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4917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312522.X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10)具备包括多个蓄电单元的蓄电模块和配置于蓄电单元之间的限制单元,限制单元包括第1平板(532)及第2平板(534)、和配置于第1平板(532)与第2平板(534)之间的波纹板(520),波纹板(520)具有多个第1弯曲部(532)和多个第2弯曲部(534),多个第1弯曲部(532)的各第1弯曲部(532)以在层叠方向(H)上的一方侧凸的方式弯曲,多个第2弯曲部(534)的各第2弯曲部(534)以在层叠方向(H)上的另一方侧凸的方式弯曲,各第1弯曲部(532)及各第2弯曲部(534)以交替排列的方式配置。

    电池
    22.
    发明公开
    电池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1445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180073574.6

    申请日:2011-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5 H01M2/043 H01M2/0439 H01M2/08 H01M2/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电池(1)具备:电池壳体(10),该电池壳体(10)由壳体主体部件(11)以及具有贯通孔(12H)的壳体盖部件(12)构成;与贯通孔(12H)卡合的铆钉(60);以及密封垫(70),在壳体盖部件(12)的周缘外表面(13c)与铆钉(60)的外凸缘部(52)之间夹装有密封垫(70),气密地密封贯通孔(12H)。壳体盖部件(12)具有如下形态:在使自身的周缘部(12r)与壳体主体部件(11)的开口缘部(11f)结合后的状态下,周缘外表面(13c)位于相比周缘部(12r)以及开口缘部(11f)靠沿着贯通孔(12H)的轴线(AX)朝向外侧的轴线外侧方向(HO)的位置。

    车辆的二次电池系统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61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558899.4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二次电池系统。车辆的二次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在该电池中通过内部压力和外部大气压之间的差压来维持功能;以及包括CPU,CPU基于与基于车辆的行驶历史的电池的外部大气压的平均值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基于车辆的当前位置的电池的当前外部大气压相关的信息来控制电池的温度。

    蓄电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49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314098.2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蓄电装置(10)具备多个蓄电单元(101)和汇流条(102)。各蓄电单元(101)具有多个正极片(111)、多个负极片(112)、正极集电板(120p)、负极集电板(120n)和层压膜(130)。正极集电板(120p)具有正极突出部(121),正极突出部(121)具有从层压膜突出的形状,负极集电板(120n)具有负极突出部(122),负极突出部(122)具有从层压膜突出的形状。多个蓄电单元(101)以一个蓄电单元的正极突出部(121)和与这一个蓄电单元相邻的蓄电单元的负极突出部(122)在一个方向上彼此对置的方式层叠。汇流条(102)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形状,且将正极突出部(121)和负极突出部(122)连接。本发明的蓄电装置(10)能够在使集电板形状共同化的情况下应对各蓄电单元的厚度变更。

    密闭型电池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383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100314.0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密闭型电池具备壳体、内部端子、外部端子和绝缘保持件。该密闭型电池的内部端子具有:与电极体连接的集电部、在壳体外侧露出的轴部、以及设在轴部的上端部的压接部,该压接部是通过对所述轴部的上端部进行加压变形以使其沿着外部端子的上表面延伸而形成的。并且,配置在壳体外侧的所述外部端子中,外部端子的上表面侧的线膨胀系数和与绝缘保持件接触的底面侧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电池和电池的制造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81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987790.X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通过增大外部端子和内部端子的焊接面积,减小接合部的导通电阻,降低电池的内阻。作为解决手段,外部端子(14)具有构件贯通孔(14b),且以所述构件贯通孔与壳体贯通孔的位置对准的方式层叠于电池壳体的外侧。所述内部端子具有轴部和铆接部(15c1),且层叠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所述轴部从电池的内部插入通过所述壳体贯通孔和所述构件贯通孔(14b),所述铆接部(15c1)是所述轴部的顶端被压溃从而铆接于所述构件贯通孔的周围而成的。所述铆接部(15c1)和所述外部端子(14)具有沿着焊接线(W)焊接而成的焊接部(50),所述焊接线是跨越所述铆接部(15c1)的内侧和外侧而设定的。沿着所述焊接线(W)的所述焊接部(50)的长度(K1)为与所述焊接线(W)正交的方向的所述焊接部(50)的宽度(K2)的1.5倍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