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1717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510573962.0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溶剂中加入石墨烯及胺基聚合物,并分散,得到石墨烯分散液;S2:冷冻干燥所述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的石墨烯气凝胶制备方法以含胺基的聚合物作为石墨烯分散剂和结构交联剂,首先利用聚合物中的胺基与石墨烯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分散溶剂中的石墨烯片层,然后直接冷冻干燥石墨烯分散液,其中,聚合物中的胺基在干燥后交联石墨烯片层形成结构骨架,从而制备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弹性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直接从石墨烯粉体出发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工艺条件温和、步骤简单,可规模化生产大尺寸石墨烯气凝胶块体,所得气凝胶有很好的吸附特性和压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1051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69504.9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386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硅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硅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箔以及设于铜箔上的多层结构,所述的多层结构包含相间设置的石墨烯层和硅/碳纳米管层,所述的硅/碳纳米管层含有硅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包覆在硅纳米颗粒上。这种层状复合材料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稳定的循环性能等特性。用这种简单的步骤将石墨烯和碳管成功包裹了硅纳米颗粒,并通过层状的特殊结构改善了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同时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条件也提高了电极导电性,使得最终电极材料比容量高、库伦效率高、循环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51717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73962.0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溶剂中加入石墨烯及胺基聚合物,并分散,得到石墨烯分散液;S2:冷冻干燥所述石墨烯分散液,得到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的石墨烯气凝胶制备方法以含胺基的聚合物作为石墨烯分散剂和结构交联剂,首先利用聚合物中的胺基与石墨烯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分散溶剂中的石墨烯片层,然后直接冷冻干燥石墨烯分散液,其中,聚合物中的胺基在干燥后交联石墨烯片层形成结构骨架,从而制备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弹性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直接从石墨烯粉体出发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工艺条件温和、步骤简单,可规模化生产大尺寸石墨烯气凝胶块体,所得气凝胶有很好的吸附特性和压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5312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54104.4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与蚕丝蛋白的抗菌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其特征在于石墨烯量子点或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与蚕丝蛋白的质量比为1:1-1:10000;所述的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为含有掺杂原子的具有弱氧化或还原性的或易发生配位作用的非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掺杂剂的浓度为0.01-10mM;所述的蚕丝蛋白分子量为1000-10000000Da。在可见光或暗场下大量生成具有抗菌能力的羟基自由基能力,尤其是掺杂B的石墨烯量子点与蚕丝蛋白的复合材料更显示出优异的抗菌能力。可作为体内抗菌材料或伤口缝线材料直接用于生物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935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96412.7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天然石墨为原料,极性溶剂为分散介质,在石墨烯量子点辅助下通过机械剥离方法制备高质量石墨烯,主要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在极性溶剂中良好的分散性,及其与石墨烯/石墨烯片层之间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促进天然石墨的剥离和石墨烯纳米片在极性溶剂中的分散,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本发明是在不引入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类、有机盐类等其他杂质的情况下从天然石墨直接获得石墨烯粉体。与已有方法报道不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工艺简单,可在多种极性溶剂中进行,所得石墨烯产率最高可达50%,质量好,且用作辅助剥离的石墨烯量子点可循环使用,因此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大批量制备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0370844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740350.7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提供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在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中加入铵盐,以形成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铵盐的混合溶液;向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铵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非质子极性溶剂,以得到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铵盐的混合沉淀;热处理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铵盐的混合沉淀,以去除所述铵盐,并得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该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的制备方法适用性广,可从各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快速获得蓬松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且操作工艺简单、耗时短,适合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粉体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52377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492787.3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步骤:首先,提供一SiC基底;接着,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在所述SiC基底中注入Ge;最后,对上述形成的结构进行退火处理,注入的Ge在退火过程中会迫使所述SiC中的Si和C极易断键,断键后的Si和注入的Ge形成SiGe,断键后的C在所述SiGe表面重组形成石墨烯。本发明只需要常压或低压以及低温就能够制备出石墨烯,对制备仪器的要求较低,并且节约能源、减少成本,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5366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200469.5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且能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粉体的方法,为将石墨加入到含有氧化剂和插层剂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超声处理,同时持续通入He,形成插层剂和He气分子插层的石墨插层化合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并在空气中热处理实现石墨插层化合物首次剥离;之后分散于有机溶剂中,持续通入He条件下再次超声处理;然后离心去掉沉淀,取上层溶液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后即得到石墨烯粉体;本发明的方法安全环保、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得的石墨烯缺陷少,导电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04507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023150.4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将柠檬酸与浓硫酸混合,并在常压下使得所述柠檬酸和浓硫酸进行反应,形成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溶液。本发明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料容易获得,工艺条件易于实现,耗时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3354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007583.1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苯环碳源低温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多苯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作为碳源,采用碳源分解法或碳源旋涂法在铜箔表面生长出石墨烯。制得的石墨烯表面光滑平整、面积大、层数可控。相比传统的高温CVD法制备石墨烯薄层的方法,其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在高温、高频、大功率、光电子及抗辐射电子器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