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6206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26359.8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8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二重优先级选择的协作媒质接入控制协议,该协议将智能电网体系架构分成:家域网(HAN,Home area network)、邻域网(NAN,Neighborhood area network)和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三个层次的网络,该协议是在邻域网范围内;该协议包括:本协议在第一重优先级选择中,源节点根据保存的中继节点信息表选出三个最佳候选中继节点,选取的原则是根据记录的协作速率Rcoop的高低;在第二重优先级选择中首先检测候选中继节点中是否有智能中继SR,若有,择选SR为最终中继节点;若没有,则三个候选节点根据退避原则争取首先发送RTH分组而参与中继,退避时间长短和各自最新的协作速率Rcoop成反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36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73412.6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D的全球汽车智慧感知与统一标识系统,将一种具有全球移动识别能力的、能够唯一性地代表使用载体个性的新型ID结构组成的GID系统应用于车联网领域。该系统通过智能感知包含终端、网络、业务端到端的使用者和使用载体,形成包含车辆使用者和车辆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的多维、多态模式的汽车DNA(V-DNA),并通过V-DNA来描述和标识移动车辆,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等特点,能够解决诸如大量以前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套牌、走私、保险欺诈、定位追踪、溯源、盗窃、伪冒、全天候计费、匿名入侵、4S服务、召回管理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383811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186496.1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017 , G08G1/09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D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该方案以GID终端作为移动速度仪采集车辆速度、运行状态等各种静、动态信息,并结合网络车牌、多种定位技术,依托其泛在网络进行信息快速、安全传输的方法来实现实时路况。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GID的实现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多模多归属多态AP终端,第二部分是网络的组网方式及第三部分云业务平台,进行业务的交换和共享。GID系统终端的多模、多归属特性由其本身所固有的通信制式和桥接模块来实现。在基于GID的智能交通系统中,是运用“端-管-云”(即“通信、传感、计算终端+网络+云计算中心平台”)的模式构建协同的智能交通三层网络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31278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86367.2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管云协同的汽车网络黑匣子系统,该系统具有终端、管道和云端,具体指端、管、云协同的汽车网络黑匣子系统。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云计算、泛在通信及移动互联网等相关技术领域,通过CAN总线及OBD II接口以及运行在车载终端上的智能分析软件,智能感知车辆动态、静态数据;通过泛在通信技术,将车辆黑匣子里智能感知的数据实时传送到网络云端;通过云计算技术,构建车辆网络黑匣子云,将汇聚的海量黑匣子数据进行云存储、计算和分析,并以SaaS的形式,为事故勘察、智能交通、车联网等应用提供软件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302479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79939.1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Mesh网络带宽估计方法,所述方法是一种分布式的信道空闲时间估计机制,通过周期性地分析节点通信状态,进行信道空闲时间的估计,并向其邻居节点广播该可用带宽信息,同时将一跳邻居节点的这些可用带宽信息在两跳邻居节点间相互传送以实现干扰感知;区分对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帧同步有重要影响的载波侦听繁忙状态和信道繁忙状态,考虑发送端和接收端空闲时间的依赖程度,进而准确地估计本地节点的可用带宽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36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73412.6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D的全球汽车智慧感知与统一标识系统,将一种具有全球移动识别能力的、能够唯一性地代表使用载体个性的新型ID结构组成的GID系统应用于车联网领域。该系统通过智能感知包含终端、网络、业务端到端的使用者和使用载体,形成包含车辆使用者和车辆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的多维、多态模式的汽车DNA(V-DNA),并通过V-DNA来描述和标识移动车辆,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等特点,能够解决诸如大量以前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套牌、走私、保险欺诈、定位追踪、溯源、盗窃、伪冒、全天候计费、匿名入侵、4S服务、召回管理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30617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510777878.0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车载网MAC协议的实现方法,方法中车辆节点利用Q学习算法,在VANETs(车载自组织网)环境中通过反复试错与环境不断交互学习,根据VANETs环境给予的反馈信号(即奖赏值),动态地调整竞争窗口(CW),使节点总能以最佳的CW(即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奖赏值最大时所选的CW值)接入信道,最终达到减少数据帧碰撞率和传输时延,提高节点接入信道的公平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67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510293916.5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网络密度的自适应EDCA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现有的IEEE802.11p协议的EDCA机制在传输消息时的动态缺陷,静态的EDCA参数不能很好的适应网络节点快速变化情况下引起的网络性能的急剧下降,且在车辆网络密度过大时,碰撞率显著增大,针对这些缺陷,本发明提出了基于车辆网络密度的自适应EDCA方法,根据不同网络密度对不同优先级业务设置不同的网络阈值,使其能根据网络状态动态调整EDCA参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车辆网络密度的自适应EDCA方法能自动适应不同的网络状态情况,保证了高优先级业务消息的可靠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490251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10291847.4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控制信道同步冲突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多信道传输中,能够缓解控制信道的同步冲突,将控制信道上传输的各类消息进行优先级划分,并对控制信道的传输机制进行明确与改进,能够保证安全消息优先发送,并减少消息传输过程中的碰撞与丢包,有效的缓解了同步冲突;当网络中节点密度过大时,同步冲突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自适应信道负载分散算法,该算法使节点能够根据当前信道负载状况决定是否立即发送消息,信道拥挤情况越严重,获得发送机会的节点数量就越少,则消息之间的碰撞及冲突就会得到相应的缓解,该方法在消息的接收率和平均传输时延方面的性能均有所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408005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326280.5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连通度概率感知的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消息分发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道路处于自由连通状态的前提下,研究了基于车辆速度的多车道连通概率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关注各个路段的连通概率,基于前人的研究分析推导出多车道的道路连通概率。其次,针对单播等端到端的消息分发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连通度概率感知的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消息分发方法(简称CPAM)。该方法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上选择连通度概率高的路段作为数据包转发的路径;微观层次上针对每一路段进行基于邻居信息的多跳广播,快速地将数据包从路段入口传输到路段出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