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7858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1087635.X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长续航风力驱动式球形机器人,包括外球壳、第一风力叶片、第二风力叶片、第三风力叶片、支撑管和内球壳,所述内球壳通过若干根支撑管与外球壳固定连接,构成了球形机器人的刚性结构;一组第一风力叶片固定在内球壳上,两组第二风力叶片对称的安装在内球壳的前后两端,两组第三风力叶片对称的安装在两组第二风力叶片的前后两端。机器人通过风力被动式驱动,内外球壳采用具有减震装置的支撑管连接,能够起到减震、保护核心部件的效果;通过风力发电提供能源,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长续航特性,可广泛适用于极地等未知环境下探测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5664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1087625.6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包括外球壳、连接头、中空发电管道、固定件、连接管道、单电极摩擦发电装置,在外球壳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固定两个固定件,每个固定件上均匀设置有六个连接口,每个连接口与固定件的底面之间夹角为30˚,每两个连接口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中空发电管道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成一个电磁发电装置,电磁发电装置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的对应的连接口上;所述单电极摩擦发电装置通过连接管道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的对应的连接口上。本发明采用电磁、摩擦复合发电,能够在任意风向下实现大功率的均衡发电,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长续航特性,可广泛适用于极地等未知环境下探测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1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0847832.6
申请日:2016-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三维快速建模方法,该发明属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针对该领域中对大型门座式起重机建模中所遇到的问题,本发明利用Pro/ENGINEER5.0二次开发与门座式起重机三维参数化建模相结合提出一种门座式起重机三维快速建模方法。主要工作是对Pro/ENGINEER5.0进行二次开发和建立门座式起重机三维参数化模型样板。两者结合便可实现通过参数修改对话框快速修改参数值,从而建立新的门座式起重机三维模型图。
-
公开(公告)号:CN109019499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1101204.9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艇海上自主加油装置,涉及无人艇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油管收放机构、油管对中夹取对接机构和控制器,油管收放机构设置于油管对中夹取对接机构的上方,油管收放机构用于传动油管,油管对中夹取对接机构包括下部支架、导向机构、自定心机构和Z轴电控平移台,导向机构固定于下部支架的上部,导向机构设置于自定心机构的上方,Z轴电控平移台固定于下部支架的侧壁上,自定心机构固定于Z轴电控平移台的一侧,自定心机构由Z轴电控平移台驱动并使油管与无人艇的受油口对接,控制器与摩擦轮传动机构、自定心机构和Z轴电控平移台连接。该装置无需将无人艇吊至母船便可实现对无人艇加油,实现了自主化加油,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2050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38733.8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博亚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IPC: A61F5/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5/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脊椎康复机器人的颈胸椎运动机械系统,包括基座、颈部牵引机构、胸部牵引机构、腹部支撑机构和腿部支撑机构;所述腹部支撑机构与腿部支撑机构间隔分布;所述颈部牵引机构通过颈部上下推杆电机带动颈部床板部件上下摆动,通过颈部左右推杆电机带动颈部床板部件左右摆动,所述颈部牵引机构后端通过第一万向节与胸部牵引机构相连;所述胸部牵引机构通过胸部上下推杆电机带动胸部床板部件与颈部床板部件一起上下摆动,通过胸部左右步进电机带动胸部床板部件与颈部床板部件一起左右摆动,所述胸部牵引机构后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与腹部床板部件相连。本发明实现了颈椎、胸椎的多自由度电动牵引,具有牵引功能多、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45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026440.3
申请日:2016-01-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衡发电球形机器人。其整体结构仿蒲公英设计,它包括双层球体结构、电能采集装置。所述双层球体,包括硬质的内层球形壳体和可充气的外层球形壳体组成,在内外球形壳体之间空腔中安装电能采集装置。所述电能收集装置包括主管道和末梢分支管道组成,主管道底端与内层球体外壁相连,末梢分支管道与外层球体相连,发电管道支撑内外球壳。在随球体滚动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利用。18根发电管道成空间高度对称结构布置,实现全向运动均衡发电的目的。遇到障碍物限制运动情况,末梢分支管道利用微振动发电。发电管道产生电能供给通讯、科考设备。本发明可实现在任意风向下的均衡发电,能源利用率高,适用于极地强风环境下的探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7858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87635.X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长续航风力驱动式球形机器人,包括外球壳、第一风力叶片、第二风力叶片、第三风力叶片、支撑管和内球壳,所述内球壳通过若干根支撑管与外球壳固定连接,构成了球形机器人的刚性结构;一组第一风力叶片固定在内球壳上,两组第二风力叶片对称的安装在内球壳的前后两端,两组第三风力叶片对称的安装在两组第二风力叶片的前后两端。机器人通过风力被动式驱动,内外球壳采用具有减震装置的支撑管连接,能够起到减震、保护核心部件的效果;通过风力发电提供能源,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长续航特性,可广泛适用于极地等未知环境下探测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3490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87687.7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驱动联合发电球形探测器,包括外球壳、发电管道A、发电管道B、管道连接件、内球壳、压电发电单元;所述外球壳为具有一定柔性的两个半球壳拼合而成,所述内球壳由两个硬质半球壳拼合固定而成,在内外球壳的密闭空腔内,其前后、左右、上下相互垂直的安装六根发电管道B连接内外球壳,每个发电管道B的顶端与其相垂直平面内的四根发电管道B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件连接,组成类八面体结构,所述内球壳的内部空间对称布置若干压电发电单元,发电管道A、发电管道B、压电发电单元共同组成电能采集装置。本发明整体结构装配简单,空间布置合理,能够实现在任意风向下的联合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45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1554.3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62D57/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并行连杆驱动的六足机器人,主要由机体和六组机械腿组成,所述机体为一个类八面体结构,所述六组机械腿结构完全相同,六组机械腿成轴对称的安装在机体的其中六个面上。通过调整各舵机的动作,依靠并行连杆驱动大腿的摆动与腰部结构的转动,依靠串行连杆驱动小腿的舞动,进而实现六足机器人多种腿式步态的调整。本发明采用长腿机构,增加了机器人的腿部的运行范围,运行速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它的运行方式采用四种步态形式,增加了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8359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95966.1
申请日:2016-05-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62D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四面体伸缩移动机器人,其包括伸缩单元和虎克铰,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第三伸缩机构、第四伸缩机构、第五伸缩机构、第六伸缩机构、第七伸缩机构、第八伸缩机构、第九伸缩机构,所述虎克铰包括第一四边形顶点模块、第二四边形顶点模块、第三四边形顶点模块、第一三角形顶点模块、第二三角形顶点模块。本发明通过控制各个伸缩单元的运动变形,实现双四面体伸缩移动机器人的局部或整体变形,并使质心超出支撑区域以实现滚动。该双四面体移动机构不仅验证了伸缩单元的可行性,而且有助于增强移动机构变形能力和移动能力的技术方法的研究。
-
-
-
-
-
-
-
-
-