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975185.8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预警式顶管区域管节补浆系统及方法。其中,智能预警式顶管区域管节补浆系统,包括预警系统和补浆系统,所述预警系统包括多个薄膜压力传感器、电阻转电压模块、电压数据采集卡、网络IO控制器和上位机,用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命令反馈,所述补浆系统包括泥浆池、注浆主管以及注浆支管、电磁阀和继电器,补浆系统在接收预警系统的命令,对区域管节进行补浆。本发明通过在管节接口处安装薄膜压力传感器测量不同区域管节的摩阻力,结合物联网技术实时接收并分析数据,识别出超过摩阻力预警值的区域管节,反馈命令信号给相关管节的注浆管路电磁阀,实现区域自动补浆,在顶管市场具有很好的运用前景及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6165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1105275.8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监测模块、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和智能物联网云平台,监测模块包括分别用于监测施工参数、管节受力和顶管机及管节姿态的数据的第一监测组件、第二监测组件和第三监测组件;控制器用于控制顶管机、主千斤顶和注浆调节阀工作;无线传输模块和智能物联网云平台均与监测模块和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监测模块实时监测顶管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避免了因操作人员在复杂工况下经验不足难以控制导致的一系列工程问题,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监测模块监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智能物联网云平台,进而对监测数据进行快速的分析整合后发送至控制器,实现顶管施工的智能化调整控制,保证顶管工程安全、高效地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3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53832.5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隧道钻爆连接段无接收井洞内拆解顶管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扩大洞室的开挖;步骤二:吊装装置的设置;步骤三:刀盘的分离及回收;步骤四:前中盾与尾盾的分离及前中盾的回收:步骤五:主驱动装置的分离及回收;步骤六:尾盾的回收。本发明,通过在隧道合适位置开挖扩大洞室,以此为顶管机的拆解工作提供充足的场地,然后再将顶管机依次拆解后利用吊装装置吊装至转移设备上转移出隧道,本方法无需进行接收井的开挖,能够有效的减少土方开挖的工作量,进而能够有效的缩短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尤其解决了不具备设置接收井条件下拆解顶管机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134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180771.9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F16L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入式拼装顶管管节,包括:上管节、下管节、以及连接所述上管节和所述下管节接触面上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采用滑入式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滑入式拼装顶管管节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将整体式预制顶管管节分为上下两部分采用滑入式拼装,结构简单,降低了管节的运输尺寸与质量,具有方便运输、储存和安装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27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65241.9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02D29/045 ,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动式离心旋喷修复设备,包括壳体、离心转子、送料管和旋喷头,壳体内设偏心内腔,离心转子可转动设置于内腔内形成气流腔,且离心转子前端贯穿壳体并连接旋喷头,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离心转子的侧壁设有多个收容槽,容槽内设有弹簧和转子叶片,转子叶片抵接气流腔内壁,送料管贯穿离心转子,送料管前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旋喷头内,送料管后端贯穿壳体且设有球阀,送料管用于向旋喷头输送修复浆液,进气口用于向气流腔内通入高压气体,并通过高压气体推动转子叶片,进而驱动离心转子转动,带动旋喷头旋转使修复浆液喷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便携,可采用手持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能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455724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520452.2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F16L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水压条件下顶管机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孔口管、法兰管、钢套管接收舱和稳压舱,在钢套管接收舱上安装有排气阀,在稳压舱舱体上安装的稳压管,压力表、排水阀和溢流阀。本装置在法兰管两端安装有Y型密封橡胶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用于接收顶管机时消除因地层高水压条件引起的漏水漏浆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基于泥水平衡的原理,通过调节稳压舱内的气体压力,使钢套管接收舱里的泥水压力与地层水土压力保持平衡,实现安全可靠地接收顶管机。应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免除对接收端土体的加固和降水施工,且本装置可循环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2400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14057.5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行盾构法扩建施工地铁车站的方法,采用间距平行盾构法在地铁车站预留地下空间形成两条相互平行的盾构隧道,两条盾构隧道中位于外侧的盾构管片即为地铁车站的侧壁支护结构;通过曲线顶管法向两条盾构隧道之间顶进上支护管道和下支护管道,构成顶部支撑结构和底部支撑结构,顶部支撑结构和底部支撑结构支撑并连接两条盾构隧道,形成地体车站的外围支护结构;该方法具有施工效率高、工序简单的特点,大大减小了车站开挖对城市环境影响,提高盾构地铁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并且能适应城市浅埋复杂地质条件,使用该方法建筑的地铁车站结构强度高,支护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22227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130674.X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油气成藏过程模拟的圈闭自动评价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聚集单元搜索模块、聚集单元信息识别模块、聚集单元风险评价模块、经济评价模块、综合评价模块和报表输出模块,上述六个模块依次相连。本发明的方法是:首先将油气成藏模拟得到的成果数据输入到圈闭评价系统;然后基于油气成藏动态模拟的成果,搜索和判断出勘探区域油气聚集单元;最后对油气聚集单元进行地质风险评价、经济评价、综合评价和优劣排序。本发明能充分利用油气成藏过程模拟产生的各种成果数据,为圈闭评价提供良好的数据接口,形成一种全新的圈闭自动评价思路、方法和技术系统,提高圈闭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2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1911173973.4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管工作井水平变形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通过选用收敛仪作为测量仪器,通过冲击电锤在支护结构钻孔后将膨胀螺钉打入支护结构作为测点,利用收敛仪机械传递位移的工作原理测量工作井的水平变形,并将测量值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确保顶管工作井在工作井施工、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解决了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顶管工作井桩身位移测点易被堵塞、破坏导致测量数据不精确的问题,完善了顶管工作井测量的方法,能够在其他测点被破坏后及时准确的弥补测量数据,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470041.0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非均质含水层介质氧化还原容量的方法,属于含水层介质氧化还原分析技术领域。选用乙基紫精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作为化学探针提供的方法相比传统化学探针反应活性更高,测试结果精确更高,探针与含水层介质的反应速率更快,实现了含水层介质氧化还原容量的准确高效测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实际含水层介质氧化还原容量的快速便捷测试,测试精度达到mmol e‑/kg,反应和测试时间不超过20min,实现了低成本、高效、便捷、准确测试非均质含水层介质(如,砂土、粉土、黏壤土)的氧化还原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