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18794B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71615.2
申请日:2009-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C23/08 , B21C23/01 , B21C31/00 , C21D1/26 , C10M103/00 , C10M103/02
Abstract: 一种γ-TiAl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棒材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方法制备的γ-TiAl合金棒材存在棒材表面开裂、直径粗细不均、棒材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以及当挤压温度高时γ-TiAl合金与坯料发生反应而熔化的问题。方法:一、铸锭加热保温后退火;二、铸锭内切割圆柱体,然后包裹硅酸铝纤维,再置于不锈钢管中部,将两端封接得包套坯料;三、包套坯料经清洗干燥,加热保温后在空气中放置,然后放入玻璃润滑剂预压制的杯子中,再放入模具中挤压得到棒材;四、棒材退火后出炉空冷,即得γ-TiAl合金棒材。本发明中得到的棒材无表面开裂,直径粗细均匀,棒材组织晶粒大小均匀,γ-TiAl合金与包套不会发生反应而熔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5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22422.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动态扭矩测试装置,涉及扭矩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台架、驱动件、第一非接触扭矩传递件、第二非接触扭矩传递件、扭矩传感器、第三非接触扭矩传递件、第四非接触扭矩传递件和负载件,第一非接触扭矩传递件与驱动件固定连接,第二非接触扭矩传递件与第一非接触扭矩传递件非接触连接并接收驱动件传递的动力扭矩;第四非接触扭矩传递件与负载件固定连接以接收负载件的阻力扭矩,第四非接触扭矩传递件用于与第三非接触扭矩传递件非接触连接以将阻力扭矩传递至第三非接触扭矩传递件,扭矩传感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和第二非接触扭矩传递件及第三非接触扭矩传递件连接,结构简单,有效提高扭矩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443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010058.X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轮/旋棒多工具复合边缘约束旋压成形方法,涉及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中心约束的普通旋轮旋压工艺常出现边缘起皱失稳、高精度带法兰构件制造难的问题。本发明将坯料边缘固定于凹模上,驱动凹模并带动坯料一同旋转,旋轮逐道次对坯料进行旋压,完成构件侧壁旋压;将旋轮更换为旋棒,对坯料继续加热,通过旋棒对构件复杂局部凹槽部分进行旋压;旋棒旋压时,以凹槽的顶部和底部为分界线,将旋压过程分为三部分,三部分进给方向均为由高到低。本发明通过旋轮对构件侧壁进行旋压,侧壁旋压完成后,将旋轮更换为旋棒,通过旋棒对构件的凹槽特征进行旋压,整体成形出带有局部凹槽特征的复杂薄壁曲母线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85083.7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滚动接触副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板、丝杠模组、移动支撑板、固定支撑板、扭矩传感器固定板、扭矩传感器本体和联轴器,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均匀设置有支撑型材,支撑型材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支撑板,本发明,测试过程中通过监测扭矩传感器本体检测出的动态力矩可以获得柔性滚动电接触件上的摩擦矩和摩擦力,适用范围广,可以检测柔性滚动接触副,测试过程中可以在线监测摩擦性能、载流性能、预紧力、摩擦力以及温度等多个实验变量,同时无需针对滚环结构的多个对象进行调节、装配和测试,只需调节和测试关键的电接触测试件即可完成测试过程,大大简化了测试结构和测试方法,降低了测试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38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137122.X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轴承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自动化汽车轮毂轴承精密锻造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用于成型带飞边和冲孔连皮的轮毂轴承锻件,本发明通过提出上下模侧壁与锻件产生的粘着力的计算方法从而优化分模面位置和冲孔连皮尺寸,并针对上下模的拔模斜度设计做出了修改。通过上述的优化和修改,获得相对较小的锻件与上模产生的粘着力,从而避免自动化锻造产线中轮毂轴承锻件的粘连上模。
-
公开(公告)号:CN11009088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509031.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成形大型薄壁封底结构的卧式对轮旋压装置,为解决现有的有模旋压设备模具成本高、通用性差和制造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的内外旋轮机构并排安装在卧式旋压机底座上,公用共同的两条纵向导轨。导轨固定在卧式机座上的两块条状垫铁上,两条导轨之间安装有电机和减速器驱动的丝杠。电机、传动系统、减速器安装于旋压机底座一侧,主轴电机通过带轮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轴连接,主轴安装在固定于卧式旋压机底座的主轴箱上。尾顶支撑架固定在卧式机座上,位于内旋轮机构的侧面。支撑架体侧面固定尾顶座体,伸出的尾顶顶尖顶住固定在芯轴上的坯料。本发明用于大型封底构件旋压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09088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509049.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边缘约束的大直径薄壁封底结构对轮旋压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有模旋压设备模具成本高、通用性差和制造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卧式结构,内外旋轮机构的横向滑座安装在导轨上,其位移由两个各自独立控制的液压缸调节;内外旋轮机构的纵向导轨安装在各自的横向滑座上,纵向滑座与纵向导轨相连,由独立的液压缸控制,进而实现旋轮在平面内的复合运动;内外旋轮的角度由齿轮和齿条进行控制。旋压机座上开有固定槽,用于安装转盘固定座;转盘固定座上有圆形开口,用于安装坯料固定转盘,坯料通过螺栓固定在坯料固定转盘上;齿轮箱和电机安装在旋压机底座上转盘固定座一侧。本发明用于大型封底构件旋压成形。
-
-
公开(公告)号:CN10957041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1412993.8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J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筋板矩形锻件的精密成形方法,属于模锻技术领域,该精密成形方法包括在铝合金坯料上表面四个边角部分加工出四个凸台,在所述铝合金坯料中间部分加工通孔,得到预制坯;以凸台向下的方式将所述预制坯放入下模模膛内,采用上模和下模进行锻造,得到铝合金筋板矩形锻件;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以斜面过渡到坯料上表面,所述通孔的直径比凹模与通孔对应的约束台的直径大5~10mm。本发明在坯料中间设置通孔并采用反向加载的方式进行锻造,有利于减小成形时的模压力,同时又可避免出现折迭缺陷,降低切削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108139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86445.5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加热的钛基合金材料旋压成形方法,其中首先使用火焰枪对坯料、芯轴和旋轮进行预热,再使用随动感应加热线圈将坯料加热至旋压温度,在旋压过程中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温度进行监测,且使用火焰枪对旋轮后方已旋压区域的坯料进行加热保温。本发明将前端电磁感应热源加热和后端火焰源补热两种加热方式进行复合,且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温度监测,实现了旋压成形过程中的在线加热和精确控温,实施例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钛基合金进行旋压成形,所得旋压件壁厚均匀,无开裂现象,成形质量高,旋压过程中不会出现失稳起皱等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