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50586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910048393.2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ZnTe单晶的底部籽晶法生长技术,即将合成好的高纯富碲多晶ZnTe原料,装入底部事先安置好ZnTe籽晶的PBN坩埚内,然后密封于石英坩埚内,置于三温区下降炉内进行生长晶体,炉温控制在1000~1250℃,生长速率0.5~1/h。下降炉内设有多个等效的坩埚位置,可同时生长多根晶体。晶体生长结束后,通过调整坩埚位置和控制炉温,对晶体实行原位退火,即获得ZnTe单晶。本发明的ZnTe单晶的底部籽晶法生长技术,所用的生长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炉膛内部温度梯度可调节,且原位退火可降低热应力引起的晶体缺陷,同时由于炉内多个等效工位,可同时生长多根晶体,降低晶体成本,非常适合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50586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48393.2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ZnTe单晶的底部籽晶法生长技术,即将合成好的高纯富碲多晶ZnTe原料,装入底部事先安置好ZnTe籽晶的PBN坩埚内,然后密封于石英坩埚内,置于三温区下降炉内进行生长晶体,炉温控制在1000~1250℃,生长速率0.5~1/h。下降炉内设有多个等效的坩埚位置,可同时生长多根晶体。晶体生长结束后,通过调整坩埚位置和控制炉温,对晶体实行原位退火,即获得ZnTe单晶。本发明的ZnTe单晶的底部籽晶法生长技术,所用的生长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炉膛内部温度梯度可调节,且原位退火可降低热应力引起的晶体缺陷,同时由于炉内多个等效工位,可同时生长多根晶体,降低晶体成本,非常适合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500804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116590.X
申请日:2006-09-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10B5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促使中间相有序生长制备针状焦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将原料与轻组分溶剂油混合经保温精制沉降分离QI与极性易聚合物后,经减压蒸馏分离溶剂,脱溶剂净化后的精制沥青油在特殊结构的管式反应器内加热聚合生成中间相,在中间相逐步张大的后期,通过不断释放反应过程中裂解产生的低分子产物所产生的气流流动作用实现中间相有序生长,制备出光学各相异性发达的针状焦。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586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02531.3
申请日:2008-11-1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3C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红外氧卤碲酸盐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玻璃各组分的摩尔百分比为:TeO260~70mol%、ZnO 10~15mol%、BaF25~15mol%、La2O31~5mol%、Bi2O31~10mol%、Nb2O51~5mol%。本发明通过两步熔融方法及精密热处理制备出一种透红外氧卤碲酸盐微晶玻璃。该玻璃转变温度为340~360℃,热稳定性参数100~ 115℃,红外截至波长>6μm,3~5μm波段透过率>70%,维氏硬度>450,适合于制备中红外波段的光学窗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58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02532.8
申请日:2008-11-1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3C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红外多元氧卤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其摩尔百分比组成为:TeO250~70mol%、BaO 10~30mol%、ZnCl25~10mol%、YF31~5mol%、AlF35~10mol%,本发明通过两步熔融方法制备出一种透红外多元氧卤碲酸盐玻璃,该玻璃转变温度为320~360℃,热稳定性参数95~120℃,红外截至波长>6μm,3~5μm波段透过率>75%,维氏硬度>400,适合于制备中红外波段的光学窗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314779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510027882.1
申请日:2005-07-1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10B5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状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原料与轻组分油混合后进入第一沉降分离塔,静置分离后塔底排出富含喹啉不溶物与极性易聚合组分混合物的残渣,塔顶流出精制沥青油。精制沥青油被输送到热聚合反应器与来自第二沉降分离塔的轻组分油混合进行热聚合反应,清组分油循环反应、富含中间相的重组分则进入定向生长器进行中间相的生长与高度取向融并。然后,反应产物脱除溶剂油,进入焦化塔进行中间相取向的稳定化处理后得到针状焦。本发明原料物广泛,操作简单、高效,制备的针状焦在显微镜下具有良好的光学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724611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27882.1
申请日:2005-07-1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10B5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状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原料与轻组分油混合后进入第一沉降分离塔,静置分离后塔底排出富含喹啉不溶物与极性易聚合组分混合物的残渣,塔顶流出精制沥青油。精制沥青油被输送到热聚合反应器与来自第二沉降分离塔的轻组分油混合进行热聚合反应,清组分油循环反应、富含中间相的重组分则进入定向生长器进行中间相的生长与高度取向融并。然后,反应产物脱除溶剂油,进入焦化塔进行中间相取向的稳定化处理后得到针状焦。本发明原料物广泛,操作简单、高效,制备的针状焦在显微镜下具有良好的光学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62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1014319.0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1F5/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硅钢级氧化镁的回收再制备方法,以生产硅钢剩余的废弃涂层材料氧化镁作为原料,经过煅烧、酸解、除铁及硅、加盐酸是酸解等纯化处理操作得到高纯度氯化镁溶液,以此高纯度氯化镁为反应溶液,加碳酸氢铵和氨水为双沉淀剂,同时引入有机表面活性剂,在40-80℃制备得到前驱体—碱式碳酸镁Mg2(OH)2CO3,最后经过洗涤、抽滤、干燥、粉碎、空气鼓入法煅烧制备得到硅钢级氧化镁。本发明将硅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氧化镁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经过纯化处理、双相沉淀剂法制备前驱体、空气鼓入法煅烧等工序制备得到高比表面积和粒径分布均匀的高品质硅钢级氧化镁。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7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41024.7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1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006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维硫化物半导体微晶的制备方法,先将反应物前驱体含硫化合物、氧化铜或可溶性铜盐、强碱、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所述强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铯中任意一种;在室温下搅拌至反应物溶解,然后将反应釜密封放入到180‑240℃的真空烘箱中加热反应1‑5天,最后离心、干燥即得ACu7S4半导体微晶材料;所述的ACu7S4半导体微晶光电材料用化学式为ACu7S4,其中,A选自Na,K,Cs中的一种。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制备的产物化学性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31044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543801.2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一种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二价和三价金属可溶性盐,二价和三价金属可溶性盐的摩尔比为1-3:1,将二价和三价金属的可溶性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盐溶液,再称取尿素,尿素与三价金属的可溶性盐的摩尔比为7:1-9:1,将尿素溶于盐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反应,形成悬浊液,再冷却、洗涤、沉淀、抽滤、干燥得六边形状层状双氢氧化物粉末,将双氢氧化物粉末溶于醇液中,超声处理,用硝酸调醇溶液pH,继续超声处理后抽滤、干燥得粉末,将上述的粉末溶于甲酰胺中超声后即得到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棒。本发明在没有模板条件下合成了长径比较大的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棒,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易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