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252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78886.6

    申请日:2018-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包括高架桥、待设计道路以及若干条匝道,高架桥预设有第一立交接口、第二立交接口及第三立交接口,待设计道路包括左向地面道路和右向地面道路,匝道包括第一匝道、第二匝道及第三匝道,第二匝道连通在第二立交接口与右向地面道路之间,第二匝道的主体部分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三匝道连通在第三立交接口与左向地面道路之间,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一匝道与第一立交接口连通后与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接合;第二匝道和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位于右向地面道路的一侧且互为同心圆。该发明可实现短距离内大高度差的有效过渡。

    一种UHPC加固桩基及其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8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15716.9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HPC加固桩基及其加固方法,包括:步骤S1:制作圆形钢护筒;步骤S2:将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拼装成圆形钢护筒,将圆形钢护筒静压在桩基外;步骤S3:对桩基与圆形钢护筒之间的区域进行冲洗,使桩基与圆形钢护筒之间形成空腔,桩基露出混凝土骨料;步骤S4:制作圆形钢筋笼,将圆形钢筋笼放置到桩基与圆形钢护筒之间的空腔内;步骤S5:以圆形钢护筒为模板浇筑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将圆形钢护筒设置在桩基外,对桩基与圆形钢护筒之间进行冲洗除泥形成空腔,将圆形钢筋笼放置在空腔内,浇筑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桩基增加的结构截面,具有抗弯剪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施工周期短,加固效果好。

    隧道减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92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80836.9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隧道减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隧道减载结构包括减载箱,所述减载箱设置于隧道顶部;所述减载箱包括箱体及硬质泡沫塑料块,所述箱体具有封闭的空腔,所述硬质泡沫塑料块设置于所述空腔,且所述硬质泡沫塑料块与所述空腔匹配。本申请实施例的减载箱采用硬质泡沫塑料块作为内模,能够解决减载箱的浇筑问题;硬质泡沫塑料块的吸水率小,且硬质泡沫塑料块设置于箱体的封闭空腔内,能够有效防止箱体渗漏充满水后导致隧道顶部荷载较设计荷载显著增加的情况,使得本申请的隧道减载结构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

    公开(公告)号:CN113215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82088.2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主隧道,主隧道设置于地下,主隧道用于连接被障碍物分隔的两侧路网;分流道路,主隧道的两端分别衔接有分流道路;连接匝道,连接匝道连接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所述连接匝道位于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的单侧或双侧,所述连接匝道紧贴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布置,所述连接匝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平行于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主隧道的两端分别衔接了多条分流道路,以实现主隧道的多点进出,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了主隧道的分流功能。主隧道布置在现有道路的地下空间,连接匝道紧贴主隧道或分流道路布置,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征地拆迁成本。

    基于道路高清卡口数据的车辆轨迹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4317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930744.1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道路高清卡口数据的车辆轨迹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道路路网中所有卡口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的卡口数据,形成数据集;根据获取的数据集,提取获得所有车辆按时间顺序经过的卡口和对应经过时间的卡口‑时间序列,形成第一序列集合;根据第一序列集合,截取所有在分析时段内经过待分析道路断面卡口的车辆的序列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子序列,形成第二序列集合;从第二序列集合中筛选出上游卡口子序列集合和下游卡口子序列集合;根据上游卡口子序列集合和下游卡口子序列集合,生成对应的车辆轨迹图。本发明可以真实、客观地了解车辆的来源和去向,使交通规划中,交通预测的基础数据更加完善和真实,可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中。

    一种桥梁沥青路面结构及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303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10376740.3

    申请日:2018-04-25

    Inventor: 曹建新 熊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沥青路面结构及建造方法,结构包括路基和铺设在路基上面的上面层,上面层的纵向方向具有伸缩缝,上面层包括处于下层的沥青混凝土层和沥青混合料层,沥青混合料层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和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层的厚度为1.8~2.3cm。施工时先刨除部分上面层,然后铺设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和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这种建造方法只需刨除路面的上面层约一半的厚度,更加节能环保;刨除厚度变小后,施工时间相对缩短,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也会减少,对现有交通和周边居民的干扰变小;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组合,有利于排水、吸噪,使路面更加安全。此发明用于路面施工领域。

    基于高清卡口数据的毗邻区域交通量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875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03992.8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清卡口数据的毗邻区域交通量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道路路网中所有卡口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的卡口数据,形成数据集;提取获得所有车辆按时间顺序经过的卡口序列;映射获得每辆车的卡口序列中的卡口编号对应的交通区域编号后,获得每辆车辆的原始区域序列;对每辆车辆的原始区域序列进行清洗,获得对应的预处理区域序列;对每辆车辆的预处理区域序列进行校正,获得对应的校正区域序列;统计道路路网中所有毗邻区域的交通量。本发明可以统计获得道路路网中所有毗邻区域的交通量,从而反应毗邻的交通区域之间的连接道路的毗邻区域机动车交互量,可以直观地反应毗邻区域的交通状况,可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行业中。

    一种带扩大头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2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635753.5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扩大头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柔性垫、环管型承载件、圆型承载件、表层连续的固化层以及间隔设置的刚性桩,环管型承载件的一端与刚性桩之间通过柔性垫连接,圆型承载件封堵环管型承载件的另一端,环管型承载件的直径与刚性桩的直径之间的比值在3~6,环管型承载件以及柔性垫均处于固化层,圆型承载件持平固化层,固化层上方设置有填土层,环管型承载件包括环管和至少三片隔片,多片隔片的一端连接环管,另一端相交于环管的中心且将环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三份。本发明的复合地基,通过对桩结构进行优化以增大桩间距、协调刚性桩与桩间土沉降、降低成本,应用于道路软基处理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桩帽脱空。

    一种低填土路段管桩复合地基的软基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016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85088.5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填土路段管桩复合地基的软基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定位环压入地基中;将管桩对应压入定位环中,并穿入地基的持力层中,管桩的上方形成有腔室;将环形空腔中的土体清理至管桩的内腔中,环形空腔和腔室连通形成圆柱形空腔;在管桩的顶部安装限位器,并使限位器连接或抵接于管桩和定位环;在圆柱形空腔中依次填入轻型柔性填充物和散体填充物;在原地面上设置土工格室层。利用定位环和管桩的依次压入即可形成圆柱形空腔,无需开挖表层土即可在管桩的顶部即圆柱形空腔中放置填充组件,从而形成土拱效果,减少路面沉降。此外,管桩的底端可穿入到地基的持力层中,管桩的顶端由定位环和限位器进行约束,从而避免管桩倾斜。

    既有桥梁新增预制护栏的结构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580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16593.2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既有桥梁新增预制护栏的结构和施工方法。既有桥梁新增预制护栏的结构,包括:主梁,主梁内设有若干第一钢筋;底座,底座内设有第一钢板和若干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与第一钢筋和第一钢板连接;护栏,护栏上设有第二钢板和若干第三钢筋,第三钢筋嵌入在护栏内,第二钢板与第三钢筋连接,第二钢板与第一钢板连接,护栏与底座之间设有抗剪键和抗剪槽,抗剪键可嵌入到抗剪槽内。有益效果: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使底座与护栏之间形成连接,且护栏与底座之间通过抗剪键和抗剪槽结构能形成稳固的结构,有利于提高护栏的防撞能力;护栏可通过预制方法得到,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可减少对桥梁交通的干扰。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