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10356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283507.3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的过滤罐配置结构,在空气滤清器配置在由多个车架包围的区域内且过滤罐和止回阀配置在该空气滤清器周边时,可以抑制过滤罐及止回阀的配置对空气滤清器的形状、容量等的制约,可提高空气滤清器的设计自由度。过滤罐(55)配置在燃料箱(10)的下方,在过滤罐(55)的下方配置着使气缸头(27)与空气滤清器(45)连通的进气通路(K),净化管(64)通过止回阀(66)与上述进气通路(K)连接,止回阀(66)配置在过滤罐(55)的下方、上述进气通路(K)的上方且空气滤清器(45)的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398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110247496.9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在具有后罩的骑乘式车辆的后部结构中简便地进行组装作业的结构。在机动两轮车(10)的后部具有设在车身架(20)上的后挡泥板(46),和安装在该后挡泥板(46)上的后罩(48L、48R)。后挡泥板(46)具有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56)。后罩(48L、48R)具有能与突出部(56)嵌合的开口部(58)。将后罩(48L、48R)支撑在后挡泥板(46)上。在后罩(48L、48R)的上方设置扶手杆(51),用该扶手杆(51)压住嵌合部(66)。开口部(58)与突出部(56)嵌合的嵌合部(66)具有弹性部件(61)。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401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249804.1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护罩安装在燃料箱的场合能够提高与紧固相关的作业性的机动二轮车。机动二轮车(10)具有覆盖该燃料箱(31)的侧壁的一部分的护罩(51)。安装护罩(51)的护罩安装部(63)由从燃料箱(31)延伸的箱撑条(71)、在该箱撑条(71)上以能够自由装拆的方式设置的ㄈ字形构件(72)、焊接在该ㄈ字形构件(72)的一侧的面上并且碰到护罩(51)的套筒(75)、焊接在ㄈ字形构件(72)的相反侧的面上的焊接螺母(76)、以及连接构件(77)构成,该连接构件(77)贯通这些焊接螺母(76)及套筒(75),将护罩(51)连接在箱撑条(71)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66189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980124011.8
申请日:2009-06-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10),其具备:发动机(50),其支承于车架(11);头管(12),其构成车架(11)的一部分,并将前轮(FW)支承为转向自如;下行管(17),其构成所述车架(11)的一部分,从所述头管(12)通过所述发动机(50)的气缸体(53)的前方而向下方延伸;油冷却器(70),其安装于所述下行管(17),对在所述发动机(53)内循环的油进行冷却,其中,在车辆侧视观察下,所述油冷却器(70)配置在所述下行管(17)与所述气缸体(53)及所述发动机(50)的气缸盖(54)的至少一方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401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49804.1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护罩安装在燃料箱的场合能够提高与紧固相关的作业性的机动二轮车。机动二轮车(10)具有覆盖该燃料箱(31)的侧壁的一部分的护罩(51)。安装护罩(51)的护罩安装部(63)由从燃料箱(31)延伸的箱撑条(71)、在该箱撑条(71)上以能够自由装拆的方式设置的ㄈ字形构件(72)、焊接在该ㄈ字形构件(72)的一侧的面上并且碰到护罩(51)的套筒(75)、焊接在ㄈ字形构件(72)的相反侧的面上的焊接螺母(76)、以及连接构件(77)构成,该连接构件(77)贯通这些焊接螺母(76)及套筒(75),将护罩(51)连接在箱撑条(71)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2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275382.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骑乘式车辆的车体框架构造,能够应用于各种车型。一种骑乘式车辆的车体框架构造,具有:主车架,其包括第一框架部和第二框架部,该第一框架部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该第二框架部从所述第一框架部的后方部向车体下方延伸设置;以及车座轨道,其包括第一轨道部和第二轨道部,该第一轨道部与所述第一框架部接合,并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该第二轨道部与所述第二框架部接合,并向车体后上方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框架部与所述第一轨道部的接合部、所述第二框架部与所述第二轨道部的接合部、所述第一轨道部与所述第二轨道部的接合部中的至少两个接合部具有平面形状,各构件的在各接合部进行接合的平面的大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0461695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80020770.9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具备:内燃机(2);以及侧罩(24、25),其覆盖车辆的侧部,所述侧罩(24、25)具备:行驶风取入口(32),其从车辆前方取入行驶风;行驶风引导通路(39),其将从所述行驶风取入口(32)取入的行驶风向所述内燃机(2)的进气部引导;以及导入空气调整部(41),其在所述行驶风引导通路(39)内的所述进气部侧成为了负压时,相对于所述行驶风取入口(32)另外地向所述行驶风引导通路(39)取入外部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2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017153.1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踏脚台由杆状芯零件和使得芯零件的至少顶端部的下面露出、覆盖芯零件的至少上部的弹性体构成的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中,能减少零件数及组装工时,将弹性体安装在芯零件。弹性体(26)一体地设有覆盖芯零件(25)的靠近基端部的全周的筒状部(26a),及盖部(26b),盖部(26b)形成为下方开放的横截面呈倒U字状,且一方面使得筒状部(26a)的一端下部(26c)面对芯零件(25)的顶端侧,一方面从上方覆盖芯零件(25),与筒状部(26a)连设成一体,芯零件(25)的位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及后部的卡合部(28)与设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盖部(26b)的前部及后部的一对卡定部(27)卡合,弹性体(26)安装在芯零件(25),使得弹性体(26)沿芯零件(25)的纵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44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69763.0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0
Abstract: 机动二轮车的前挡泥板由上挡泥板和下挡泥板构成,该上挡泥板能够相对于前轮接近、离开,该下挡泥板以在前叉的后方从上方覆盖前轮的方式配置在比上挡泥板靠下方的位置,且相对于前轮的上下方向相对位置固定,在该机动二轮车中,上挡泥板(46)形成为,在俯视下以使其后部与所述下挡泥板(47)的前部重叠的方式跨所述前叉(11)的前后而延伸,且乘客乘车时的所述上挡泥板(46)的后端下缘(46b)位于比所述下挡泥板(47)的前端上缘(47c)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通过上挡泥板及下挡泥板的相互的功能,减少泥、水向乘客侧的飞散。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233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17153.1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踏脚台由杆状芯零件和使得芯零件的至少顶端部的下面露出、覆盖芯零件的至少上部的弹性体构成的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中,能减少零件数及组装工时,将弹性体安装在芯零件。弹性体(26)一体地设有覆盖芯零件(25)的靠近基端部的全周的筒状部(26a),及盖部(26b),盖部(26b)形成为下方开放的横截面呈倒U字状,且一方面使得筒状部(26a)的一端下部(26c)面对芯零件(25)的顶端侧,一方面从上方覆盖芯零件(25),与筒状部(26a)连设成一体,芯零件(25)的位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及后部的卡合部(28)与设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盖部(26b)的前部及后部的一对卡定部(27)卡合,弹性体(26)安装在芯零件(25),使得弹性体(26)沿芯零件(25)的纵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