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466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29876.7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测试金属材料燃烧行为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试样:(2)添加引燃物:(3)安装试样和防飞溅装置;(4)抽真空,真空度0MPa至‐1MPa;(5)加热:温度达100℃—1000℃;(6)充入气体至要求压力1MPa—80MPa;(7)压力调节:(8)点燃引燃物,引燃试样:(9)通过摄像机记录整个燃烧过程,测温装置记录燃烧试样温度变化,测压装置记录系统内压力变化;(10)抽真空:(11)取出试样。所述系统包括试样夹,所述试样夹的外围设置防飞溅装置,所述试样夹底部设置点燃装置,所述试样夹处于加热装置和气体流通装置的环境中,所述气体流通装置与外部充气装置连接,以及冷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90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29025.2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5/00 , G01N17/006 ,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铁材料自燃测试和富氧侵蚀的分析方法,属于钢铁材料性能检测分析领域。在进行自燃试验时,将试样加工成一端削尖的棒材,固定在气氛炉中,加热至700‑900℃,打开氧气阀,通过红外探测仪示数突变,确定试样在该温度下自燃的氧压门槛值;在富氧侵蚀试验时,将试样加工成方片,将试样放在小石英舟中,外面在套一层套管,然后放在气氛炉内,测试试样不同温度和氧压下的重量变化,并对氧化层进行形貌和成分分析。该自燃测试不加引燃物,避免了引燃物对燃烧性能的影响;高温富氧侵蚀实验能够更为真实地反应出用钢铁材料制备的工件在服役期的氧侵蚀情况,这对于工件的破坏分析和寿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03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69214.5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一种铝合金板材异步轧制过程中翘曲预报和优化的方法,可实现异步轧制板材翘曲的显著降低或完全消除,且无需对现有轧机进行特殊改造,只需调节轧制参数(如板材厚度、轧制道次压下量、异速比等),便可控制异步轧制过程中板材翘曲程度并给出翘曲。本发明的优点:基于仿真模拟异步轧制过程,并结合实际轧制实验进行铝合金板材异步轧制无翘曲工艺的分析,可获知实际工况条件下异步轧制板材的翘曲方向,预先判定异步轧制板材运行状态,为实际工艺调整提供可视化方案;基于仿真模拟预先获取使异步轧板零翘曲的轧制工艺参数(如道次压下量),可明显提高板型质量、避免改造轧制设备或加装强制矫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837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010043.7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F1/053
Abstract: 一种提高7xxx系铝合金薄板材成形性能和强度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一定角度的交叉轧制工艺,有效调控合金板材的组织和织构,显著降低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通过对固溶淬火态合金板材进行一定的预时效处理,不仅能够使得合金板材强度保持较低水平,自然时效恶化效应得到有效抑制,还能够使得合金板材具有优异的冲压成形性能。此外,对预时效态合金板材进行一定的预变形,能够充分利用均匀和非均匀形核,使得最终获得的峰时效态合金板材不仅强度获得大幅度提高,而且晶界连续沉淀得到抑制也有利于抗腐蚀性能的提高。本发明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结构件用中高强7xxx系铝合金薄板材的制造,特别是对于冲压成性能和强度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64940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54689.3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4 , B32B15/16 , B32B37/02 , B32B37/06 , B32B37/15 , B32B38/0012 , B32B38/162 , B32B2038/0016 , B32B2307/54 , B32B2307/542 , B32B2307/5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结构镁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两个层状组元,各层之间通过镶嵌铸造冶金结合在一起,过渡层为由至少3种不同结构的亚层构成,条状析出物分散层,无析出层和颗粒状析出物分散层。本发明的复合结构镁合金板,使用高强稀土镁合金作为中间层整体承力,使用塑性更好的常规镁合金作为包覆材料提高复合材料整体的塑形,可以克服常规镁合金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存在的强度等劣势,而充分利用稀土镁合金的力学等性能优势,在满足结构材料轻质高强需求的同时相比全部采用稀土镁合金大幅节约成本。本发明的复合结构镁合金板可以广泛应用于轻量化结构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25943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464865.3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钛/铝固液复合界面塑韧性的铸造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工程领域。其方法为钛合金插入铝合金熔体制备钛铝复合铸件,步骤如下:(1)将钛合金进行机加工得到需求的材料样式;(2)对预制的钛合金表面进行化学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物;(3)熔炼铝合金直至其完全熔融;(4)向熔融铝熔体中浸入钛合金,浸入时温度保持在750~860℃,保温10~240s;(5)炉冷至710~790℃后继续保温5min~4h,之后温度调节至670~750℃继续保温5min~3h,后空冷或油淬至室温。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钛铝复合材料,可充分发挥钛合金比刚度和比强度高、抗腐蚀、抗疲劳、耐蠕变、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同时弥补其导热性差、信号干扰能力薄弱、抗剪性能不高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306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300924.9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改善高强铝合金变形能力和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板材依次进行固溶-淬火或退火处理、低温预冷却、轧制变形及再结晶-时效处理。其中低温预冷却是在-196℃至-50℃的冷却介质中对板材进行低温或超低温冷却处理并使其温度与冷却介质相当;轧制时可对轧辊进行预冷却,道次压下量可为5-30%,总变形量可达90%以上。通过该方法所加工合金板材的再结晶和时效处理的温度、时间均较常规处理工艺明显降低和减少,并显著改善高强铝合金及其他系列铝合金的轧制变形能力和强度。同时现有工业生产用二辊或四辊轧机均可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合金加工处理方法中,在提高合金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53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64019.X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l-Mg合金及其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及其制备领域。合金具有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的组成成分:Mg:5.2~7.2,Cu:0~0.2,Mn:0.1~0.4,Cr:0~0.1,Ti:0~0.15,Fe:0~0.4,Si:0~0.4,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浇铸、均匀化退火、热轧、冷轧、以及再结晶退火的方法获得该合金板材。该产品与传统的AA5182合金相比在保持合金成形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可作为汽车车身用板。
-
公开(公告)号:CN10376956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29533.2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铝固液复合铸造成型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工程领域。所述方法为固体钛合金置于铝合金熔体制备铝包钛铸件,实验室制备工艺的实施步骤如下:(1)加工制得直径3~30mm的钛合金棒材,经车削打磨得到理想的表面粗糙度;(2)对预制的钛棒表面进行化学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物;(3)采用井式电阻炉在刚玉坩埚中熔炼铝熔体;(4)在熔体中插入先前处理好的钛棒,铝熔体温度为670~840℃;(5)在井式炉中保温5min~15h后,取出空冷至室温。本发明通过固液复合铸造的方法实现纯钛和纯铝、钛合金和纯铝以及钛合金和铝合金的冶金结合,所得复合铸件集钛合金和铝合金二者轻质耐腐的特点,兼具钛合金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铝合金的易传热、导电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444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93503.6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电耐热铝合金导线及其制备方法,铝合金导线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Zr:0.1~0.3%,Y:0.02~0.2%,Sc:0.01~0.15%,其余是Al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所含“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的总量不超过0.15%。该铝合金导线由铝锭熔化、“硼化”处理、精炼、合金化、二次精炼、直接水冷连铸、退火、拉拔和稳定化处理等工序制造而成。本发明通过“硼化”处理和二次精炼严格控制铝锭的杂质含量,保证铝合金圆杆的导电性能,通过铝合金单线的稳定化处理,进一步改善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导电性能、调整其强韧性和绞合性能,使得制造出来的铝合金导线具有高导电性和耐热性,满足了行业对铝合金导线的性能要求,尤其适于制作成高导电性耐热电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