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1939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24932.1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杭州微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平台的动力电池安全评估装置,包括:采集器,用于获取目标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在每次充电结束时的运行数据,并对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得到目标数据;处理器,用于利用目标数据确定动力电池的目标电池类型以及动力电池在每次充电过程中的异常运行数据、温度数据和电压数据,并根据目标电池类型、异常运行数据、温度数据和电压数据确定动力电池的安全状况。显然,当利用该安全评估装置评估出动力电池的安全状况时,运营商就可以对目标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由此就可以显著提高运营商在对目标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进行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711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33656.1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技术,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潜力度排序方法。该方法结合业务知识以及当前业务中的数据现状分析,从多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潜力度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向量;采用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潜力度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向量;将权重向量点乘指标向量,得到潜力充电站的评价结果,作为充电站的潜力度排序结果。本发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充电站利用率上升潜力进行排序,为城市公用充电站进行针对性市场化运营工作,提供选站优先度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5116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1324963.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减排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时空分析模型,并利用所述时空分析模型确定出电动汽车在目标节点处产生的电力碳排放强度;其中,所述目标节点用于为所述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基于燃油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确定出所述电动汽车在出行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以得到出行碳减排量;基于所述电力碳排放强度和所述出行碳减排量确定出所述电动汽车的实际二氧化碳减排量。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对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电量生产所产生的电力碳排放强度计算更加精确,结合电动汽车的出行碳减排量,更加合理的确定出电动汽车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使电动汽车更好的参与到电碳市场。
-
公开(公告)号:CN11635339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414313.0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功率调控方法和系统,通过如车联网平台与车辆的智能车载终端再到电池管理系统之间交互,控制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流,能统一调度所有连接了车联网的车辆。由负荷聚合平台将功率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联网平台,再由车联网平台将指令发送给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根据指令改变发送给充电桩的充电需求电压和需求电流,充电桩收到改变后的需求电压和需求电流改变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充电桩的功率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99515.6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30/0202 , H02J3/14 , H02J3/06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能源网下的充电负荷聚合商需求侧响应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充电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激励价格的不确定性,构建日前充电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优化模型,并根据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一约束条件,求解日前充电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优化模型,得到日前最优策略;基于第一目标函数,构建日内充电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优化模型并根据第二目标函数和第二约束条件,求解日内充电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优化模型,得到最大化的充电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收益。本申请通过考虑电动汽车需求侧响应价格的不确定性,可更好地应对各种可能的价格走势,以得到最大化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11954.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96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电池参数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测退役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端电压和负载电流;根据获取的端电压和负载电流构建所述待测退役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确定电池系统状态方程组以及测量方程;对所述电池系统状态方程组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化状态方程;根据所述离散化状态方程以及所述测量方程,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求解所述等效电路模型,确定所述待测退役电池的参数。本申请能够快速跟踪退役电池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42565.5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桩调频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包括: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网的测量频率,根据测量频率和标准频率计算频率变化值,以便于确定电网的频率变化。根据频率变化值确定输出功率变化值,根据输出功率变化值生成控制信号,调节充电桩的输出功率。无需等待电网调度中心的控制指令,可以根据电网频率变化情况实时调节充电桩输出功率。由此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充电桩调频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电网频率波动主动调节充电桩输出功率,使充电桩能够更快速实时地参与电网调频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0033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922080.1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调节方法,该方案中,先与上位机建立连接,在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控制功率指令时,根据控制功率指令将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调节为与控制功率指令相对应的控制功率,其中,控制功率与当前电网的用电功率呈负相关。可见,使用该方法在电网用电紧张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指令减小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在电网电量冗余时,可以通过控制功率指令增大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以调控电力需求,实现电力的高峰转移,实现需求侧响应管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功率调节装置及充电设备,具有与上述功率调节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285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45786.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B60L5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有功功率调节方法,包括:采集充电桩日内当前采集时间段的实时电价,以及充电桩日前同一采集时间段的日前电价;将同一采集时间段内的实时电价减去日前电价,得到采集时间段对应的电价差值;根据电价差值确定对应的功率控制系数;功率控制系数与电价差值成反比;将功率控制系数对应的控制指令下发至充电桩,使充电桩根据控制指令将输出功率控制为实际功率。通过计算两天同一采集时间段的电价差值以致最终控制充电桩的输出,其计算过程简单快捷,具有很高的实时性,且对计算资源要求很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有功功率调节装置、一种充电桩有功功率调节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014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71191.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B25B27/02 , B25B11/02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拼合动力电池电芯的夹具,包括:用于容纳多个电芯单体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为具有敞口结构的箱体,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可移动推板;所述可移动推板外侧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可驱动所述可移动推板朝所述电芯单体的方向移动;所述可移动推板与所述驱动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可移动的压力传感器和压力缓冲件;所述压力缓冲件靠近所述驱动部一方,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竖向支撑板;所述可移动推板、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缓冲件和第一竖向支撑板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滑动设置于自锁导轨上。上述夹具可精准提供所需的压紧力,而且在电芯拼合压紧后可以保持压紧力不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