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0671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10282.3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薄壁构件热旋压精确控温方法,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塑性加工的难变形材料精密热成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钛合金薄壁回转体构件热旋压的温度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钛合金薄壁构件热旋压过程中存在无法达到精确控温的问题。方法:在热旋压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设备对钛合金坯料变形区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红外热成像设备反馈的钛合金坯料变形区实际温度,利用局部加热设备对钛合金坯料变形区的温度进行实时调节,将钛合金坯料变形区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实现钛合金薄壁构件热旋压精确控温,得到钛合金薄壁构件。本发明主要用于钛合金薄壁构件热旋压过程精确控温。
-
公开(公告)号:CN101893532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38976.4
申请日:2010-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02
Abstract: 三维十字型双向拉伸试件。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试件。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十字型试件中心区受力不均、不能实现大变形的问题。本发明由一个十字型拉伸件(1)构成,十字型拉伸件(1)上的四个臂(1-1)中每相邻两个臂的交界处端面上设有凹坑(1-2),四个凹坑(1-2)位于十字型拉伸件(1)的同一侧面上。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试样,以测试板材双向拉伸性能,得到准确的材料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808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09659.1
申请日:2010-10-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2/14
Abstract: 热旋压机独立数控跟随火焰加热装置,它涉及一种热旋压工件加热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现有热旋压生产采用人工手持或固定在旋轮座上进行火焰加热,无法对工件进行精确控温、无法达到公差要求、无法对火焰的加热区域进行柔性控制、工件的温度场不均匀、火焰越界易烧损设备的问题。纵向滑动机构上的壳体通过连接元件与固定座连接,竖向滑动机构上的滑架通过连接元件与纵向滑动机构上的纵向丝母连接,连接板通过连接元件与竖向丝母连接,每个调整机构由支撑柱和调整架组成,调整架固装在支撑柱上,两个调整机构沿固定座的纵向设置,且调整机构上的支撑柱固装在调整平板上,每个调整架上装配有一个烧炬。本发明用于热旋压工件进行精确加热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18794B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71615.2
申请日:2009-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C23/08 , B21C23/01 , B21C31/00 , C21D1/26 , C10M103/00 , C10M103/02
Abstract: 一种γ-TiAl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棒材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方法制备的γ-TiAl合金棒材存在棒材表面开裂、直径粗细不均、棒材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以及当挤压温度高时γ-TiAl合金与坯料发生反应而熔化的问题。方法:一、铸锭加热保温后退火;二、铸锭内切割圆柱体,然后包裹硅酸铝纤维,再置于不锈钢管中部,将两端封接得包套坯料;三、包套坯料经清洗干燥,加热保温后在空气中放置,然后放入玻璃润滑剂预压制的杯子中,再放入模具中挤压得到棒材;四、棒材退火后出炉空冷,即得γ-TiAl合金棒材。本发明中得到的棒材无表面开裂,直径粗细均匀,棒材组织晶粒大小均匀,γ-TiAl合金与包套不会发生反应而熔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5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22422.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动态扭矩测试装置,涉及扭矩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台架、驱动件、第一非接触扭矩传递件、第二非接触扭矩传递件、扭矩传感器、第三非接触扭矩传递件、第四非接触扭矩传递件和负载件,第一非接触扭矩传递件与驱动件固定连接,第二非接触扭矩传递件与第一非接触扭矩传递件非接触连接并接收驱动件传递的动力扭矩;第四非接触扭矩传递件与负载件固定连接以接收负载件的阻力扭矩,第四非接触扭矩传递件用于与第三非接触扭矩传递件非接触连接以将阻力扭矩传递至第三非接触扭矩传递件,扭矩传感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和第二非接触扭矩传递件及第三非接触扭矩传递件连接,结构简单,有效提高扭矩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443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010058.X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轮/旋棒多工具复合边缘约束旋压成形方法,涉及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中心约束的普通旋轮旋压工艺常出现边缘起皱失稳、高精度带法兰构件制造难的问题。本发明将坯料边缘固定于凹模上,驱动凹模并带动坯料一同旋转,旋轮逐道次对坯料进行旋压,完成构件侧壁旋压;将旋轮更换为旋棒,对坯料继续加热,通过旋棒对构件复杂局部凹槽部分进行旋压;旋棒旋压时,以凹槽的顶部和底部为分界线,将旋压过程分为三部分,三部分进给方向均为由高到低。本发明通过旋轮对构件侧壁进行旋压,侧壁旋压完成后,将旋轮更换为旋棒,通过旋棒对构件的凹槽特征进行旋压,整体成形出带有局部凹槽特征的复杂薄壁曲母线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85083.7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滚动接触副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板、丝杠模组、移动支撑板、固定支撑板、扭矩传感器固定板、扭矩传感器本体和联轴器,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均匀设置有支撑型材,支撑型材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支撑板,本发明,测试过程中通过监测扭矩传感器本体检测出的动态力矩可以获得柔性滚动电接触件上的摩擦矩和摩擦力,适用范围广,可以检测柔性滚动接触副,测试过程中可以在线监测摩擦性能、载流性能、预紧力、摩擦力以及温度等多个实验变量,同时无需针对滚环结构的多个对象进行调节、装配和测试,只需调节和测试关键的电接触测试件即可完成测试过程,大大简化了测试结构和测试方法,降低了测试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38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137122.X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轴承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自动化汽车轮毂轴承精密锻造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用于成型带飞边和冲孔连皮的轮毂轴承锻件,本发明通过提出上下模侧壁与锻件产生的粘着力的计算方法从而优化分模面位置和冲孔连皮尺寸,并针对上下模的拔模斜度设计做出了修改。通过上述的优化和修改,获得相对较小的锻件与上模产生的粘着力,从而避免自动化锻造产线中轮毂轴承锻件的粘连上模。
-
公开(公告)号:CN11009088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509031.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成形大型薄壁封底结构的卧式对轮旋压装置,为解决现有的有模旋压设备模具成本高、通用性差和制造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的内外旋轮机构并排安装在卧式旋压机底座上,公用共同的两条纵向导轨。导轨固定在卧式机座上的两块条状垫铁上,两条导轨之间安装有电机和减速器驱动的丝杠。电机、传动系统、减速器安装于旋压机底座一侧,主轴电机通过带轮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轴连接,主轴安装在固定于卧式旋压机底座的主轴箱上。尾顶支撑架固定在卧式机座上,位于内旋轮机构的侧面。支撑架体侧面固定尾顶座体,伸出的尾顶顶尖顶住固定在芯轴上的坯料。本发明用于大型封底构件旋压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09088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509049.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边缘约束的大直径薄壁封底结构对轮旋压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有模旋压设备模具成本高、通用性差和制造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卧式结构,内外旋轮机构的横向滑座安装在导轨上,其位移由两个各自独立控制的液压缸调节;内外旋轮机构的纵向导轨安装在各自的横向滑座上,纵向滑座与纵向导轨相连,由独立的液压缸控制,进而实现旋轮在平面内的复合运动;内外旋轮的角度由齿轮和齿条进行控制。旋压机座上开有固定槽,用于安装转盘固定座;转盘固定座上有圆形开口,用于安装坯料固定转盘,坯料通过螺栓固定在坯料固定转盘上;齿轮箱和电机安装在旋压机底座上转盘固定座一侧。本发明用于大型封底构件旋压成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