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74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62898.0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G10K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式通道微穿孔吸声装置,包括外壳、外螺旋结构、内螺旋结构和微穿孔板,外螺旋结构包括外圈侧壁和四个螺旋外圈通道,各螺旋外圈通道分别呈螺旋状设置于外壳与外圈侧壁之间,各螺旋外圈通道的下端均设有外圈通道挡板;内螺旋结构包括内圈圆柱和两个螺旋内圈通道,各螺旋内圈通道分别呈螺旋状设置于内圈圆柱与外圈侧壁之间,各螺旋内圈通道的下端均设有内圈通道挡板;微穿孔板设有四个外圈穿孔部和两个内圈穿孔部,各外圈穿孔部分别与各螺旋外圈通道的上端开口一一对应,各内圈穿孔部分别与各螺旋内圈通道的上端开口一一对应。本发明提供的螺旋式通道微穿孔吸声装置,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宽频带低频噪声的吸收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29622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124220.0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林智能作业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远程作业调度控制系统、轨道式移动作业系统和模块化作业系统,轨道式移动作业系统与模块化作业系统连接;轨道式移动作业系统包括轨道和安设在轨道上的移动作业平台;模块化作业系统包括割胶机器人、自动化收胶与运输机器人、自动化滴灌与喷药机器人;远程作业调度控制系统根据轨道式移动作业系统和模块化作业系统反馈的作业信息,进行作业完成记录、作业路线规划以及割胶机器人、自动化收胶与运输机器人、自动化滴灌与喷药机器人作业状态的切换。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割胶、收胶、滴灌和喷药等功能,降低作业模块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27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664265.4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弹簧;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均包括与第一平台铰接的上折叠板、与第二平台铰接的下折叠板、扭簧轴、套在扭簧轴上的扭簧;上折叠板和下折叠板通过扭簧轴相互铰接,扭簧的一端与上折叠板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下折叠板固定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叠组件的扭簧轴和第二折叠组件的扭簧轴固定连接,弹簧的轴线与扭簧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发明扭簧和弹簧分别提供正刚度和负刚度。本发明在较大的位移激励下具备准零刚度隔振特性,同时在超出一定激励位移时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可避免系统失稳。本发明属于机械隔振装置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56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11197191.0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适应驾座的人脸识别方法,步骤为:加载人脸身份特征头像库;创建人脸识别模型,训练已加载的人脸识别库;在摄像头中获取视频图像;用级联分类器检测视频图像中是否包括人脸特征信息;若包含则将人脸部分提取出来,生成人脸图像;将所提取的特征头像进行尺寸归一化,并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利用二维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将人脸图像从空间域变换到频率域,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特征放在人脸识别库中进行比对,若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则输出预测的身份标签,确认乘客身份,启动自适应驾座;否则询问是否录入人脸身份。本发明应用于无人车辅助驾驶系统,配合自适应驾座,能准确、高效、快捷进行人脸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212098261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417470.9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B60B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宽度的折纸式车轮,包括变径轮架、安装在变径轮架上的轮轴;变径轮架包括若干个折叠单元;若干个折叠单元首尾依次相连围成环状;每个折叠单元均具有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第四平面、第五平面、第六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设有第一谷折线并以第一谷折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之间设有第一山折线并以第一山折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平面和第三平面之间设有第二谷折线,第二平面和第四平面之间设有第三谷折线,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以第一谷折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分别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连接。本可变宽度的折纸式车轮可以调节变径轮架的宽度,属于变宽轮和变径轮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7197937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161236.9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霍普金森杆实验装置,包括平台,安装在平台上的多组可调支撑机构,入射杆,透射杆,多级电磁发射机构,填弹机构,吸能机构;可调支撑机构包括底座、第一三维调节仪、轴承;底座安装在平台上,第一三维调节仪安装在底座上,轴承安装在第一三维调节仪上,所有可调支撑机构的轴承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多级电磁发射机构的炮管、入射杆、透射杆依次同轴排布,入射杆和透射杆安装在可调支撑机构的轴承上,入射杆和透射杆之间设有实验试件,用于向炮管装填撞击杆的填弹机构位于炮管入口处,用于吸收透射杆余能的吸能机构安装在平台上。本实验装置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属于霍普金森杆实验装置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6306873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203079.9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B60N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汽车座椅自主记忆系统,本实用新型系统由与上位机连接的图像采集单元以及与下位机连接的编码器测控单元、座椅控制单元和座椅调节机构组成,下位机通过编码器测控单元获取到座椅位置信息并且传送给上位机,图像采集单元采集人脸图像,上位机将人脸图像转换成面纹编码,针对于不存在档案库中的当前面纹编码,将当前面纹编码存储并且与当前座椅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后存储,针对存在档案库中的当前面纹编码,则将当前面纹编码匹配的座椅位置信息发送给下位机;下位机发送座椅控制信号给座椅控制单元,控制座椅调节机构工作调整座椅位置。本实用新型系统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汽车座椅的调整,组成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532322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047057.3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电波和重力加速度感应控制的可对战机器人玩具,包括机器人身体、作战刀作战系统、机器人的行走装置、机器人的炮弹发射装置、机器人受攻击感应接收装置、头戴式控制器、控制电路板、语音播报喇叭、LED灯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脑电波和重力加速度感应控制的可对战机器人玩具具有双方对战模式,可以发射远程炮弹攻击对方,也可通过脑电波控制作战刀进行近距离格斗,并带有语音播报功能,不但控制技术新颖巧妙,同时具有娱乐性和可玩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