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6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73363.9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阈值电压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晶体管的栅极施加电压Vth0,源极与漏极之间施加一预设电压Vsd;测定源漏之间初始电流Id0;在所述晶体管的栅极均叠加电压偏移Vdelta1;再次测定源漏之间的电流Id1;评估|Id1‑Icon|是否小于一预设误差值,所述Icon为恒定的归一化电流,若小于则记录Vth0‑Vdelta1为该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若大于,则再次在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均叠加电压偏移Vdelta2,所述Vdelta2的数值与Id1‑Icon呈一致性正相关。本发明考虑到测试获得的电流与归一化电流的数值关系,测试电流与归一化电流的差越大,则后续叠加的电压偏移就越大,两者呈一致性正相关,以使测试能够更迅速的逼近真实的阈值电压,提高了测试效率,有效降低相关测试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58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73359.2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6F7/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数发生单元,包括一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栅极为输入端,源/漏极电学接地,漏/源极通过一隧道结电学连接至工作电平,所述隧道结为真随机数发生源,故所述晶体管的漏/源极端电平值即为输出的随机数。本发明由于采用真实物理过程作为真随机数的信号源,具有随机和不可预测等特性,因此消除了伪随机数的周期性和相关性等问题,产生的随机数分布均匀,符合不相关等特性,是一种高质量的真随机数。本发明是利用集成电路实现的片内真随机数生成器,利用了芯片设计的流水线,同步处理和资源复用等技术,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速率快,易于实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3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110913198.2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F MOS器件的在片测试结构的去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同一衬底上同时形成待测器件,以及相对应的引脚结构、开路结构、短路结构以及直通结构;分别对上述待测器件、引脚结构、开路结构、短路结构、直通结构进行S参数测试;利用电磁仿真模型仿真一个金属条阻抗,算出实际短路结构引入的阻抗;利用所获得的实际短路结构引入的阻抗,将S参数转换为Y参数。本发明通过对一个金属条进行电磁仿真其阻抗来模拟实际用于去嵌的短路结构中用于共地互连的那部分金属块的阻抗,并在去嵌过程中将该阻抗去除,从而在更高频率的时候也能获得更好的去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70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0913994.6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元网络单元,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单元、正向读出隔离支路、以及反向读出隔离支路;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电学串联的第一传输晶体管和第二传输晶体管,以及并联在第一和第二传输晶体管之间的两个对置互锁的第一和第二反相器,所述正向读出隔离支路连接至第一传输晶体管与两个对置互锁的反相器之间,用于根据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存储的控制信号,将一外部输入的数字电压转化为模拟电流输出;所述反向读出隔离支路连接至第二传输晶体管与两个对置互锁的反相器之间,用于根据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存储的控制信号,将一外部输入的数字电压转化为模拟电流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6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1600780.5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容二极管漏电电流的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取拟合电压系数和尺寸拟合系数,建立正向漏电电流模型;提取宽长拟合系数和趋势拟合系数,建立反向漏电电流模型;拟合不同温度下的模型参数,建立温度模型;反馈验证。本发明针对变容二极管的漏电IV特性曲线进行物理特性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拟合,因此模型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66644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1473363.9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阈值电压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晶体管的栅极施加电压Vth0,源极与漏极之间施加一预设电压Vsd;测定源漏之间初始电流Id0;在所述晶体管的栅极均叠加电压偏移Vdelta1;再次测定源漏之间的电流Id1;评估|Id1‑Icon|是否小于一预设误差值,所述Icon为恒定的归一化电流,若小于则记录Vth0‑Vdelta1为该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若大于,则再次在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均叠加电压偏移Vdelta2,所述Vdelta2的数值与Id1‑Icon呈一致性正相关。本发明考虑到测试获得的电流与归一化电流的数值关系,测试电流与归一化电流的差越大,则后续叠加的电压偏移就越大,两者呈一致性正相关,以使测试能够更迅速的逼近真实的阈值电压,提高了测试效率,有效降低相关测试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837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1636261.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IPC: G11C11/412 , G11C11/417 , H10B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算复用的静态存储单元,输入信号配置可以选自于存储器配置和比较器配置中的任意一种。通过复用一部分晶体管,通过更小的电路面积做到了比较器和存储器的存算复用,提高了存算一体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7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13994.6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元网络单元,包括静态随机存储单元、正向读出隔离支路、以及反向读出隔离支路;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电学串联的第一传输晶体管和第二传输晶体管,以及并联在第一和第二传输晶体管之间的两个对置互锁的第一和第二反相器,所述正向读出隔离支路连接至第一传输晶体管与两个对置互锁的反相器之间,用于根据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存储的控制信号,将一外部输入的数字电压转化为模拟电流输出;所述反向读出隔离支路连接至第二传输晶体管与两个对置互锁的反相器之间,用于根据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存储的控制信号,将一外部输入的数字电压转化为模拟电流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39121.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SOI衬底的射频晶体管的仿真模型,包括:核心器件,所述核心器件为一晶体管,包括源极、漏极、正栅、以及SOI衬底的背栅;所述核心器件的外围电路包括:栅极电阻、栅极到接触孔的电阻、源极和漏极电阻、栅极到源极的边缘电容、栅极到源极的寄生电容、栅极到漏极的边缘电容、栅极到漏极的寄生电容、埋层氧化物层电容、源端下方的埋层氧化物电容、漏端下面的埋层氧化物电容、埋层氧化物下方的阱区域的分布式电阻、衬底部分的电阻和电容、以及背栅电阻。本发明综合考虑了FDSOI衬底的特点,重新设计了一套更适合射频FDSOI领域的合适的器件模型,对比结果显示其于测试值高度吻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99983.7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IPC: H01L27/02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加热效应参数的提取装置以及提取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环形振荡器,所述环形振荡器包括;多个反相器,通过电阻彼此串接,所述反相器背栅或体区引出作为偏置端口;每个反相器的输出端与地之间连接一电容,用以增加时间延时。本发明利用环形振荡器进行自加热效应提取,测试误差小,且便于进行数值提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