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7963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45405.8

    申请日:2014-12-09

    Inventor: 郑义 张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尘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抑尘剂按100重量份数计算,由8~10份纯丙乳液、0.2~0.4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2~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淀粉、0.1~0.2份无水硫酸钠和余量的水组成。其制备方法即将水加入加热至沸,加入纯丙乳液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控制75~95℃搅拌20~50min,然后加入淀粉及无水硫酸钠,控制75~95℃继续搅拌20~60min,再投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继续搅拌20~6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环保、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抑尘剂。该抑尘剂用于粉料堆场中进行抑尘,抑尘率高达85%以上。

    一种用于铁水生产或造气的工业型煤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796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03709.6

    申请日:2008-11-28

    Abstract: 一种用于铁水生产或造气的工业型煤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复合粘结剂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或乙基纤维素复配成0.5~5.0%的水溶液;在该水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占0.3~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或乙基纤维素占0.2~2%,以质量百分比计;b.煤粉制备:经破碎、筛分,得到颗粒直径5mm以下的煤粉;c.将复合粘结剂与煤粉混合、搅拌均匀,通过对辊成型机压制成一定尺寸大小的型煤。本发明型煤制备方法简单,型煤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生产成本合理,原料来源广泛。

    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1735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116591.4

    申请日:2006-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体超强酸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10~15wt%,铝的卤化物含量为1~5wt%,催化剂中水分含量<1wt‰,余量为ZrO2载体,催化剂的平均孔径为5~15nm。其制备是将氧氯化锆加水溶解,用氨水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9~10,生成氢氧化锆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至滤液的pH值到6.9~7.1,且无Cl-,然后干燥;将沉淀与铝的卤化物粉末混合,研磨至粒度<100目,然后用0.1~1.0mol/L的硫酸溶液浸渍,过滤、干燥;最后在600~700℃下焙烧2~5小时。本发明提供的固体超强酸具有低水含量,高活性以及高焙烧温度。

    从焦炭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像定量分析焦炭微晶单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9139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110982.0

    申请日:200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焦炭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像定量分析焦炭微晶单元的方法,其包括下面的步骤:(1)对图中的每个条纹进行识别编号,并测量计算其各项参数,包括条纹长度、条纹中心坐标和条纹倾角;(2)对所有条纹比较后进行归并,比较包括平行度判定、相对位置判定和间距判定,将符合判定条件的条纹作为一个条纹组,并将具有相同层数的条纹组归类为1条纹组、2条纹组、3条纹组......;(3)计算每个条纹组的大小、高度、层间距;(4)计算每个条纹组各自占到该图所有条纹的比率,从而得到条纹组的分布状况。本发明可从焦炭的HRTEM图像中获取石墨微晶单元的大小、堆积层数、层间距以及单元的分布等结构参数,实现从微观角度对焦炭性能作出分析。

    一种高速列车碳/碳制动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5048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17664.1

    申请日:2006-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制动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速列车制动用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用大丝束聚丙烯腈碳纤维或预氧丝无纬布和短切纤维薄毡针刺形成坯体,用快速液气相沉积法在碳纤维表面沉积热解碳层,使坯体致密到1.50g/cm3左右,再用中压浸渍、中压碳化方法进一步使坯体致密到1.70g/cm3~1.80g/cm3,形成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件,将该预制件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得到高速列车制动用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采用低价的大丝束碳纤维和快速液气相沉积致密技术,综合运用中压浸渍、中压碳化技术,有效解决了制约碳/碳复合材料应用的成本问题。

    一种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39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10038598.2

    申请日:2016-01-20

    Inventor: 张琢 谢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原材料为针状焦,其首先将针状焦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后筛分,得到粒径25~40μm的物料A,再采用石墨化炉在Ar2气氛中进行高温石墨化反应得到物料B,随即将物料B放入井式炉中进行气相氧化得到物料C。最后以沥青为包覆材料对物料C进行液相包覆得到混合物E,将混合物E炭化,即得到本发明产品。其组装成电池后进行充放电测试,放电容量为351.1~357.4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2.6~93.4%。其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一种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1691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54872.5

    申请日:201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即将煤中温沥青或煤改质沥青在氮气保护下以60~300℃/h的升温速度加热,搅拌升温至320~500℃聚合,得沥青聚合母液,再将洗油、轻油、煤油或其混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所得的溶剂混合物与聚合母液搅拌混合进行真空过滤,并经进一步纯化即得中间相炭微球产品。本发明由于制备纯化过程中采用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萃取溶剂中,降低了含炭微球母相沥青的粘度,使得中间相微球的分离效率提高,得到的中间相微球产品粒径分布窄,粒径范围为1~30μm,球形度好,比表面积为1.7~3.5m2/g,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易行,原材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

    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537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16591.4

    申请日:2006-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体超强酸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10~15wt%,铝的卤化物含量为1~5wt%,催化剂中水分含量<1wt‰,余量为ZrO2载体,催化剂的平均孔径为5~15nm。其制备是将氧氯化锆加水溶解,用氨水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9~10,生成氢氧化锆沉淀;将沉淀过滤清洗至滤液的PH值到6.9~7.1,且无Cl-,然后干燥;将沉淀与铝的卤化物粉末混合,研磨至粒度<100目,然后用0.1~1.0mol/L的硫酸溶液浸渍,过滤、干燥;最后在600~700℃下焙烧2~5小时。本发明提供的固体超强酸具有低水含量,高活性以及高焙烧温度。

    一种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3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38598.2

    申请日:2016-01-20

    Inventor: 张琢 谢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原材料为针状焦,其首先将针状焦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后筛分,得到粒径25~40μm的物料A,再采用石墨化炉在Ar2气氛中进行高温石墨化反应得到物料B,随即将物料B放入井式炉中进行气相氧化得到物料C。最后以沥青为包覆材料对物料C进行液相包覆得到混合物E,将混合物E炭化,即得到本发明产品。其组装成电池后进行充放电测试,放电容量为351.1~357.4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2.6~93.4%。其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