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59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5991.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山大学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其施工方法,暗埋隧道段的前端设有扩大套筒,最终管节的后端插设在扩大套筒中,最终管节的前端与沉管段间隔布置,最终管节的前端下方设有沿扩大套筒的轴向延伸的支撑梁,支撑梁的上端与最终管节的底壁抵接;最终管节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相对布置的顶针式位移计,两个顶针式位移计的顶针分别弹性顶压支撑梁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控制系统控制各顶推装置推动最终管节向前运动,且控制系统根据两个顶针式位移计的顶针的压缩量的变化值,调整各顶推装置的伸长速度,从而使得最终管节的前端面与沉管段的后端面平行,避免最终管节向扩大套筒外侧运动时左右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205636467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279938.6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1D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跨度200m以下的Y形分肢的三角形钢桁梁桥,包括一个桁架一以及两个桁架二,桁架一的一端和两个桁架二交汇于一点后构成的桥梁主梁,桁架一和两个桁架二的交汇点为桥梁主梁的桁高最高处,桥梁主梁在空间上整体呈一个三角架,桥梁主梁平面呈Y字形,两个桁架二拼接成Y字形的桥梁主梁中呈V形的主桁架分肢部分,这种桥型整体为一个三脚架造型,平面造型呈Y字形分肢,立面造型呈三角形的钢桁梁改型;这种桥型在保证较大跨越能力的前提下,桥面以下厚度小,整体刚度大,抗风抗震性能好,同时其造型新颖美观可以作为城市地标建筑。
-
公开(公告)号:CN22007971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20867141.8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连续桥梁低矮曲面空心柱墩,包括承台和主墩,所述承台是通过左右双幅分离式设计的,在左右双幅分离式设计的承台上对应设有左右对称的主墩,所述主墩自下而上包括第一段主墩和第二段主墩,所述第二段主墩墩身两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形状为近似椭圆形、近似抛物线形或其他曲率变化连续的形状,所述第二段主墩的墩身顶面低边与第一段主墩的顶部之间为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段主墩的墩身顶面高边与第一段主墩的顶部之间为第二曲面,所述主墩开设有墩身空心腔。该柱墩采用空心曲面结构,可以减小了桥梁的高度和材料使用量,同时提高了整座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516582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803769.2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包括:暗埋段隧道,延伸至岸边,所述暗埋段隧道的端部设有孔径外扩的凹槽;预制管节,所述预制管节的前端设有第一止水结构,所述预制管节的后端伸入所述凹槽内部;沉管管节,位于所述预制管节的前方;顶出机构,用于将所述预制管节由所述凹槽向前顶出,并将所述预制管节和沉管管节之间的第一止水结构压接;第二止水结构,设置于所述预制管节和所述暗埋段隧道之间。沉管管节沉放到位后即可推出预制管节,最终接头采用推出形式实现对接,作业难度低、作业速度快,大大缩短工期;预制管节前端通过第一止水结构与沉管管节连接,右侧通过第二止水结构与暗埋段隧道连接,实现了管节变形、沉降的协调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671080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442464.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1D1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螺旋止水结构,整体式螺旋止水结构包括相邻的第一固接物和第二固接物,两者之间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基准轴;止水结构本体,其包括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均为弹性件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至路面,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均包括一体式的连接部和咬合部,第一止水板的咬合部以及第二止水板的咬合部螺旋弯折并相互咬合,两者在末端处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咬合的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对两个栏杆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并起到止水作用,而且当路面发生形变时,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在随之发生形变同时能够继续起到止水作用,适用于大形变路面的止水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17536643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439644.7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交桥梁双向曲面双肢花瓶墩,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大矩形段、曲线变化段和长宽尺寸均小于大矩形段的小矩形段;其中,所述曲线变化段在立面和侧面上均设有弧形过渡面,以使大矩形段和小矩形段之间的四个面均采用弧形过渡;且所述大矩形段的顶部中间设有一凹槽,所述大矩形段的顶端还设有两组分设于凹槽两侧并用于支撑主梁的支座。本实用新型中的花瓶墩在立面和侧面都采用了曲面变化,不但增加了桥墩的立体感和线条感,而且在保证桥墩顶面有足够的位置放置支座的同时,可减少桥墩下部占用的地面空间,释放城市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9839936U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20724210.X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双螺旋分叉式拱梁组合人行桥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包括双螺旋拱肋、刚性吊杆、系梁、桥面系、分叉式边跨及桥墩;全桥设置两片双螺旋拱肋;系梁与两片双螺旋拱肋连接成整体共同形成拱梁组合的受力结构体系;桥面系位于系梁的顶部,为桥梁提供桥面并直接承受人群活载;分叉式边跨一端与中间跨相连,另一端采用分叉式边跨结构与堤岸连接;桥墩用于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桥墩纵桥向设置于桥下双螺旋拱肋交汇处,采用分叉式Y型桥墩给拱肋布置提供必要的空间;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维空间双螺旋曲线拱肋,具有良好的受力性、优美的景观性、开阔的视野及通航净空、巧妙的接岸设计及施工工艺成熟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9671054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732315.X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04 , E01D19/12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吊装预制的钢混组合小箱梁,包括沿横向桥面平行分布的钢混组合梁,每个钢混组合梁包括预制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预制钢梁包括钢梁底板、对称固定在钢梁底板两侧上方的钢梁腹板、两个钢梁顶板,钢梁顶板的上表面采用栓钉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连接,钢梁顶板的下表面与同一侧的钢梁腹板的上部固定连接;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在沿纵向桥面的两端设有用于成型纵向桥面连续结构的预留槽口,沿横向桥面方向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横向湿接缝结构的拼接缝。本实用新型实现与预制混凝土小箱梁的统一,确保桥梁上部结构的标准化、机械化、工厂化及快速化施工,节省了投资,实现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219450429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442446.4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1D1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咬合止水结构,包括相邻的第一固接物、第二固接物和连接件,两者之间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基准轴;止水结构本体,其包括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均为弹性件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至路面,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均包括一体式的连接部和咬合部,第一止水板的咬合部以及第二止水板的咬合部绕基准轴以同一时针方向螺旋弯折并相互咬合,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咬合的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对两个栏杆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并起到止水作用,而且当路面发生形变时,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在随之发生形变同时能够继续起到止水作用,适用于大形变路面的止水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17537063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0971837.0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山大学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沉管隧道预制式最终接头的顶进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导轨组件,间隔设置于最终接头的下方;每组导轨组件上均滑动安装有至少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组上各安装一个第一顶推装置;各个第一顶推装置的顶推端均设置有限位块,各个限位块分别嵌在最终接头的侧壁中,且位于同一组导轨组件上的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顶推装置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横梁;多个第二顶推装置,各个第二顶推装置的顶推端分别抵在最终接头的端壁,且第二顶推装置的顶推方向与第一顶推装置的顶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现浇混凝土临时支撑梁需要养护以及无法灵活调节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降低施工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