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截面超高墩竖直度测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08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96271.1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公开一种变截面超高墩竖直度测控方法,包括:获取超高墩的施工模板上的多个待测点的第一坐标;基于第一坐标,对施工模板在参考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线进行第一拟合,得到第一线函数;获取施工模板的收坡角度,并基于收坡角度和第二坐标,对施工模板在参考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线进行第二拟合,得到第二线函数;获取施工模板上的第一点位与预设的第二点位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并基于第一水平距离和第二坐标,对施工模板在参考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线进行第三拟合,得到第三线函数;对第一线函数、第二线函数、第三线函数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综合线函数;基于综合线函数,计算得到超高墩在目标高度处的竖直度偏差,并基于竖直度偏差,对施工模板进行调整。

    一种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13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25470.9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包括:放线定位,振动钻孔,吊放锚杆钢筋,振动注浆,养护,检测和验收;采用振动钻机通过长螺旋钻杆旋转钻孔作业,伴随钻机振动锤的振动,同时将钻孔过程中长螺旋钻杆转动所带出的素填土等排出孔洞外,采用孔底反向注浆,注浆管固定在钢套筒之中,钢套筒上端连接振动锤,钢套筒插入至锚孔底部上方400mm,注浆中同时缓慢提升钢套筒,至基础底板冒出浆体材料。本发明施工方法不用下放护壁PVC管,无需灌入级配碎石,有效节约施工成本;采用振动钻孔和全套管跟进同步进行下放锚杆,最后边注浆边提升套筒,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振动注浆,可使注浆体成型后质地密实,有效避免出现的裂缝和泥浆收缩。

    一种大型水电井弯管段低速高频斜面分层混凝土浇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616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09629.6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水电井弯管段低速高频斜面分层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可移动滑模作为水电井弯管段模板,根据水电井弯管段结构沿纵向分为多个浇筑仓由低位仓向高位仓逐一进行浇筑,模板包括弯管段滑模、前端头模板和/或后端头模板,浇筑施工包括混凝土性能配置、低层高频斜层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施工控制。本发明混凝土浇筑利用滑模后混凝土的塑性,可有效解决仰拱混凝土面上的气泡、水纹及麻面等混凝土缺陷,滑模具有连续施工的特点,其滑模结构面顺滑,相比常规散装模板拼装结构更有利于弯管结构的过流,本发明采用底层高频斜层施工方法,利用弯管段内圆弧小于外圆弧,滑模移动可小范围、逐渐释放弯管段仰拱完成缺陷处理。

    一种地下厂房施工吊装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238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22405.X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厂房施工吊装系统,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吊装模块、第二吊装模块以及第三吊装模块;第一吊装模块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及第一吊装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安装于地下厂房的内侧壁,第一吊装组件滑动设于第一支撑组件且横跨地下厂房;第二吊装模块包括第二支撑组件及第二吊装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安装于地下厂房的靠近吊顶侧的内壁,第二吊装组件滑动设于第二支撑组件且横跨地下厂房;第三吊装模块包括第三支撑组件及第三吊装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安装于地下厂房的靠近底部的内壁,第三吊装组件滑动设于第三支撑组件,本发明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吊装时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挂篮安全智能行走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1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6823.6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挂篮安全智能行走系统及使用方法,挂篮安全智能行走系统包括轨道、挂篮和行走控制装置,轨道固定设于箱梁,挂篮具有前支座和后支座,前支座和后支座可移动地设于轨道,且后支座可被锁定于轨道,行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前夹持模块、后夹持模块、前行走模块和后行走模块,其中,前夹持模块和后夹持模块均可移动地设于轨道,前行走模块连接前支座和前夹持模块,后行走模块连接前夹持模块和后夹持模块,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前夹持模块和后夹持模块中的一者相对轨道移动时,另一者夹持轨道;上述方案中,前夹持模块和后夹持模块中的一者至少锁固在轨道上,能够有效确保挂篮行走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