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4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45409.3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超声靶向的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超声响应型的脂质纳米颗粒包括:聚乙二醇脂质、可电离的阳离子脂质、类固醇;聚乙二醇脂质、可电离的阳离子脂质、类固醇的摩尔比为5‑20:5‑90:5‑80,所述脂质纳米颗粒装载有核酸。本发明提供的脂质纳米颗粒可以将核酸药物在超声引导下对肝外组织进行靶向递送,并实现特异性表达,而在肝脏、脾脏中则几乎不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21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921159.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小酞菁共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作为声敏剂的应用。该纳米粒子的水合粒径小于10纳米,具有表面亲水、内部疏水的介孔壳层,其组成包括酞菁络合物和介孔二氧化硅骨架网络,在介孔壳层表面具有特定肿瘤靶向配体和聚乙二醇修饰。该纳米粒子可以在聚焦超声作用下,通过无机声敏剂介孔二氧化硅的空化作用增加有机声敏剂酞菁对超声能量的吸收和声动力反应转化效率,同时,可以实现在肿瘤部位的高效富集,且主要通过肾代谢排出体外。通过优化并设置合适的超声参数,以及作为负载小分子药物的载体等,能够实现光/声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36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24245.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自由度诊疗探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主支架、上旋转装置、下旋转装置、配电箱、探头推缸装置和治疗探头,主支架与下旋转部分铰接,下旋转部分与上旋转部分铰接,在上旋转装置、下旋转装置和探头推缸装置中分别设置三个电机,利用第一电机实现上旋转装置与下旋转装置沿X轴小角度转动,通过第二电机实现下旋转装置与主支架沿Y轴小角度转动,通过第三电机实现探头推缸装置绕Z轴转动和移动。采用本发明能够衔接超声等诊疗探头且具有高精度四自由度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59952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967756.3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卟啉脂质‑全氟化碳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制备的纳米制剂为核壳结构,包括外壳的卟啉脂质体膜层和内核的全氟化碳,可以作为光敏剂或声敏剂药物和氧气递送系统,向肿瘤同步递送光敏剂/声敏剂药物和氧气,在激光或超声辐照下,显著增强光动力治疗/声动力治疗效果,并改善肿瘤的乏氧微环境,有效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该体系将光敏剂/声敏剂药物共价连接在脂质分子中,并通过强疏水作用力包载全氟化碳,具有高稳定性、高载药量、高携氧量、不易泄漏等特点,在肿瘤诊疗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06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59121.5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两性离子化荧光探针,本发明的荧光探针的核心发光基团是一个苯氧桥连接的中心为刚性环结构的七甲川链,七甲川链两端为两个磺酸吲哚基团,与吲哚基团相连的是两条聚乙二醇链,肿瘤靶向配体通过一个聚乙二醇链和一个碱性氨基酸连接基与发光基团相连,本发明的探针可以和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多肽、小分子、抗体相连,从而实现肿瘤靶向的近红外荧光成像。由于本发明的探针合成方法简单,荧光量子产量高,非特异性荧光信号低,肿瘤成像的信噪比高,因此具有很好的成药性,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和临床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06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058028.9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生物体内炎症反应的生物发光/超声双模态显影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显影剂有效地结合了生物发光成像的高灵敏度、低背景的优势以及超声成像成像深度大、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通过构建荧光能量转移体系,实现了对深层炎症反应的灵敏检测。这种显影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材料安全性高,在动物实验科学研究、临床上炎症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20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31052.X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超声/荧光双模态成像及光热/光动力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泡,涉及这类多功能微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用途。集超声/荧光双模态成像及光热/光动力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膜成份包括用于光热治疗的近红外染料、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含光敏剂功能基团的脂质以及常规磷脂,光热和光敏药物的比例各根据需要进行调控,载药量大大提高。在超声作用下,该多功能微泡可在肿瘤部位实现定点靶向爆破转变为纳米粒子,极大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及摄取,有效改善了光热/光动力联合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3600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10917095.8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4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季戊四醇酯的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超声造影剂的包膜材料至少包含一种季戊四醇酯。本发明超声造影剂包膜还可以包含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和磷脂类化合物等组分,通过向包膜中填充气体或填充液体形成微泡结构的超声造影剂。本超声造影剂的制备采用声振空化法,其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所制备的超声造影剂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声学响应能力、显影的有效时间长、成本低廉及适合工业化生产等很多优点,并可用作药物和基因载体,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8377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310109639.9
申请日:2013-04-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的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涉及这类造影剂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作为肿瘤引流淋巴结示踪方面的用途。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其特点是将亲淋巴结特异性配体和波长较长(750‑900nm)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组装到超声造影剂中,使造影剂能够选择性结合于肿瘤相关淋巴结,从而使淋巴结组织得到特异性的“标记”。其不仅实现了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显像,并且取长补短,提供了一种深浅兼顾的示踪肿瘤引流淋巴结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9624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310119420.7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一种新用途,将其用作光声成像的造影剂。该类材料包括实心、介孔和中空结构,在波长为500‑1300nm的近红外区域具有强吸收,是一种高效的近红外光热剂。使用普鲁士蓝纳米粒子作为光声成像的造影剂,其能有效增加近红外激光对组织的穿透深度,具有显著的造影增强效果。此外,普鲁士蓝是一种临床药物,具有很好的体内生物安全性,其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成本低,将其用于光声成像造影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