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71996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672354.5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1L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先选取待测的经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的某个部位进行切割,测量切割成块状的待测试样的比容,然后测量待测金属材料压力加工前或者其退火态的比容;由所测得的比容,利用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虎克定律,计算出上述待测金属材料相应部位内部的平均残余应力;对加工后的待测金属材料的不同部位切割后试样进行测量,根据不同部位的比容数值,利用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虎克定律,计算出待测金属材料不同部位的平均残余应力,由此得出其在该加工状态下的残余应力分布。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具有试样制备简单,测量仪器通用,操作方便,实验数据精度高,重复性高,数据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874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051391.9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应变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选取待测的经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的某个部位进行切割,测量切割成块状的待测试样的比容,然后测量待测金属材料压力加工前或者其退火态的比容;由所测得的比容,计算出上述待测金属材料相应部位的应变;对加工后的待测金属材料的不同部位切割后试样进行测量,根据不同部位的比容数值,计算出待测金属材料不同部位的应变,由此得出其在该加工状态下应变分布;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试样制备简单,测量仪器通用,而且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定量,数据精度高,重复性高,数据可靠,能够适用于一切可压力加工、且加工过程不发生相变的金属材料的应变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08786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491709.0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氩氧脱碳炉冶炼高锰TWIP钢的方法,包括将原料置于氩氧脱碳炉内,然后经过吹氧脱碳的步骤,还原的步骤,脱硫的步骤,成分和温度调整的步骤,得到合格的高锰TWIP钢,吹氧脱碳的步骤采用吹入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方法进行冶炼,吹氧脱碳的步骤由若干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中从底吹或侧吹的风口向氩氧脱碳炉内的钢水中吹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在3:1至1:10之间,所述的高锰TWIP钢中碳含量为0.35%~1.2%,锰含量为15%~33%,氮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1%。本发明冶炼成本低,操作方便,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08786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1709.0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氩氧脱碳炉冶炼高锰TWIP钢的方法,包括将原料置于氩氧脱碳炉内,然后经过吹氧脱碳的步骤,还原的步骤,脱硫的步骤,成分和温度调整的步骤,得到合格的高锰TWIP钢,吹氧脱碳的步骤采用吹入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方法进行冶炼,吹氧脱碳的步骤由若干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中从底吹或侧吹的风口向氩氧脱碳炉内的钢水中吹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在3:1至1:10之间,所述的高锰TWIP钢中碳含量为0.35%~1.2%,锰含量为15%~33%,氮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1%。本发明冶炼成本低,操作方便,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11691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54872.5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即将煤中温沥青或煤改质沥青在氮气保护下以60~300℃/h的升温速度加热,搅拌升温至320~500℃聚合,得沥青聚合母液,再将洗油、轻油、煤油或其混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所得的溶剂混合物与聚合母液搅拌混合进行真空过滤,并经进一步纯化即得中间相炭微球产品。本发明由于制备纯化过程中采用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萃取溶剂中,降低了含炭微球母相沥青的粘度,使得中间相微球的分离效率提高,得到的中间相微球产品粒径分布窄,粒径范围为1~30μm,球形度好,比表面积为1.7~3.5m2/g,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易行,原材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6987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51391.9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1B2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应变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选取待测的经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的某个部位进行切割,测量切割成块状的待测试样的比容,然后测量待测金属材料压力加工前或者其退火态的比容;由所测得的比容,计算出上述待测金属材料相应部位的应变;对加工后的待测金属材料的不同部位切割后试样进行测量,根据不同部位的比容数值,计算出待测金属材料不同部位的应变,由此得出其在该加工状态下应变分布;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试样制备简单,测量仪器通用,而且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定量,数据精度高,重复性高,数据可靠,能够适用于一切可压力加工、且加工过程不发生相变的金属材料的应变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371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72354.5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1L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先选取待测的经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的某个部位进行切割,测量切割成块状的待测试样的比容,然后测量待测金属材料压力加工前或者其退火态的比容;由所测得的比容,利用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虎克定律,计算出上述待测金属材料相应部位内部的平均残余应力;对加工后的待测金属材料的不同部位切割后试样进行测量,根据不同部位的比容数值,利用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虎克定律,计算出待测金属材料不同部位的平均残余应力,由此得出其在该加工状态下的残余应力分布。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具有试样制备简单,测量仪器通用,操作方便,实验数据精度高,重复性高,数据可靠等优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