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485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83620.X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稻瘟病抗性的miRNA的克隆与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mi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明人鉴定并证实了miRNA‑T34可以通过抑制LOC_Os02g39410和LOC_Os01g46500的表达以调节水稻基础免疫反应,从而正向调控稻瘟病抗性。结合利用过表达miRNA技术上调miRNA‑T34,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513005.7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M1/00 , C12Q1/6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通量基因分型的水稻DNA样本的提取方法,涉及生物DNA样本的提取方法,其是通过将96深孔板和96孔PCR板相结合制成双层生长板,利用该双层生长板对水稻种子进行培育,可以一次性提取96组水稻根部DNA样本,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工作量巨大、费时费力、不能高通量提取DNA等缺点;该方法高度可行,适用于自动化;本发明的DNA提取方法也可适用于其他生物样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9768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55218.1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倍体诱导系的水稻双单倍体育种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通过利用水稻三系保持系材料与具有显性红米基因的水稻材料杂交后筛选出携带显性红米基因的红米保持系,并将其经化学定向诱导并筛选出着丝粒基因功能的突变体,将其与水稻三系不育系杂交,获得携带红米基因和着丝粒突变基因的保持系和不育系,根据育种目标配制的杂交F1与红米单倍体诱导不育系杂交后保留无色种皮杂交种子;利用秋水仙素对无色种皮杂交种子进行处理,获得二倍体材料,即形成新品系。该方法可快速纯合基因,克服了传统杂交育种分离世代长的缺点,在水稻育种上得到了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63061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450316.5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千粒重基因tgw6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设计特定的TGW6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定点编辑了调控水稻千粒重的TGW6基因,获得了一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水稻tgw6缺失突变体新种质,分别为Cas‑tgw6‑a、Cas‑tgw6b或Cas‑tgw6c,该类突变体显著影响水稻的千粒重,提高水稻千粒重5%以上。可以用于水稻的高产、稳产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6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510228221.9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37 , G01N30/88 ,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水稻与病原物互作模式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综合应用转录组、蛋白质组及miRNA组研究水稻响应病原物侵染的互作模式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A.别取接种病原物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抗病材料及感病材料的水稻叶片总RNA、Small RNA及总蛋白;B.分别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及miRNA鉴定及其靶基因分析;C.将三种方法鉴定出差异基因、蛋白、miRNA靶基因进行整合、关联以揭示水稻与病原物互作过程中所激活或抑制的抗、感病反应途径,从而可以较为系统的阐明水稻‑稻瘟病菌的互作机制。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快速和有效地筛选到与水稻抗病相关联的候选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55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26950.3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稻米糊化温度调控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应用;所述分子标记由一对外引物SSIIa-O-F、SSIIa-O-R和一对内引物SSIIa-F-GC、SSIIa-R-TT组成,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该标记扩增片段适中、特异性强;利用该标记仅仅通过简单的PCR,可对稻米糊化温度调控基因SSIIa进行基因分型,区分具有不同糊化温度的水稻品种,利用该标记可提高检测SSIIa基因型的效率,实现对水稻稻米糊化温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满足大规模分子育种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8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8656.2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开发,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水稻Pik基因测序的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k基因的功能标记。本发明根据水稻等位基因Pik与pik在编码区第2173碱基的C/T变异(Pita为T,pita为C),设计功能标记Pik-C/T。利用该标记进行两轮PCR扩增,第一轮PCR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ik-C/T-out引物扩增;第二轮PCR以稀释的第一轮PCR扩增产物为模板,利用Pik-C/T-in引物扩增。利用仪器检测第二轮PCR扩增产物DNA熔解温度,通过熔解温度高低区分Pik和pik序列差异,从而判别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8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59098.7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兆华航天育种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突变基因聚合育种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将多种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结合起来,使得选育过程中两者得到兼顾,单个材料聚合的优良性状类型得到大大扩充。本发明中的复合杂交策略为:先将优质底盘亲本与变异亲本杂交获得F1,然后将其两两分组组内复合杂交获得“复合杂交F1”,再将每两个“复合杂交F1”亲本复合杂交获得“二代复合杂交F1”。这种先快速聚合多个优良性状,再加代进行选择的思路,避免了重复回交,能够大大提高聚合育种的效率。本发明还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表型鉴定,从表型、基因组两个水平检测性状是否成功导入底盘材料,故而检测结果更具可靠性和可遗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98502.X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介导的水稻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属于作物育种及遗传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碳量子点CDs负载质粒进行遗传转化,负载效果较好,按需制备,材料成本低。本发明开发的CRISPR/Cas9简化载体pUC19‑C,不含有T‑DNA片段,既可实现对目的基因的有效编辑,又避免质粒T‑DNA片段随机插入水稻基因组、造成不可控的生物安全隐患,为获取生物安全性高的DNA‑free优良水稻品种提供了新的技术体系。本发明开发的遗传转化技术为活体转化法,直接注射水稻幼穗即可实现转化,操作快捷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35773.8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PAO4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发现OsPAO4基因受稻瘟病病菌诱导后表达量增加。该基因受水稻稻瘟病菌的诱导后先下调随后上调表达。可利用本发明构建的基因编辑载体,应用于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本发明有助于更好地了解OsPAO4的作用机制,OsPAO4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稻瘟病菌互作,抗病信号传导通路奠定基础,在育种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