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76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05148.9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潜航器无线充电抗横滚均匀磁场磁耦合机构,包括:安装于无人潜航器的接驳坞站或充电基座的发射端和安装于无人潜航器表面的接收端,发射端包括平面式弧形螺线管多线圈结构和第一弧形磁芯,平面式弧形螺线管多线圈结构轴向缠绕至第一弧形磁芯上,弧顶侧的平面式弧形螺线管线圈间隙大于弧底;接收端包括平面式弧形螺线管线圈、平面式弧形DD线圈和第二弧形磁芯,平面式弧形DD线圈径向缠绕至第二弧形磁芯上,平面式弧形螺线管线圈轴向缠绕在平面式弧形DD线圈外侧;平面式弧形螺线管多线圈结构分别与平面式弧形螺线管线圈和平面式弧形DD线圈互感。该机构不改变无人潜航器流体力学特性实现一定旋转偏移角度下的横滚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9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25399.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损失机理的退役电池余能快速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容量损失机理诊断模型;获取退役电池恒流充电测试曲线,基于容量损失机理诊断模型,并利用模式搜索非线性优化算法对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容量损失特征;建立SVR模型,利用改进的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对其核函数与惩罚因子进行寻优,得到ALMFO‑SVR余能估计模型;将预设容量损失特征以其对应的余能真值作为估计模型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利用实际电压、电流提取实际容量损失特征,并将实际容量损失特征输入至训练完成后的估计模型中,对退役电池余能的快速估计。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退役电池余能估计精度低且测试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30473.X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F41/0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层线圈的剖面N型绕制方法,属于无线供电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圈绕制方式为两层及两层以上时,线圈在垂直方向垛叠,且由于进出线位置的限制,会占用较大的夹层空间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的线圈绕制方式使得相邻匝间电压应力的最大值较大的问题。首先从最内层或最外层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开始,进行叠层绕制;绕制完第一列后,依次向相邻外匝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叠层绕制下一列,或依次向相邻内匝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叠层绕制下一列;重复绕制直至第N匝线圈绕制完成后,从线圈的最外层或最内层出线,结束线圈绕制;当有N匝线圈排布为m层、每层为n匝时,其绕制次序的一侧单边剖面呈N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8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35346.9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的轻量化正交型螺线管磁耦合机构,该耦合机构包括设置在降落面上的发射端和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接收端,接收端绕制于无人机支架底部横梁上,接收端包括接收端磁芯和绕设在接收端磁芯上的两个接收端线圈,接收端磁芯套在无人机支架底部横梁上,发射端的发射端磁芯的三个发射端凸起的磁柱分别相互平行的设置在发射端磁性底板的两端和中间,每个发射端凸起的磁柱均绕有发射端线圈,两个接收端线圈分别位于三个发射端凸起的磁柱的两个间隙上。解决了接收机构与无人机支架不共型,以及电磁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的正交型螺线管磁耦合机构,以提供无人机无线电能补给解决方案,提高无人机无人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65384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541956.0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中继线圈的多接收端无线电能传输辅助供血装置,该供血装置的外置电源控制外置电源、母线电容、逆变器和能量发射线圈依次连接,中继线圈与能量发射线圈在同一平面内,中继线圈嵌套在能量发射线圈的外部;接收线圈、高压整流桥、DC‑DC转换装置、维持电容和电活性聚合物薄膜依次连接,n个接收线圈接收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发出的核共振传递的能量,能量通过高压整流桥变换为电波传输给DC‑DC转换装置,并经过维持电容滤波后供电给电活性聚合物薄膜。解决了传统人体辅助供血装置体积大、电源外置易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威胁病人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的多接收端的供电方式使得体内可植入多个EAP薄膜并同时工作,达到同时对多处血管进行辅助供血。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7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54780.5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郑晓琼 , 柯艳国 , 朱春波 , 朱金大 , 章海斌 , 江海升 , 朱仲贤 , 王雄奇 , 杜鹏 , 张超 , 杨志宏 , 俞拙非 , 张千帆 , 宋凯 , 别致 , 周少聪 , 唐佳棋 , 骆健 , 武迪 , 温传新 , 吕晓飞 , 左志平 , 于春来 , 姜金海 , 张剑韬
IPC: H02J50/4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线圈切换控制的多逆变源LCC‑S拓扑广域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压源、工频整流单元、若干逆变单元、若干补偿网络、电容CS、接收线圈Ls、副边整流单元、副边DCDC单元、负载电阻RL和若干发射线圈。所述电压源连接工频整流单元,所述工频整流单元连接若干逆变单元,所述若干逆变单元与若干补偿网络和若干发射线圈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Ls互感,接收线圈Ls连接副边整流单元,所述副边整流单元连接副边DCDC单元,所述副边DCDC单元连接负载电阻RL。本发明可以实现在相对于接收线圈尺寸的大范围内,既消除传输效率的低谷,同时简化线圈切换控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9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41930.6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供电植入式辅助供血装置的分段可控阻抗匹配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所述分段可控阻抗匹配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电池、射频源、切换电路、阻抗匹配电路、发射端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所述分段可控阻抗匹配系统具有高效率、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65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41940.X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7 , G02B2027/0138 , G02B2027/0178 , H02J50/12 , H02J5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无线供电的佩戴式眼镜,该供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内置于眼镜线圈框,感光镜片固定于眼镜线圈框的闭合框内,微中继线圈内置于感光镜片;两个摄像头、两个投影器和两个镜腿均分别位于眼镜线圈框的两侧,一个镜腿的尾端装有备用电池,另一个镜腿的尾端装有主控电源、控制器和高频逆变电路,主控电源、控制器、高频逆变电路和发射线圈依次连接;微元接收线圈设置在人造眼球近人造视网膜处。解决了传统的无线供电多采用耳蜗佩戴式的无线供电方法,该方式存在传输距离受限、电池容量有限以及不够美观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为人造眼球远距离提供能量,具有操作简单,可无线供电,增加传输距离、保证电池容量的同时也增强了美观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862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41181.7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接收端植入式无线电能传输人体辅助供血装置,该供血装置的外置电源控制外置电源、母线电容、逆变器和能量发射线圈依次连接;接收线圈、高压整流桥、DC‑DC转换装置、维持电容和电活性聚合物薄膜依次连接,n个接收线圈接收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发出的核共振传递的能量,能量通过高压整流桥变换为电波传输给DC‑DC转换装置,并经过维持电容滤波后供电给电活性聚合物薄膜。解决了传统人体辅助供血装置体积大、电源外置易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威胁病人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的多接收端的供电方式使得体内可植入多个EAP薄膜并同时工作,达到同时对多处血管进行辅助供血,EAP薄膜安装于血管壁外侧,体积小,且内置于人体,避免了细菌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46527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900870.8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多个传感器的异物检测装置,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在有异物进入能量传输介质中时无法快速、精确定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阵列扫描方式,对n个异物检测电路从1至n进行扫描,当第i个异物检测电路的传感器采集到异物信号时,其中1≤i≤n,从1至m扫描第i行的m个检测线圈,当第j个检测线圈安装的传感器采集到异物信号时,其中1≤j≤m,确定异物的位置位于第i行第j个检测线圈的位置。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异物进行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