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芯、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476325.5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极芯、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其中,所述极芯包括极芯主体(1)、极耳(2)和过渡板(7),极芯主体(1)的扩容端(11)设置有外部结构适配区和扩容区(111),外部结构适配区包括极柱适配区(112),所述极耳(2)设置在所述扩容区(111)上,所述过渡板(7)的一端与所述极耳(2)连接,所述过渡板(7)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极柱安装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极芯主体的一些端面中,分别设置对应于极柱的极柱适配区和相对于极柱适配区凸出的扩容区,并且极耳通过过渡板从扩容区延伸到适配区来适应极芯主体的形状,从而在极柱附近的有限空间内增加极芯主体的体积,提高了电池容量。

    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1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476315.1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外壳(3)、盖板(4)、极柱(5)和极芯,所述盖板(4)包括盖板本体(42)和盖板扩容腔(41),极芯主体(1)的扩容端(11)设置有极柱适配区(112)和扩容区(111),所述极柱适配区(112)相对于所述扩容区(111)凹陷而形成极柱安装空间,所述扩容区(111)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盖板扩容腔(41)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极芯主体的一些表面中,分别设置对应于极柱的极柱适配区和相对于极柱适配区凸出的扩容区,相应地在盖板上形成容纳扩容区的盖板扩容腔,从而在极柱附近的有限空间内增加极芯主体的体积,提高了电池容量。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91488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508706.2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该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电极端子、电流中断结构和灭弧部,所述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包括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所述电极内端子和所述电极外端子通过所述电流中断结构电连接,该电流中断结构能够在气体的气压作用下断开所述电极内端子和所述电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其中,所述灭弧部位于所述电流中断结构的朝向所述电池的外部的一侧。即,该灭弧部为设置在电池盖板组件上的一道隔离电池内部和电池外部的“关卡”,从而有效地避免电池异常工作时因拉弧效应产生的电弧扩散到电池的外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91487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510436.9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该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电极端子、电流中断结构和灭弧部,电极端子设置在盖板上,包括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通过电流中断结构电连接,电流中断结构能够在气压作用下断开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灭弧部用于至少减弱电流中断结构断开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时所产生的电弧。当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断开电连接时,由于电池正负极两端高压导致出现拉弧效应,此时通过灭弧部至少减弱电弧,使得电池盖板组件中断开的两个结构件之间气体不易被高压击穿,避免出现电池起火、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914874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508680.1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该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电极端子、电流中断结构和散热部,电极端子设置在盖板上,并包括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通过电流中断结构电连接,该电流中断结构能够在气体的气压作用下断开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其中,散热部用于对电流中断结构进行散热。当电流中断结构有电流流经时,该散热部能迅速将电流中断装置上的因其自身内阻产生的焦耳热分散到周围,降低该电流中断结构的自身的工作温度,避免电流中断结构上的薄弱的连接位置因高温熔断,进而避免在车辆急加速等工况下电流中断结构流经大电流时使电池误失效。

    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490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076293.4

    申请日:2019-01-26

    Inventor: 王信月 程晗 朱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和汽车,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外壳、盖板、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极芯,所述外壳具有开口,所述盖板封盖所述开口,所述极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以及相对所述盖板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凹腔部,所述第一极柱容纳在所述凹腔部中,所述极芯的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极柱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盖板本体电连接,所述极芯的第二极耳与所述盖板本体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本体的高度相对于凹腔部向外提升,占用了凹腔部也就是极柱附近的空间,增加了电池单元的内部容积,允许极芯具有更大的体积,可以增加电池单元的容量。

    电池的负极柱、电池的盖板组件、电池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22410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174443.0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的负极柱、电池的盖板组件、电池和电动汽车,所述负极柱包括:上极柱,所述上极柱的材质为铜合金,且所述铜合金的铜含量为w,满足:95%≤w≤99%,所述上极柱设有用于与电池的连接片相连的连接螺纹;下极柱,所述下极柱的材质中铜含量不低于99.9%,所述上极柱的下端与所述下极柱的上端相连。本发明的电池的负极柱,负极柱的上极柱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可与电池的连接片稳定地连接固定,负极柱的下极柱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得负极柱可同时满足较高的连接强度和稳定的电化学性能的使用需求,极大的提升电池的实用性。

    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7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0475762.5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外壳(3)、盖板(4)和极芯,所述极芯的第一扩容端(12)设置有冷却结构适配区(121)和第一扩容区(122),所述第一扩容区(122)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外壳扩容腔(31)中,所述冷却结构适配区(121)相对于第一扩容区(122)凹陷而形成冷却结构安装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极芯主体的一些表面中,分别设置对应于外部冷却结构的冷却结构适配区和相对于冷却结构适配区凸出的扩容区,相应地在外壳上设置容纳扩容区的外壳扩容腔,从而在外部冷却结构附近的有限空间内增加极芯主体的体积,提高了电池容量。

    电池盖板组件、动力电池、电池模组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7363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1031173.9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动力电池、电池模组和汽车。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极柱和引出件。极柱用于与动力电池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穿过盖板并从盖板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引出件固定在盖板上并且与极柱电连接,用于连接至电池模组的模组连接片以在极柱与模组连接片之间实现电连接。根据本发明,模组连接片在受到冲击时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可以通过引出件直接传递至盖板,避免应力和应变全部集中在极柱上而造成极柱的密封失效甚至极柱脱落的风险。此外,还可以摆脱极柱材料对模组连接片的选材限制,可以选用导电性能更好的材料制作模组连接片,有利于在不增加模组连接片占用空间的前提下提高电池模组的功率以及快速充电的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