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200960.7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6T17/20 ,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限元网格生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胞壁缺失缺陷蜂窝夹芯板的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该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蜂窝夹芯板三维直角坐标系;创建蜂窝夹芯板片体几何模型;创建蜂窝夹芯板有限元网格模型;对蜂窝胞壁进行编号;对平行胞壁进行随机删除;对斜向胞壁进行随机删除;获得含胞壁缺失缺陷蜂窝夹芯板有限元网格模型。该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能够自动构建相应含胞壁缺失缺陷蜂窝夹芯板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并用于高效对比分析不同胞壁缺失比率对蜂窝夹芯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评估含胞壁缺失缺陷蜂窝夹芯板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1311289.5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凹坑缺陷蜂窝夹芯板的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该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蜂窝夹芯板在长度宽度方向的蜂窝数目;构建蜂窝夹芯板各种组件的几何模型;生成蜂窝夹芯板几何模型;生成蜂窝夹芯板有限元网格模型;生成凹坑缺陷;获得含凹坑缺陷蜂窝夹芯板有限元网格模型。该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只要给出含凹坑缺陷蜂窝夹芯板的外形尺寸,就能够自动构建相应蜂窝夹芯板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只要给出凹坑缺陷参数,就能够自动构建相应含凹坑缺陷蜂窝夹芯板的有限元网格模型;能够为高效开展不同凹坑缺陷参数对蜂窝夹芯板力学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特别适合应用于含凹坑缺陷蜂窝夹芯板力学性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9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93312.6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中柔壁喷管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支点柔壁喷管结构设计方法。包含:预设柔壁喷管的设计输入参数;预设m组设计型面、支撑点数量p、n组支撑点位置以及不同的支撑点伸长量,所述n组支撑点位置中每组支撑点位置包含p个支撑点的位置坐标,p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所述设计输入参数、任一预设支撑点位置和任一预设支撑点伸长量计算柔板变形曲线;计算所述柔板变形曲线与任一所述设计型面之间的偏差;根据所述偏差调整支撑点伸长量、确定n组支撑点位置中最佳支撑点位置以使m组设计型面均与所有柔板变形曲线的偏差最小。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形式,实现了马赫数调整范围1.0~3.0,型面精度优于0.1mm。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7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30692.7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被动红外热成像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被动热成像检测的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在平台支架的竖直板上固定摆锤旋转轴和套筒,套筒内插入滑杆,滑杆能够伸出和收缩;摆杆的一端固定在摆锤旋转轴的侧壁,另一端固定摆锤,摆锤上固定摆锤配重块;摆锤上固定摆锤头,摆锤头的前端为尖锥;水平板上固定T型的夹具和红外热像仪;夹具的水平段固定在水平板的上表面,夹具的竖直段装夹并固定被测件;红外热像仪朝向被测件拍摄。试验方法在滑杆收缩时,摆锤绕摆锤旋转轴沿圆弧旋转下落,摆锤头冲击被测件,红外热像仪同步拍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通过红外热像仪进行同步热成像,建立了不同能量条件下的冲击及检测试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94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14486.7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液氮介质实现风洞降温的喷射排架装置。该喷射排架装置安装在大型低温设备动力段的上游,采用若干个喷射排架竖直平行布置的方式,每个喷射排架安装若干个可单独控制的喷嘴,喷嘴布置空间位置、流量以及数量均进行优化布局,通过喷嘴喷射液氮的方式控制洞体降温。大型低温设备运行时,通过开关阀组件控制喷嘴开闭,通过调整液氮喷射点截面分布,实现洞体气流温度均匀性要求。为了实现液氮喷射流量的快速响应,开关阀组件安装在喷射排架内部,开关阀及喷嘴能够适应风洞低温环境。氮气气源、控制系统等常温设备布置在外部空间,便于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9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059332.8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体驱动花瓣式组合阀芯型快开阀门。该快开阀门为圆柱体,中心轴线上设置有直径为D的流体通道;圆柱体的前、后两端均为圆形端盖,圆心开有直径为D的通孔;圆柱体的中段为阀体,阀体内设置有组合阀芯,阀体的表面开有流体孔,流体孔为通孔;流体流过流体通道时,组合阀芯从完全封闭、逐渐打开,直至完全打开,组合阀芯的边缘为花瓣向外凸出且均匀分布的花朵形,圆心处开有直径为D的通孔;流体注入流体孔时,组合阀芯从完全打开、逐渐封闭,直至完全封闭,组合阀芯的边缘为锯齿均匀分布的圆锯形,圆心处具有配合缝隙。该快开阀门通道流体阻力小、开启速度快,适合如气体炮发射阀等要求快速开启的高压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1049639.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F42B10/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入水弹体的自助式气膜减阻装置。自助式气膜减阻装置弹管为弹体的前段,从前至后依次包括锥段和柱段;锥段的顶点安装有超空泡发生器;锥段的周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斜孔;柱段表面开有平行于弹体的中心轴线的若干条沟槽,表面喷涂超疏水涂层;弹管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锥形空腔和柱形空腔;柱形空腔的前段设置有固定定位的气囊,气囊的前端设置有单向阀;柱形空腔的后段设置有柱形、表面光滑的质量块,质量块通过端盖封闭在柱形空腔的后段,质量块与柱形空腔之间采用缝隙配合。弹体入水后质量块的惯性力作用在气囊上,将气囊中的气体挤出,气体在弹管的表面形成气膜实现减阻。
-
公开(公告)号:CN11475096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70813.6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主动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叶脉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燃料进料筒、冷却组件、燃料收集筒,还包括监测系统;冷却组件两端为汇流腔,前、后端分别连接冷却液入口、出口管道,中段包裹用冷部段;中段内置主动冷却内流道,包括相互平行的主冷却流道,各主冷却流道之间通过支脉冷却流道连通。各主冷却流道之间通过断续的隔断隔开,断续的隔断的截面形状为交替排列的上底边短下底边长的等腰梯形和上底边长下底边短的等腰梯形,相邻主冷却流道为交错排列的等腰梯形。该冷却装置采用高超声速飞行器自带的燃料作为冷却剂,有效降低用冷部段温度,提高发动机主动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发动机结构热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9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0831.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相变强化换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脉仿生主动冷却流道结构。该冷却流道结构包括主冷却流道、支脉冷却流道、支脉冷却流道入口扰流凸起、支脉冷却流道出口扰流凸起。相邻主冷却流道通过支脉冷却流道相连,支脉冷却流道与主冷却流道内的流动方向呈锐角夹角α,在支脉冷却流道的出入口,分别设置扰流凸起。该冷却流道结构通过支脉冷却流道和扰流凸起,增大了换热面积,改变了冷却液流动条件,增大了冷却液紊流程度,提高了传热系数,强化了冷却液与冷却结构的传热,同时降低了冷却流道结构重量,具有工程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50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0813.6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主动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叶脉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燃料进料筒、冷却组件、燃料收集筒,还包括监测系统;冷却组件两端为汇流腔,前、后端分别连接冷却液入口、出口管道,中段包裹用冷部段;中段内置主动冷却内流道,包括相互平行的主冷却流道,各主冷却流道之间通过支脉冷却流道连通。各主冷却流道之间通过断续的隔断隔开,断续的隔断的截面形状为交替排列的上底边短下底边长的等腰梯形和上底边长下底边短的等腰梯形,相邻主冷却流道为交错排列的等腰梯形。该冷却装置采用高超声速飞行器自带的燃料作为冷却剂,有效降低用冷部段温度,提高发动机主动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发动机结构热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