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加湿器结构、中冷加湿器结构及电池系统骨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54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75073.5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用可调中冷加湿器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加湿膜和加湿三通阀,所述主体结构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出口和入口,所述主体结构的中心处设有矩形结构,U型设置在矩形结构外部的加湿膜将所述主体结构的内腔分隔为湿空气通道和干空气通道,主体结构的顶部和矩形结构之间形成与湿空气通道连通的旁通通道;所述加湿三通阀设置在湿空气通道的入口处,控制旁通通道和湿空气通道的流量。本发明当电堆内湿度接近或大于理想湿度时,可以减小湿空气通道的湿空气流量,从而加湿干空气的加湿量,使电堆内的含水量能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不会导致水淹发生。

    一种集成机油散热器式机油滤座

    公开(公告)号:CN109339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0989262.3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机油散热器式机油滤座,包括一体结构的机油滤座和板式机油散热器,所述板式机油散热器的一侧与所述机油滤座固定连接,所述机油滤座的内部设有互相连通的机油滤座进油口、机油滤座出油口和机体进油口,所述板式机油散热器的内部设有冷却液腔,所述冷却液腔的两端分别设有板式散热器冷却液出口和机体冷却液出口,所述机体冷却液出口通过法兰连接至冷水管。本发明所述的集成机油散热器式机油滤座,将机油散热器功能和机油滤清器功能集成为一体结构,使得机油散热器能更快的冷却机油,并降低机油散热器和机油滤清器滤座的重量,缩减散热器所占空间,实现了高紧凑模块化设计。

    一种用于增程式混合动力的冷却散热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9163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316391.6

    申请日:2018-0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0 B60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程式混合动力的冷却散热集成装置,由发动机散热器部分和发电机散热器部分组成,所述发动机散热器部分包括发动机散热器翅片、发动机散热器风扇、发动机膨胀水箱以及发动机散热器管路进出口,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管路进出口包括发动机散热器进水口、出水口、放水口以及与发动机相连的放气口,所述发电机散热器管路进出口包括发电机散热器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放水口。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将传统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散热器、发电机散热器以及膨胀水箱结合为一体,解决了冷却系统零部件分散、系统管路结构复杂的问题,提高了增程式混合动力冷却散热系统的集成化和轻量化水平,同时有利于冷却系统在动力装置上的灵活布置。

    一种竖轴发动机废气能量回收分布式直流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888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47278.X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轴发动机废气能量回收分布式直流冷却结构,包括机体上分别设置的排气管与蜗壳一体化结构和排烟管,排气管与蜗壳一体化结构及其一侧安装的气缸盖,排气管与蜗壳一体化结构与排烟管相连通,且发动机的机体废气依次通过排气管与蜗壳一体化结构和排烟管排入外界环境,排气管与蜗壳一体化结构侧壁设有第一水腔,排烟管侧壁设有第二水腔,且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填充液体介质,发动机的机体废气能够对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本发明所述的直流冷却结构,通过水冷式排气管与蜗壳一体化结构和排烟管回收废气能量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提高冷却液温度,解决由于直流冷却造成发动机热效率低、可靠性差的问题。

    一种质子膜燃料电池发动机低温冷起动空气湿度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56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5008.2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子膜燃料电池发动机低温冷起动空气湿度调节系统,空气滤清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增湿器的第一进气端,第一管路自空气滤清器至增湿器的第一进气端依次安装空压机、中冷器、三通阀,增湿器的第一出气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三通管的第一端,三通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至电堆的进气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质子膜燃料电池发动机低温冷起动空气湿度调节系统,在零下低温冷起动时,控制器使得三通阀通向增湿器第一进气端的阀门关闭,流向三通阀的空气不经过增湿器,而是依次经过第四管路、三通管、第三管路后进入电堆,满足冷起动空气不加湿需求。

