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12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33306.7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42 , G01S13/86 , G01S13/88 ,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赋值与模糊聚类的路面结构裂缝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探地雷达采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下的结构裂缝图像,建立高质量结构裂缝图像数据库;S2、识别探地雷达图谱,对结构裂缝进行分类;S3、采集路面弯沉数据;S4、建立结构裂缝评价指标;S5、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组合赋值法,计算各类结构裂缝的权重系数;S6、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计算结构裂缝评价状况指数分级阈值;S7、对评价指标进行非线性拟合,确定模型参数。本发明能够精确评价路面内部结构裂缝状况,在不同的路面结构和材料下路面结构裂缝的评价结果稳定性高,是一种精准的结构评价与分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63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276194.2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道面病害图像的水膜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编码‑解码对称的水膜生成结构;步骤2、构建基于全卷积网络的水膜判别结构;步骤3、定义用于训练水膜生成结构及水膜判别结构的对抗损失函数、循环一致性损失函数;步骤4、融合水膜生成结构及水膜判别结构,建立积水道面病害图像水膜去除模型;步骤5、对积水道面病害图像水膜去除模型进行训练;步骤6、利用训练好的积水道面病害图像水膜去除模型,完成积水道面病害图像水膜去除任务。本发明提高雨天道面自动化检测精度,提高道面病害模型的多场景适应能力,完成多种天气状况下道面病害的自动化识别检测,为雨天的机场道面应急抢险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5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77997.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E01C23/01 ,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面层评价指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道路沥青面层裂缝评价方法。该步骤包括确定检测路段尺寸,通过检测建立各类裂缝尺寸:检测路段中通过计算得到上面层裂缝状况指数、中面层裂缝状况指数、下面层裂缝状况指数、沥青面层总体裂缝状况指数,依据道路沥青面层裂缝分级评价表对个指数进行评价。本发明基于路面无损检测技术,弥补了现有评价指标仅仅针对开口裂缝的路表形态进行评价的问题,综合考虑路面所有类型裂缝对路面服役性能的影响,对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分别计算裂缝状况指数,并且计算总体裂缝状况指数,这些指数更具有代表性,提升了养护修复措施制定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7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06131.3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探地雷达信号的机器学习数据标注方法及系统,将原始探地雷达数据转化成XYZ格式文件;程序将XYZ格式文件中的连续单道扫描数据转化成S×T×E的矩阵,其中S代表每个标注区间单点扫描个数,T代表单道扫描的时窗深度,E代表S×T范围内雷达回波的电场强度;之后程序采用最大归一法将这些电场强度E归一化至0‑255范围内,即为S×T尺寸的电场强度相对值灰度图,并在B‑scan窗口中实时显示用以辅助标注;继续采用“三线定位法”标注某个单道扫描的具体时窗区间;利用数据集构建程序将标注结果保存为原数据及其对应标签;本发明集成原始数据解译、视觉辅助标注、标注结果存储以及数据集制作,将探地雷达与机器学习进行深度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05989.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目事件型相机的路面宏观纹理空间重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检测车外侧安装并校准事件型相机;步骤2、路面宏观纹理数据采集;步骤3、路面宏观纹理数据降噪预处理;步骤4、获取各事件相机行驶轨迹;步骤5、生成半稠密点云地图;步骤6、生成路面宏观纹理三维重构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路面宏观纹理智能检测技术无法适应实际工程环境中复杂的光照变化问题。同时,本发明采集数据占据存储空间少,检测结果精度高、连续性好,能够为路用性能评估,路面智能监控和养护决策提供关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2537.9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道路整体‑分层‑层间结构状态评价方法,属于道路结构承载力评价指标领域。该方法包括:借助无损检测技术得到各层位实测模量值,构建道路整体‑分层‑层间结构状态的各类评价指标,通过计算方法,对各层位结构状态实现“五分制”评价。本发明提出的沥青路面道路整体‑分层‑层间结构状态评价方法将结构评价指标与设计指标所选的力学响应量进行了统一,构建基于新设计指标的道路结构状态评价指标,符合道路结构设计与评价的一体化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45075.X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刚性混凝土路面的铜尾矿‑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涉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物质组分:集料100份;铜尾矿‑矿渣地质聚合物15~20份;水10~15份。集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物质组分:粗集料56~60份;细集料40~44份。铜尾矿‑矿渣地质聚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物质组分:铜尾矿4~6份;矿渣4~6份;碱激发剂3~4份;水2.8~3.2份。本发明用铜尾矿‑矿渣地聚物替代水泥作为凝胶材料应用于刚性混凝土路面,在保证路用胶结料性能的基础上,减少工程中水泥的用量,降低水泥的生产、使用过程中排放大量CO2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影响,有效处理铜尾矿、矿渣等固废,实现铜尾矿等尾矿类资源的高效安全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619114.4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就地热再生中新旧沥青及再生剂混溶特性的评价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构建就地热再生中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混溶的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绘制三层分子动力学模型中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分子相对浓度曲线;计算新沥青分子、旧沥青分子、再生剂分子的相对浓度曲线计算得到混溶后的新沥青分布区、旧沥青分布区、再生剂分布区;计算得到再生剂作用率、旧沥青激活率、新旧沥青混溶区比例;评价相同种类不同掺量的再生剂或不同种类相同掺量的再生剂与旧沥青激活率,该激活率越大指标越优;评价相同种类不同掺量的再生剂或不同种类相同掺量的再生剂与新旧沥青的混溶区比例,该激活率越大指标越优。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71006.4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自动化设计生成方法,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案规则库的构建;基于规则库自动生成路面结构组合初始设计方案;基于BIM构建路面结构参数化模型;建立BIM模型与仿真分析软件的数据交互模块;在仿真分析软件中对当前路面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响应结果;基于BIM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案验算;基于BIM进行使用性能指标与经济性指标分析评估;自动生成下一组方案,重复迭代优化,得到非劣解方案集;选取最合适方案进行建模。本申请用于实现在BIM环境下的道路结构组合自动生成设计与验算评估,帮助设计人员探索最佳的道路结构组合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3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808004.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场道面结构健康状态智能监测装置及评价方法,属于道面结构健康状态智能监测领域。该装置的骨架成方形结构,骨架内设有供电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无线传输装置;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应变片、温度传感计分别连接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与无线传输装置相连;无线传输装置将所获得的数据输送至外部终端;由若干个监测装置形成监测组,该监测组为多个,多个所述的监测组分别置于机场道面中飞机前轮荷载面,机场道面中飞机两侧主轮荷载面,机场道面靠近边缘处。本发明可埋置于待测结构内部,能够准确感知道面结构内部的力学、运动及温度等参数的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