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62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1127641.8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气动弹性试验模型和设计方法,通过采用将本体按照结构和材料变化之处分段,然后模型根据本体的分段,采用分段变截面的主梁来模拟本体的刚度,采用蒙皮来模拟本体的外形,从而在按照本体详细的结构的基础上,对本体进行模型的制作。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模型制作不能对本体复杂结构进行模拟,和现有仿真的方案模型制作复杂的问题,实现了静气动弹性试验模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5536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216032.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FD方法的弹性气动数据精确获取方法,方法包括:1、建立飞行器的风洞模型和真实模型;2、针对风洞模型和真实模型开展气动弹性性能评估,当判定基于风洞模型和真实模型的弹性气动数据均需要修正时,则进入步骤3;3、进行第一次弹性修正:利用风洞试验测量得到风洞模型的气动力系数;采用CFD方法计算风洞模型变形前后的气动力系数变化量;将风洞变形数据与气动力系数变化量相减,得到第一气动数据;4、进行第二次弹性修正:采用CFD方法计算真实模型变形前后的气动力系数变化量,并与第一气动数据叠加即得。本发明建立了两步走的弹性气动数据精确修正方法,得到的飞行弹性气动数据的精度得以大幅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1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037086.X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变后缘弯度翼面,属于飞行器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面积使用整块的柔性蒙皮,造成承载能力差,不适于高速或者高动压的飞行状态的问题。该翼面包括:翼肋、N对旋转关节、桁条、SMA丝、加热模块和金属蒙皮;两个后缘翼肋上对称设置所述N对旋转关节,所述N对旋转关节将后缘翼面划分为N+1个部分,每个翼面部分上均设置金属蒙皮;各翼面部分对应的各对旋转关节之间安装所述桁条;所述桁条上均设置有SMA丝,所述SMA丝一端固定在前缘主梁上,另一端与加热模块固定相连,SMA丝中间部分与桁条连接,通过SMA丝带动桁条运动,桁条带动两侧的旋转关节转动,进而带动各翼面部分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44600.5
申请日:2022-12-04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有限元模型质量分配方法,包括一、根据分配前的质量数据和分配后的质量数据获取分配后的质量二、将分配后的质量分成两组,正质量和负质量分别记录其位置信息;三、依据正负质量节点求解新的Caa和Aab,同样依据公式将质量分配到step4中正质量节点上,分配后的负质量记录为四、采用公式获取剔除质量点后新的质量阵;五、重复二~四,直到中的质量无负质量。本发明可显著提高质量分配效率和降低有限元模型复杂程度,提高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精度,便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23185.3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静动气动弹性分析的建模方法,包括:建立飞行器的三维有限元刚度模型;对飞行器进行几何建模以获取飞行器质量结构模型,输出各个飞行器质量结构模型段的质量质心数据;将多个飞行器质量结构模型段的质量质心数据与飞行器三维有限元刚度模型的承力单元节点相匹配,将飞行器质量结构模型与三维有限元刚度模型进行组合连接以获取飞行器气动弹性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取飞行器气动弹性有限元模型的质量质心数据,将飞行器气动弹性有限元模型的质量质心数据与实际飞行器的质量质心相比对。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动弹性有限元模型后续进行模型修正时刚度和质量相互耦合导致仿真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522952.1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智能选择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插值方法存在的准确性差、数据传递精度低、插值效率低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等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流场CFD网格和结构有限元网格;S2,通过设定的智能匹配判断准则将所有结构有限元网格节点按照顺序编号的各流场物面进行智能匹配分组;S3,对匹配分组后的结构有限元网格节点进行训练,获得结构特征点集{QFEM},并建立{QFEM}和对应流场物面节点的数据传递关系{TFC};S4,获得流场气动力;S5,插值气动力、计算弹性变形,变形插值到CFD网格;S6,针对变形后的流场网格开展CFD网格的流场计算;S7,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满足静气动弹性收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16073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212431.7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耦合弹性模态非定常气动力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包括天平、位移元件、应变测量单元和加速度测量单元组成,位移元件采用弹性梁设计方法,用来记录模型振动时的位置信息,位移元件为空心圆柱形,一端为圆环状的天平连接圈,用以与天平的等直段固连,另一端为切线挖槽的卸载固定端,中间段为弹性梁,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弹性梁片组成,应变测量单元粘贴在弹性梁上,加速度测量单元安装在试验件上,对试验件进行风洞试验,获得天平施加给试验件的受力、位移和加速度信息;建立试验件的动力学模型,获得非定常气动力的计算公式,并计算试验件的气动力。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精确的测量试验件受到的非定常气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287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212456.7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飞行器稳定性分析方法,依据飞行器的外形建立空间网格,并对飞行器的选定状态进行定常流场计算,得到气动力系数和系数矩阵;获得飞行器的模态频率和振型;计算流场物面的振型;根据飞行器的结构特征设计模态训练信号;得到飞行器的弹性振动表达公式;得到各模态的广义气动力模型;得到离散空间内的气动力状态方程;提取出不同减缩频率的广义气动力模型;得到气动/结构/控制耦合的闭环系统运行方程;将闭环系统运行方程转换为传递函数,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从而对飞行器稳定性进行分析。本发明的方法将飞行器的弹性变形进入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中,提高了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60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225428.9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频振动非定常气动力产生装置,该高频振动非定常气动力产生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动力组件、偏心单元和模型安装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风洞连接件,用于将高频振动非定常气动力产生装置与风洞连接,动力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动力,偏心单元与动力组件连接,偏心单元用于将动力组件的转动运动转化为简谐运动,模型安装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模型安装组件与偏心单元连接,模型安装组件用于安装试验模型,模型安装组件在偏心单元的驱动下带动试验模型进行简谐运动。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非定常气动力试验中无法产生形式明确且可以控制振动的频率和幅值的简谐振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6073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212431.7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耦合弹性模态非定常气动力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包括天平、位移元件、应变测量单元和加速度测量单元组成,位移元件采用弹性梁设计方法,用来记录模型振动时的位置信息,位移元件为空心圆柱形,一端为圆环状的天平连接圈,用以与天平的等直段固连,另一端为切线挖槽的卸载固定端,中间段为弹性梁,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弹性梁片组成,应变测量单元粘贴在弹性梁上,加速度测量单元安装在试验件上,对试验件进行风洞试验,获得天平施加给试验件的受力、位移和加速度信息;建立试验件的动力学模型,获得非定常气动力的计算公式,并计算试验件的气动力。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精确的测量试验件受到的非定常气动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