充电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安全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数据;将安全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数据作为运行参数指标,根据运行参数指标的影响效果确定权重;基于运行参数指标及其权重计算安全评价指标的安全评价分数;根据安全评价指标的影响效果确定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安全评价指标的安全评价分数及其权重计算总体安全评价分数;基于总体安全评价分数进行光储充检微电网一体站的运行安全评估。本发明对光储充检微电网一体站的各个部分进行安全评估,考虑了多种安全隐患,构建安全评价体系从而使得对充光储能源站的安全评估结果更精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65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835128.9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柔性制造系统死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关系,将柔性制造系统抽象为Petri网模型;步骤二:根据共享资源库所将Petri网模型分解为若干子网;步骤三:检测每一个子网死锁状况并为产生死锁的子网添加变迁控制器,恢复其死锁状态;步骤四:将所有无死锁子网和受控子网根据共享资源进行融合,得到一个无死锁的受控网,能够恢复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所有死锁标记,识别潜在的问题区域和提高系统性能,通过分治策略,将网模型分解为多个子网进行可达图分析,避免了“状态爆炸”问题,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针对有死锁的子系统逐个添加控制变迁进行实现的,有效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5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63206.3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充检微电网一体站能源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应用于光储充电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负荷数据和光伏系统的发电功率数据;基于变压器的历史负荷数据建立不同时间段内的负荷模型;基于历史发电功率数据建立光伏系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发电模型;将变压器的负荷模型分别与对应时间段的发电模型、预设储能系统输出功率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集合电价时间以及光伏系统的实时发电功率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调节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和电网的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切换不同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充检微电网一体站的电能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51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0818.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高铁站可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系统优化方法,涉及光储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设备模型中接入光储充电站配套设备并获取光储充电站配套设备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模型对光储充电站配套设备的光储充用系统和再生制动能量存储系统进行规约转换、远程控制和计量计费;根据对高铁站内设备用能优先级、负荷跟随切换条件使用能流模型完成光储充用系统控制策略的配置。本发明在设备模型中接入光储充电站配套设备数据并测算能量回馈系统功率;建立高铁站内设备用能优先级、负荷跟随切换条件,完成光储充用系统控制策略的配置,实现可再生制动回馈系统优化,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02742.7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河北大学 ,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发电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能耗低、弃风弃光少和碳排少分别建立目标函数,并负荷平衡、新能源出力、发电设备数量、联络线功率、并网点容量和并网功率波动将作为约束条件;S2、完成日前、日内和实时多时间层次下的负荷预测,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S3、使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完成多目标的优化;S4、仿真验证有效性。本发明采用上述分布式发电协调控制方法,以就地消纳,降低网损,节约电费为目的的分布式发电并入油田局域电网,为保证油气田区局域电网供电的平稳性、可靠性、经济性了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53323.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涉及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数据和系统设备参数;建立太阳能集热系统出力模型;建立电负荷需求侧响应模型;建立系统设备运行模型;设定电负荷、热负荷出力平衡约束、设备出力约束条件和需求侧响应约束;建立综合考虑购电费用、燃料购买费用、弃风惩罚费用、设备运维费用和需求侧响应补偿费用的目标函数;对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变换;建立日前区间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基于Pyomo搭建区间最优、劣子模型,调用求解器GLPK进行求解。本发明利用Pyomo‑GLPK的组合对模型进行建模和求解,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且拥有很好的求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90483.X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N3/08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发电机的故障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风电机组发电机整个故障演变区间的历史运行数据,选取反映发电机运行状态的各参数作为建模变量,对发电机运行状态参数归一化处理,建立DBN网络,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寻优,使用最优神经元个数建立发电机故障预警模型;对发电机运行状态参数进行重构,计算重构变量与实际变量的重构误差,确定重构误差阈值,当重构误差未超出阈值时,判定为发电机运行状态正常;当重构误差超出阈值时,判定为发电机运行状态异常,并发出故障预警信息。本发明为风电机组发电机的早期故障检测提供判断依据,以此实现风电机组发电机的故障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6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27269.4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河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风电机组故障预警诊断系统,输入模块用以接收发电机组的传感单元获得的实时信息;图像处理模块在输入模块获得的实时信息筛选出图像信息,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其获得的字符识别结果发送给CPU处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从所述输入模块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判断故障的优先级;CPU处理模块根据故障诊断模块生成的优先状态值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对应信息,CPU处理模块将优先状态值与对应信息进行关联性比对,CPU处理模块将图像处理模块的字符识别结果与数据库中储存的预设字符进行比对,CPU处理模块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故障判断函数F,CPU处理模块将故障判断函数F经输出模块发生给终端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1008.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G06T3/4038 , G06T7/33 , G06V10/46 , G06V10/74 , G06T7/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ORB与MLESAC的图像拼接方法,属于图像拼接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得到待拼接图像之后,首先利用快速特征检测方法对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并使用二进制鲁棒独立基本特征方法生成描述子,经过暴力匹配后得到初步匹配点。然后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方法对筛选出的特征点重新提取特征描述子,通过K‑最近邻算法为每个描述子找到两个最佳匹配,并添加比率测试过滤掉弱匹配。接着利用最大似然估计随机一致性算法对上述数据点进行加权处理,多次迭代后得到最佳模型。最终,通过加权平均的图像融合技术生成拼接图像。本发明在粗匹配阶段将ORB与SIFT级联使用,并提出更高效的MLESAC算法完成精匹配,在确保图像拼接实时性的同时,显著提高配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09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7759.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3332 , G06F16/353 , G06N3/045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语言模型分析的综合能源协调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能源管控技术领域,利用大语言模型对历史设备负荷、气象、运转状况及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描述能源系统的历史有效信息段组;构建历史信息特征参量库;通过一次和二次等同归类,得到历史信息特征参量子集;构建参考特征参量等同范围区间库;利用此库对实时信息特征参量组进行检索分析,匹配相应区间并依据处置策略对能源系统进行调配;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能源系统数据的全面整合、智能分析与实时优化,有效提升了能源管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