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9098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80075508.1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61 , G01R31/365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425 , H01M10/48 , H01M2010/4278 , H01M2220/20 , H02J7/005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精度良好地推定活性物质内的锂浓度分布。一种电池系统,具有使用了二相共存型的正极活性物质(141b)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和使用被设定了边界条件的扩散方程式来算出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活性物质(141b、142b)内的锂浓度分布的控制器(300)。控制器根据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到目前为止的充放电状态的历史记录数据来修正在扩散方程式中使用的扩散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931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80018657.5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10/0525 ,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34 , G01R31/3679 , H01M10/0525 , H01M10/48 , H01M10/482 , Y02E60/122
Abstract: 一种劣化确定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其测量指示开路电压的变化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变化的关系的开路电压特性;以及确定单元,其使用用于识别与测量的开路电压特性基本上一致的开路电压特性的参数来确定由磨损和锂析出引起的劣化状态。所述参数包括单电极容量保持率和电池容量变化量,所述单电极容量保持率通过表达式(Ι)和(II)表达:(Ι)正电极容量保持率=劣化后的正电极容量/初始正电极容量,以及(II)负电极容量保持率=劣化后的负电极容量/初始负电极容量,并且所述电池容量变化量通过表达式(III)表达:(III)电池容量变化量=劣化后的负电极容量×负电极组成轴相对于正电极组成轴的偏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97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080024318.3
申请日:2010-06-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1 , B60L11/12 , B60L11/1816 , B60L11/1862 , G01R31/3624 , G01R31/3651 , G01R31/3658 , H02J7/0021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55 , Y02T10/7072 , Y02T10/7077 , Y02T90/14
Abstract: 一种控制装置(30)在电池(B)的充电状态(SOC)的推定值处在第二区域内的期间超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通过暂时地改变电池(B)的SOC以使得电池(B)的SOC处在第一区域内而通过第一推定方法来推定所述SOC。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71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80029532.8
申请日:2010-07-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24 , B60L1/003 , B60L3/003 , B60L3/0038 , B60L3/0046 , B60L3/0069 , B60L3/12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16 , B60L11/1855 , B60L11/1857 , B60L11/1861 , B60L11/1868 , B60L2210/10 , B60L2210/40 , B60L2220/14 , B60L2230/12 , B60L2240/545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G01R31/3651 , G01R31/3662 , G01R31/3679 , Y02T10/6217 , Y02T10/7011 , Y02T10/7044 , Y02T10/7066 , Y02T10/7077 , Y02T10/7088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1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1)包含电池(10-1)、用于使用电池(10-1)的电力产生驱动力的电动发电机(32-2)、用于借助外部电源对电池(10-1)充电的充电器(28)、ECU(40)。ECU(40)存储用于电池模型表达式的给定参数。参数根据电池(10-1)的状态变化。在混合动力车(1)行驶期间以及在电池(10-1)用外部电源充电期间,ECU(40)收集与电池(10-1)的状态有关的数据,基于该数据对参数进行校正,并计算电池(10-1)的充电率(SOC)的值。ECU(40)基于计算得到的SOC值控制电池(10-1)的充电/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931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8657.5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10/0525 ,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34 , G01R31/3679 , H01M10/0525 , H01M10/48 , H01M10/482 , Y02E60/122
Abstract: 一种劣化确定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其测量指示开路电压的变化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变化的关系的开路电压特性;以及确定单元,其使用用于识别与测量的开路电压特性基本上一致的开路电压特性的参数来确定由磨损和锂析出引起的劣化状态。所述参数包括单电极容量保持率和电池容量变化量,所述单电极容量保持率通过表达式(Ι)和(II)表达:(Ι)正电极容量保持率=劣化后的正电极容量/初始正电极容量,以及(II)负电极容量保持率=劣化后的负电极容量/初始负电极容量,并且所述电池容量变化量通过表达式(III)表达:(III)电池容量变化量=劣化后的负电极容量×负电极组成轴相对于正电极组成轴的偏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977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80024318.3
申请日:2010-06-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1 , B60L11/12 , B60L11/1816 , B60L11/1862 , G01R31/3624 , G01R31/3651 , G01R31/3658 , H02J7/0021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55 , Y02T10/7072 , Y02T10/7077 , Y02T90/14
Abstract: 一种控制装置(30)在电池(B)的充电状态(SOC)的推定值处在第二区域内的期间超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通过暂时地改变电池(B)的SOC以使得电池(B)的SOC处在第一区域内而通过第一推定方法来推定所述SOC。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883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8896.7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07 , H01G9/0003 , H01G9/14 , H01G9/155 , H01M2/1077 , H01M10/0481 , H01M10/613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95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在排列配置有多个蓄电元件的构成中,不论哪一个蓄电元件的温度急剧上升,都可以抑制热被传递到相邻配置的其他的蓄电元件。具备在预定方向(X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蓄电元件(10)、和位于在预定方向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且与这些蓄电元件接触的分隔部件(20)。而且,分隔部件具有母材(22)和发泡剂(23),该母材(22)由树脂形成,该发泡剂(23)被保持在母材,与伴随着蓄电元件的发热的温度上升相应地热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62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1226824.2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82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诊断装置以及SOC不均探测方法。二次电池的诊断装置具备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获取作为积蓄于二次电池的电量的蓄电量、和表示二次电池的OCV的变化相对于二次电池的温度变化的大小的V/K。控制装置使用获取到的蓄电量以及V/K,判断在二次电池的电极面内是否产生SOC不均。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811396810.8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贤司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G01R31/385 ,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系统及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的应力推定方法。二次电池系统具备推定电池组的负极中的伴随于锂的插入或脱离而在负极活性物质产生的表面应力的ECU。ECU使用在从负极活性物质中包含的锂的量减去基准锂量而得到的差量与表面应力之间成立的线性关系,根据差量来算出表面应力的推定值。ECU在推定值的大小超过活性物质的屈服应力(压缩应力或拉伸应力)的大小的情况下,将表面应力设为屈服应力,另一方面,在推定值的大小小于屈服应力的大小的情况下,采用推定值作为表面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1729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1208853.9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贤司
IPC: G01R31/38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系统及二次电池的SOC推定方法。二次电池系统包括:二次电池,具有包含活性物质的电极;及电子控制装置,执行推定所述二次电池的SOC的SOC推定处理,其中,所述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i)根据所述二次电池的使用履历算出所述表面应力,ii)根据算出的所述表面应力来算出所述OCV变化量,iii)利用所述OCV变化量对根据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值及电流值推定的推定OCV进行修正,并且iv)将与修正后的推定OCV对应的SOC推定为所述二次电池的SOC。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