    可调加湿器结构、中冷加湿器结构及电池系统骨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5441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975073.5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用可调中冷加湿器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加湿膜和加湿三通阀,所述主体结构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出口和入口,所述主体结构的中心处设有矩形结构,U型设置在矩形结构外部的加湿膜将所述主体结构的内腔分隔为湿空气通道和干空气通道,主体结构的顶部和矩形结构之间形成与湿空气通道连通的旁通通道;所述加湿三通阀设置在湿空气通道的入口处,控制旁通通道和湿空气通道的流量。本发明当电堆内湿度接近或大于理想湿度时,可以减小湿空气通道的湿空气流量,从而加湿干空气的加湿量,使电堆内的含水量能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不会导致水淹发生。

    一种高紧凑式柴电混合动力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166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30303.9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紧凑式柴电混合动力冷却系统,包括水泵、三通、单向阀、节温器、缸体散热器、系统散热器、散热水箱、气室和放气阀,所述水泵的出水通过三通分成两路,一路串接发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和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另一路接单向阀,两路并联后连接发动机本体的冷却系统;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冷却系统的一路出口连接缸体散热器,另一路出口通过节温器连接系统散热器。本发明可以解决电机控制器、电机与发动机不同冷却水流量的需求要求,解决了电机控制器、电机与发动机不同温度限制的要求;同时也解决了一个膨胀水箱对双系统的补水与排气问题,以及膨胀水箱低位布置要求。

    一种新型柴油机气门行为和凸轮应力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1392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1124425.9

    申请日:2016-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柴油机气门行为和凸轮应力测量装置,包括凸轮轴和导筒,所述凸轮轴位于导筒上方且与导筒间安装有间隙调整片,所述导筒上设有精密压力传感器、密封油道、蓄压腔、泵油活塞、支撑面和无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精密压力传感器和无线位移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导筒两侧壁上部,所述支撑面位于间隙调整片下方的导筒内,所述泵油活塞位于支撑面下方且与蓄压腔连接,所述精密压力传感器通过密封油道连接蓄压腔。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所述精密压力传感器测量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下凸轮与导筒的作用力,通过无线位移传感器在装机后对气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跃度进行测量计算,获得真实情况下气门运动规律;本发明结构简单、拓展应用范围宽。

    一种带移动孔板的非液力平衡阀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689492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83381.5

    申请日:2017-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1/061 F02M6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移动孔板的非液力平衡阀喷油器,包括一体结构的喷油器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经出油量孔管路连接至所述下部的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安装控制体和孔板,所述孔板与所述控制体底部接触连接,所述控制体上设有若干斜孔,所述孔板将所述控制腔隔离成上控制腔和下控制腔,所述孔板设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孔使所述上控制腔和所述下控制腔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带移动孔板的非液力平衡阀喷油器,通过增加圆柱形孔板结构,得到更优的先缓慢喷油后急速断油的喷油规律曲线,改进喷油过程,从而改善燃烧过程。

    一种SCR空气混合雾化喷嘴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2178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02337.1

    申请日:2016-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24 F01N3/2066 F01N2610/02 F01N2610/14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CR空气混合雾化喷嘴,包括喷嘴内腔、尿素输送管、上部喷嘴外套、下部喷嘴外套、高压空气输送管、喷头、连接套、尿素管接头。所述喷嘴内腔的上部圆周面上均布若干大进气孔,中部圆周面上均布若干导流小孔,底部中心设置锥形收缩通道孔;所述尿素输送管的一端伸入喷嘴内腔,并与其连接,尿素输送管穿过并连接到所述上部喷嘴外套上,使喷嘴内腔与上部喷嘴外套同轴心;尿素输送管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连接,连接套另一端插接到所述尿素管接头上;所述高压空气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到上部喷嘴外套上部。本发明实现了三次强化雾化,得到了更细、更均匀的雾滴;且有效降低了SCR系统氨泄漏的风险,提高NOx转化效率,并且喷嘴不易堵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