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196114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1779647.3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层级折纸状汽车碰撞吸能结构,其包括若干吸能层和折纸状诱导管,所述折纸状诱导管是将金属片通过三浦折叠法制成的呈Z字回折的金属管;相邻的吸能层通过所述折纸状诱导管相互连接;所述若干吸能层包括自上而下且同轴分布的蜂窝吸能层和多孔材料吸能层;所述蜂窝吸能层包括两个第一金属板和填充于所述两个第一金属板之间的具有异形蜂窝结构的金属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吸能层包括两个第二金属板和填充于所述两个第二金属板之间的多孔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安全性;通过采用铝合金、钛金属和多孔金属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吸能性的同时,具有非常轻的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5532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204155.4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手性结构及缓冲吸能结构,混合手性单元具有旋转负泊松比结构,在承载过程中通过韧带将受力传导至节圆上,使得节圆具有旋转的趋势,同时会把韧带卷起,形成压缩截面缩小,拉伸截面增大的负泊松比状态。当韧带变形结束后,节圆与节圆进行挤压,此时进入第二个变形阶段,由于三个混合手性单元分别位于三维坐标中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内,且三个节圆均相交连接共形成六个连接点,使得该混合手性结构在受到撞击时三个节圆不容易错位或变形,整体结构稳定,使得其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较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41717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982139.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碰撞吸能三明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吸能层、吸能内芯和吸能内芯包裹层;所述端部吸能层由钛金属层和铝合金层级波纹管组合而成,铝合金层级波纹管置于两层钛金属层中间;所述吸能内芯包括铝合金圆管和金属泡沫材料,所述金属泡沫材料置于铝合金圆管夹层;所述吸能内芯结构由内芯胞元结构在X轴、Y轴和Z轴,按照正置-倒置-正置的顺序阵列形成,各内芯胞元结构之间通过钎焊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内芯胞元结构包括铝合金圆管和金属泡沫材料,所述金属泡沫材料置于铝合金圆管夹层中。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碰撞吸能盒峰值应力高、低效、质量重、适用面窄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20888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1974606.5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部特殊填充的新型汽车吸能盒装置,包括双层六边形薄壁管和内部填充结构,以及铝泡沫;所述填充结构是通过层叠设置的多片六边形板,以及连接在相邻两片六边形板之间的圆管;相邻两片六边形板之间连接有六个圆管,并且每一层中的六个圆管分别与其上一层和下一层的六个圆管所在的位置交互错开;所述铝泡沫填充在六边形板内部,并且铝泡沫的密度由上之下梯度增加。本实用新型主要克服传统吸能盒初始峰值力高,吸能不稳定、不持续且效率较低等问题,设计出结构简单且整个吸能过程持续、高效率的汽车吸能盒,来有效保障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667307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1234206.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手性填充结构和汽车防撞梁,所述反手性填充结构包括:三个反手性单元,所述反手性单元包括节圆和八个韧带,所述节圆包括均匀间隔布置的四个象限点,每两个韧带界定出一韧带组,四个韧带组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节圆上,韧带组中的两个韧带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节圆延伸并垂直相交,第二端与该节圆相切连接在所述节圆的其中两个象限点上,其中,三个反手性单元的节圆的圆心重合并两两垂直相交连接在所述象限点上。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同时具有轻质、高抗压强度和良好的吸能效果,有利于提高缓冲作用的反手性填充结构和填充该反手性填充结构的汽车防撞梁。
-
公开(公告)号:CN210851579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460525.8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应用于汽车碰撞吸能盒上的三明治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层复合板、复合夹层和底层复合板;其中,上层复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纤维布和钛金属板;复合夹层包括葫芦管薄壁结构和花环式蜂窝结构;底层复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钛金属板和多孔金属材料。上述的三明治结构克服了传统碰撞吸能结构峰值应力高、低效、质量重等问题,能够设计出低峰值应力、高效、轻质的汽车碰撞吸能结构,达到安全、轻质、环保的汽车发展目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