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识别多级缓冲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7579731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512922.7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限位保护构造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级和第二级限位保护构造之间是一段无刚度的滑移区,第一级限位保护构造失效后,第二级限位保护构造需要承载很大的冲击载荷,第二级限位保护构造容易被冲击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地震识别多级缓冲构造,包括顶座和底座,所述顶座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底座在横桥向的两侧布置有至少两级挡块,所述挡块连接于所述顶座上;距离所述底座最近的挡块为一级挡块,所述一级挡块与所述顶座之间连接有剪力销;相邻两级挡块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内容纳有缓冲件;通过在相邻两级挡块之间设置缓冲件,能够减轻对二级挡块的冲击作用,减小对二级挡块的冲击载荷,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

    一种适用于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长效耐磨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16947836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661371.4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长效耐磨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支座板通过锚固组件与桥梁上部结构连接,上支座板与上滑板之间形成滑动副,上滑板为超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材质,上滑板与球冠衬板连接,球冠衬板与球面滑板之间形成滑动副,球面滑板与下支座板连接,下支座板通过锚固组件与桥梁下部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超高性能聚四氟乙烯作为上滑板,具有良好的干磨性能,保证支座的长效、稳定运行;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上滑板的结构,满足不同的场合。

    一种智能支座测力模块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60240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829775.X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座测力装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支座测力元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支座测力模块,包括底盆、弹性体、承压板以及测力组件,底盆上设有盆腔,底盆的侧壁上开设有孔A,孔A与盆腔相连通;测力组件包括测力头和测力传感器,二者相接触,测力头位于孔A内;弹性体设置在盆腔内,承压板位于弹性体的上方,测力头的一端与弹性体的侧面抵接,底盆上设有止退装置,当需要更换测力传感器时,止退装置下移后能够抵接在测力头的圆锥面上,阻止测力头后退。本实用新型可在测力模块受到竖向荷载时在位完成测力传感器的更换,不改变桥梁的受力状态,且更换简单方便,更换后不影响测力精度。

    一种安装有安全检测装置的悬挂式桥梁检查车

    公开(公告)号:CN215405584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480284.0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查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安装有安全检测装置的悬挂式桥梁检查车,安装在悬挂式桥梁检查车的横向桁架上;包括安装在横向桁架靠近桥梁底部一侧的信号采集装置、与信号采集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悬挂式桥梁检查车车的行走驱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信号采集装置,有效的对于桥梁底部的障碍物进行识别,并通过将识别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于行走驱动装置启停的控制;从而有效的避免无法对于障碍物识别造成横向桁架与障碍物碰撞或者安装在横移桁架上检车升降平台处于工作状态时直接进行沿顺桥向移动,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一种复合减振盘以及可减振与测力的支座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20566500U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22338530.4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座减振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减振措施没有很好地隔绝梁体的低频振动,对人体和精密设备威胁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减振盘以及可减振与测力的支座模块;其中,复合减振盘包括弹性体,弹性体的顶部设有凹球面板,弹性体的内部设有凹球面加劲板,弹性体上开设有空腔,凹球面板将弹性体的顶部封闭,凹球面加劲板呈中空环状,凹球面板、弹性体、以及凹球面加劲板连接形成整体;可减振与测力的支座模块包括复合减振盘以及下支座板,下支座板上设有盆腔,复合减振盘置于盆腔内,复合减振盘的外径与盆腔的内径相适配,盆腔的环向上开设有测力组件安装孔,测力组件安装孔内用于安装测力组件,测力组件的一端与复合减振盘的外侧相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